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3节

作者:李好字数:4683更新时间:2023-04-16 03:06:54
  赵水生已经明确的跟找他的几个县太爷说了,这三年,他不想被人打扰,要好好的守孝。
  意思这些人也明白,谁家守孝也不希望人频繁的过来拜访的,这样不是把关系弄亲密了,反而是会厌烦。
  不过,既然赵大人在这赵家庄要留二十七个月,那么逢年过节的,送礼也不会少,这也是拉进关系的好机会,所以这几个县太爷也并不着急,人在这里不会跑,三年的时间,也足够了。
  赵家庄这边的宅子,是根据以前李梨花他们这边的老屋子慢慢的修起来的,总共有四进,四四方方的,没有什么假山流水。也是因为大家不常在这里住的原因,所以主要还是房子。
  再有,赵家庄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小桥流水的园林景致。
  因为是三房人,虽然已经分家了,可是也没有分开住,就在这房子里,各家选了一处院落住了下来。另外赵琪已经成亲生子,所以也有单独的院落。
  这样一分下来,房子不多也不少。幸亏带的下人不多,不然还得给下人另外找地方安置。
  虽然有原来大房住的那个老宅子,可是分开住到底不方便。
  就这些人,在外人的眼里,看起来就是很多人了。
  大家更深刻的认识到,赵家和他们的不同了,不是那十几年前的穷的不得了的赵家了。
  看这赵二叔家里,听说光是送的绫罗绸缎都成批成批的送,看得人眼红的不得了,他们怎么就不是赵家的亲戚呢?
  人进不了赵家看个究竟,可是赵二叔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如今还在村子里过日子,和赵家庄的百姓们关系也不错。
  所以来赵二叔家的人比以往多了起来,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赵家的事情。
  赵二婶不喜欢别人说这些事儿,就是她几个侄子有权有势,可是那也是他们自己个的,这些人弄得好像自己不多找几个侄子要东西,那就是不对一样。
  “二婶啊,听说赵二老爷的大儿子现在也是个官?比县太爷的官还要大?”有人问赵二婶。
  这也不知道是听谁说的,反正知道了这个事儿,啧啧,那赵二老爷的大儿子才多大啊,就已经当官了,这还得了?
  有在丧事上见到赵二老爷的两个儿子的样子的,看人家两个少爷长得那么好看,虽然是穿着孝衣,可是和这周围的人一比较,就看出很不同来。
  真正是天上的仙童一样的人,哪里像他们家的小子们,都是泥里来,泥里去的,一天下来,衣服都脏的不成样子了。
  赵二婶觉得说出来这些人更不会打什么主意,就说道:“是啊,是宫里的皇上给我那侄孙官当的。”
  众人听了都啧啧的赞叹,这赵二老爷家真的和他们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那些还有仗着和赵家有些年轻时候情分的,这下子都知道差距了,自不量力这样的事儿,干都不能干啊。
  赵二叔和赵二婶对几个儿子说道:“现在你大伯家的几个同兄弟们都在守孝,你们可不能仗着亲戚情分,就给别人办什么事儿,要是真的那样做了,你们想一想,你们有没有脸!”
  赵木生忙说道:“爹,那种事儿,我们沾都不沾的。”
  他知道,现在外面的人知道水生他们回来了,不好直接找水生他们,反而想着找他们这些堂兄弟办事儿,其实说白了,也就是通过他们找到水生他们,然后让水生看着他们的面子,把事情给办好了。
  这样缺德的事儿,他是不会干的,这些年,因为水生的关系,他们过着地主的日子,做人不能太贪心,不然,眼前的日子都保不住。
  收了别人的好处,就要替人说好话,可是他们本身就是凭着大伯家才能过上好日子的怎么能因为贪心,就做出这种帮着外人的事儿呢?
  就从最现实的想法来说,从大伯家得到的好处,也比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好处要多的多吧,为了别人的一星半点的好处,而损失了大的好处,这是傻子才干的事儿呢。
  只是,世上的傻子还是很多,总以为收了别人的好处,那边也不会知道,两方面好处都得了,不过是说句话的事儿。
  岂不知,情分就是这样一次次的用光的?
  赵二叔一家子都是好的,本分老实,也没有说有那种吃大户的想法。
  能在赵水生的帮衬下,过上现在的日子,都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这赵家庄上上下下,谁不尊称他们一家子?
  所以见过来的人每天都有增多,赵二叔家里也不再出面见人了,他们现在也有下人伺候,一旦有人过来,就直接让下人上茶,反正人不出来见面,渐渐的大家都晓得赵二叔家的意思,来这边的人就少了起来。
  也不缺那些背地里骂赵二叔一家子的人,认为他们现在日子过的好了,就忘了穷亲戚,可是赵二叔家里却纹丝不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背地里让人骂两句总比让人上门求着办事儿要好。
  要说对赵水生他们回老家,最激动的人是谁?那就是赵春花,她听到老赵头过世了,也是流了一会儿眼泪,不过,相比较而言,她更想见到赵水生等人,如今已经和儿子闹翻了,见到自己的几个兄弟,她肯定是要哭诉一番的,到时候几个兄弟绝对会把自己安排的好好的。
  但是因为她是除了族的,老赵头停灵的那几天,也没有让她回来祭拜。
  这之后,也根本就没有赵家的人上门去见她。赵春花就知道,事情不是和自己想象的那一样了。
  而正当赵春花要想方设法的出去见自己几个兄弟的时候,何壮又过来了。
  赵春花对这个儿子如今是恨得牙痒痒的,觉得就是自己个这个儿子阻碍了自己去京城的路,那简直不是儿子,那就是仇人了。
  “你又过来干什么?”她如今吃的喝的穿的都是何壮提供的,可是赵春花却丝毫没有一点儿感激之情,反而都是满满的怨恨。
  何壮对赵春花说道:“外祖父已经过世了,你好好的给外祖父守孝吧。”
  何壮表示,这三年期间,赵春花吃的和用的,都要严格按照守孝的标准去做了。
  一般守孝,除了前面三个月是热孝,不能吃荤吃酒外,等三个月过后,就不会管这方面了,毕竟这三年不吃荤,那不成了修行的人了?
  倒不是说不吃荤不好,可是这人从生下来,就已经吃过肉,让她三年不吃肉,那无疑是痛苦的。
  赵春花一听,怒了,她对何壮说道:“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你想让我给饿死还是怎么的?我都已经不是赵家的人了,凭什么要守孝三年!”
  当初可是老赵头同意把赵春花给出族的,赵春花见如今老赵头不在了,也帮不了她了,所以就把这个事儿说出来,只是何壮现在根本连和自己这个娘说话的意思都没有了。
  他现在管着自己这个娘的衣食住行,不给她供荤菜,也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不说别的,外祖父对她够好的了,为了她,把几个儿子都得罪了。
  就为了让她能到京城去,难道他这样做,是为了自己个儿好?绝对不是!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她这个当女儿的。
  可是,现在只是说让她三年吃素,她就不干了,连出族的事儿都拿来说,这样的娘,他真的是一句话都懒得跟她说了,心里已经麻木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亲戚
  何壮对身边的一个女子说道:“现在你已经见到她了,以后你还见不见,我也不会阻止。”
  那女子豁然是何莲,穿着丫鬟的装束,那赵春花哪里会注意到一个丫鬟,所以根本就没有认出来。
  而何莲之所以要打扮成这样,也是因为何壮的提议,他怕自己这个妹妹一时心软,然后被赵春花说动了,到时候自己的妹妹麻烦就来了。
  他妹妹如今有丈夫和女儿,要是被自己这个娘给缠住了,以后哪里有好日子过?
  可是母女天性,不让他们见面,也是不成的,何莲如今也回了老家,不见一面是不会死心的。
  何壮就劝何莲先打扮成这样,看看自己这个娘到底是什么情况,到时候再决定见不见。
  何莲痛苦的说道:“以前我都知道她是个只顾自己的,可是心里总有点期待,希望她这几年能够改好了,可是,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呢?”
  能那样说一心为她好的外祖父,这还是人吗?
  她自己在京城,可是见到过外祖父为了这个娘,把几个舅舅都得罪了的事情。
  可是,自己这个娘,竟然连给外祖父守孝三年都办不到,难道在她的心里,除了她自己,就没有了别人吗?
  她记得自己小时候,她娘还不是这样的,好歹有好吃的还能顾着他们,可是这十几年过去,她记忆中的娘就成了这个样子。
  哥哥这边安排的房子也不差,还有人专门伺候她,她有什么不满意的?
  何莲还想着,自己已经有了女儿了,让女儿见一见外祖母的,可是现在她才知道,自己不该心软。
  自从当了娘以后,她觉得养儿不易,所以才对自己的娘有了期盼,可是这次见面,把这个期盼给彻底的打碎了。
  何壮对何莲说道:“你也别多想了,在家里和妹夫好好的过日子,这边不管怎么说,我也会养着她的,她是人心不足,总想着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却从来不想着自己到底对不对。她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劝也劝不回来。现在外祖父不在了,她以后就没有依仗了,只要你不再心软,她做不出什么事儿来。”
  几个舅舅对自己这娘根本是不搭理的,她就是再闹腾,也没有什么效果。
  何莲最后点了头,说道:“哥,等热孝过后,我再去看你和嫂子。”
  何壮说道:“嗯,以后就跟着大舅母行事,她毕竟是你的婆婆。”
  大房自然不能和二房比,不过看大舅母像是个明白事儿的人,何壮就放心了。
  对于佟氏来说,她还是第一次回老家,要说不适应也有,可是也不是特别不适应。
  她秉着多看少说的原则,更是深居简出的。
  守孝的人家,总不能天天都出去逛门子,守过这三年后,就可以了。
  只是她还不知道,老赵头临终前,问了赵金生以后的打算,是留在老家还是回京城。
  其实赵金生自己也是矛盾的,在私心里,他还是更喜欢老家的生活,可是京城那边条件更好一些,不为了他自己,也得为了孙子辈的,毕竟他现在连孙女都有了。
  可是如果回到京城,就还是要靠着自己的兄弟。
  以前是有爹在,是长辈,大家住在一起,还说的过去,可是现在爹已经去世了,如果他还依附这自己的二弟,那就说不过去了。
  家是早就分了的,他也不是那么厚脸皮的人,一直靠着比自己小的弟弟,他心里这个不得劲儿,真是越来越厉害。
  要是留在老家,凭着这些地,他这一房也能过上好日子,只要要求不那么高,自己的二弟在京城当官,他在老家也不怕被人欺负了去。
  再说,他是大房,守着祖宅也是应该的。
  可是,儿子在京城都生活惯了的,真的让他也留在老家,他能习惯吗?
  还有妻子佟氏,她还是第一次回来这边,让她留在这里,她乐意吗?
  赵金生为着这个事儿心烦意乱的,不过好在还有三年的时间可以考虑,倒是过得去。
  李梨花这边,收到的帖子都好多张了。
  都是想要拜访她的,基本上是这附近的几个州府的夫人递来的帖子。只不过李梨花都以要守孝为由,写了回帖拒绝了。
  这些人的目的李梨花也知道,无非就是像拉近关系,到时候官场上的人脉就多了一个。
  但是李梨花秉着深居简出的原则,把家里的人和下人都约束的很好。
  事实上,赵家的下人见识过的好东西多了去了,主人家给的月钱和红包都多,所以这一般的人给的东西,他们也不会放在眼里。
  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这次带过来的人都做的心中有数。
  就二门上的人,这段时间都被不少人塞东西,包括鸡鸭鱼肉等农家常见的东西。
  只是这些人见这些门子东西一概不收,才知道赵家的规矩极严,这才没有在赵家门口找人了。
  赵家祠堂这边,老赵头的牌位也排在了桌案上。
  这些年,因为有祭田的原因,族里也不缺这祭祖的钱,赵家的族人也都得了不少好处。
  族长如今是赵四爷在当,他已经没有当赵家庄的里正了,而是让给了小辈。
  对于赵家祭祖的事儿,他慎重了又慎重。
  按说,赵水生读书了,更懂这祭祖的规矩,不过赵水生以守孝为借口,没有插手过。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