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穿到古代当作家 第147节

作者:廿又字数:2977更新时间:2023-04-15 19:57:33
  “盛朝有个毫无名气的白话文作家,他写的白话小说甚至出现在廿一居士之前,著有《金玉传》、《马嵬山旧事》等。但这个人在史书上记载很少,写书的时候还遭遇了扫黄,当时肯定不好意思爆马,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1、富贵闲人的书是廿一居士的书店出版的,所以他应该和廿一居士认识。
  ps:猜廿一居士是富贵闲人的,我觉得你们有点异想天开。富贵闲人出书的时候,廿一居士应该和史上第一渣王腾宗正在离婚或者刚刚离婚,她哪有这个心情去写小黄文?而且就算能写,她也写不出那个水平来吧?现在网上那些肉.文都不一定有富贵闲人的水平哦,这还是在无数女写手博览群书、吸收经验之后写出来的。如果有经验条,那廿一居士当时的经验条就是千分之零点几,怎么可能写成那个样子?所以我觉得写书之人应该某方面的生活很丰富,基本圈定为常上青楼的男人和青楼里的女人了。
  2、廿一居士不认识青楼女子,但不排除对方匿名投稿的可能性,所以暂不扒男女,从另一个方面分析。
  像富贵闲人这样的创作者,我觉得他除了写小黄文之外,很可能还会写别的。从这个方面分析就有眉目了,再综合第一点,有三个怀疑对象——
  第一个,裴清虚,这个不用多说,廿一居士和他最熟。但我感觉裴清虚在那个时候某方面的经验应该是不足的,可以排除。
  第二个,李丘生。裴清虚的好友,应该是李白《将进酒》中丹丘生的原型,出生世家,年轻的时候蛮风流的,某方面的经验储备比较丰富,可以写出小黄文来。而且他还续写了《大盛探案录》!《大盛探案录》在当时是火爆全网的第一神文,裴清虚两口子弃坑后,续写者无数,其中属李丘生写得最好,完全秉承原著设定和脉络。大家都猜富贵闲人是裴清虚和廿一居士的师父,搞不好那个师父就是他,《大盛探案录》的设定和大纲也是他给俩人的,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他的续写与原著那么契合了……
  第三个,李白!李白和富贵闲人一样,皮下至今无解,搞不好他们就是同一人……”
  跟帖:
  3l:18线小h文写手不要碰瓷文豪!!!!!
  17l:楼主你疯啦?李丘生是笔名,他和裴清虚的确是好友,因为老婆是探案录书粉,后来探案录不写了,他老婆没粮吃,他为了老婆就续写了,写之前还写信问裴清虚要了授权,廿一居士直接把后续大纲发给了他,这些在他和裴清虚的书信来往中有很详实的记录。
  18l:卧槽!李丘生也发狗粮?
  26l:虽然李丘生是为了老婆产粮,但还是个渣,青楼常客没得洗。
  39l:说李白是富贵闲人就更搞笑了,他写《将进酒》的时候都是个老头子了。
  55l:无锤的事不要乱说!李白是谜,比富贵闲人还谜,简直像突然路过。
  56l:突然路过???细思极恐……
  ——————
  标题4:笔杆,问大家一个历史问题
  发帖人:匿名
  发帖内容:“《马嵬山旧事》的作者出生于哪个朝代?
  a.盛朝
  b.楚朝
  c……”
  跟帖:
  1l:我信心满满地进来,看到题目陷入了沉思。
  2l:同沉思……
  9l:呃……富贵闲人确认是盛朝人,但我觉得《马嵬山旧事》的作者应该在楚之后。
  ——贴外话——
  楚朝是盛朝之后的朝代,c、d选项就更在楚朝之后了。
  而楚朝有个皇帝,遭遇叛乱,带着宠妃逃出京城,途径马嵬山时,将妃子吊死了。而且他这个妃子,原本还是他弟媳妇!这和《马嵬山旧事》的重合度也太高了,说《马嵬山旧事》是根据他这段故事写的,完全没毛病!
  但是,《马嵬山旧事》比他早出生几百年啊!
  所以……富贵闲人是穿越的?
  ——贴外话完——
  99l:受不了了,历史系的说一句:楚太宗吊死范贵妃的地方原本不叫马嵬山,因为他们的故事和几百年前出现的《马嵬山旧事》高度相似,那个地方才变成了马嵬山,有个先后顺序,并不是穿越什么的……
  第142章 全文完
  问题:都说王莽和达芬奇是穿越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那么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物疑似穿越?
  匿名用户回答:
  廿一居士,盛朝大书画家裴清虚的老婆——余慧心。
  余姑娘的嫌疑如下:
  1.发明了算盘、扑克、麻将、跳棋、大富翁、活字印刷……可以说是作案累累。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中间都要经过许多演化。比如扑克和麻将(当时叫吉祥戏和十四张),是从原有的叶子戏和骨牌发展来的。但是,这个跳跃太快了,快到完全看不懂变化的规律,而且之后的一千年都不用再变化。这中间省略了多少步骤?只有穿越者知道。
  2.李白。
  李白是谁,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一首《将进酒》孤篇压盛朝。而不管我怎么说,大家都不知道——他来自何方、去向何处。
  史学界研究李白,研究来研究去,源头都在廿一居士。(详见帝国大学历史系权威教授的论文)
  廿一居士不像会写诗的,如果是她用李白的笔名写出了《将进酒》,而《将进酒》孤篇压盛朝这么极致的才华,她没道理写不出第二篇来。所以,她很可能是来自于另一世界,那个世界有一个叫李白的人,写了一首叫《将进酒》的诗……
  ————补充:清心冢开,《鹊桥仙》惊艳世人,又是一个来去无影踪的作者。秦观是谁?他在哪?怎么写出这首词的?只能问余姑娘了。呵,余姑娘又犯一案!犯就算了,就不能多拿点李白和秦观的诗词出来?我们不介意的!
  3.裴清虚运用过焦点透视法作画!
  详情大家可以去国博书法馆看展,里面有实物证据!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画家都是用散点透视法作画的,裴清虚的画稿中却出现了几幅焦点透视法的作品,而且来如风,毫无征兆,完全没有一步一步悟出来的过程,合理怀疑是某个穿越者告诉他的。
  可能是余姑娘提了一下,他就试了一下,试完觉得还是散点透视法好,于是也没有教给别人,以致他后面将近一千年的画家都没再运用过,直到西学入侵……
  4.《大盛探案录》
  书里关于湛雪的种种设定,太超前了!
  湛雪的验尸技能远超当时所有法医的总和,虽然书里给了她合理的设定,但历史没给廿一居士合理的设定!她已经很小心了,但难免控制不住自己,向古人传授了科学。《大盛探案录》她和裴清虚合著的部分,所有验尸细节在今天看来都没有错漏。在他们之后,别人续写的部分就开始乱七八糟了。所以,她不穿越,谁穿越?
  还有湛雪的台词——“死人不会撒谎”、“死人说的话比活人多”……超前!太超前了!难以想象一个没见识过现代医学、法医学的古人能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说出这样的话来,除非她知道什么。
  ————补充:余姑娘的其他著作。
  先说小说。余姑娘写的小说在结构、技巧上高度完善,与现在的小说对比都能打八十分、九十分甚至更高。但现在的作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时的她站在地上,她怎么在几乎是零的基础上创作出来?除非她站过巨人的肩膀。
  最后让人无比感动的一点——她特别注意保存历史。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类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是不以为然的,吃饭、喝水、睡觉、下葬……谁管它是怎么回事?
  但廿一居士每走一个地方,都会记录当地的地理特产、风俗民情……甚至会考证、追根溯源,还让裴清虚配插图,好像是特地为后世研究做的准备。
  如果她是穿越者,一切就说得通了。她一定经历过那种我知道那个朝代、知道那个东西,但年代太久了,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干什么用的苦恼。
  为此,她尽力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因为她知道,这些东西就算没什么艺术价值,在后世也会成为重要的研究资料。当时的人可能不懂她在干什么,但我们如今的人,谁不感谢她?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