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1节

作者:寒风拂剑字数:9016更新时间:2023-04-16 04:42:55
  至于芝罘岛和浮山所这两个地方,于孝天在走的时候,和朱大典打了个招呼,这两个地方暂时还由他的手下控制,理由很简单,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朝廷可能还会用上他,到时候一旦要让他再度北上的话,少不了还要用这两个地方作为登陆地点。
  如果现在他的人退出的话,这两个地方随时都可能废弃,到时候还要费工夫,耗时耗力不说,还要花费颇巨,这还不算严重的,一旦以后有事他要北上的话,这边因为码头设施不完备,无法让他尽快过来,那么耽误朝廷圣命,恐怕会影响更多。
  朱大典虽然觉得于孝天撤兵不撤这两个地方,还留下人控制着这两个地方,有点于理说不通,可是大明目前乱糟糟的一片,朝廷也不会关注这点小事,另外于孝天说的明白,以后弄不好他还会被朝廷调往北方,这两个地方是他需要作为港口使用的地方,一旦误事的话,到时候恐怕要算在他的头上。
  另外这件事虽然于理不通,可是大明历朝历代,却最讲究一个既成事实,既然现在这两个地方,于孝天都已经占了,只要他的手下不在这边胡来,闹出大事的话,那么也没人愿意招惹他。
  于是朱大典也就没有强行要求于孝天吐出这两个地方,算是默认了把这两个地方交给于孝天的手下控制,但是要求于孝天要严令他的手下,不得在这两地胡来,以免惹出了麻烦,招致山东其他官员弹劾,只要他能做到这一点,就只管暂时占着。
  于孝天当即保证,绝对不会让留下的手下在这两个地方乱来,只要有人敢在这里乱来,他收到消息,定不轻饶,但是也希望朱大典提醒附近州府县城的官吏,也少来找他们的麻烦,双方肯定可以相安无事。
  朱大典和于孝天最终就这件事达成了协议,于孝天这才心满意足的率众返回了福建。
  说是只有芝罘湾奇山所和浮山所两个地方,但是朱大典却并不清楚,于孝天现在派出的手下,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登莱各州府县城的地面上,在地方用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还有武力,正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迅速的崛起于地方民间,成为叛乱过后,遭到惨重破坏和打击的地方乡绅集团之外的地方一股新兴势力,今后在登莱形成了绝对的于字的势力圈。
  像养马岛、长岛、灵山岛这些山东重要的岛屿,现如今早已姓了于字,成了于孝天暗中在北方沿海的海上基地,不管今后是向朝鲜、日本甚至是建奴走私北方物产,还是以后有朝一日他率兵北上攻打京师,这些地方都将是他留下的桥头堡。
  总之于孝天这次率部北上平叛,结果是令他非常满意的,把想做的事情都做了,而且还捞了不少的好处,这一年多来,除了从山东弄回去了十几万移民之外,还趁机弄回去了三万多辽东移民,对于以后他要经略北方的时候,这些人都将会成为他的带路党,甚至是急先锋。
  另外这段时间弄回去的移民之中,适婚的女性占了很大比例,可以大大缓解一下他在台湾岛女性比例太低的严重问题。
  在于孝天走的时候,他亲自召见了先期派往山东这边的刘不同和吴胜天以及李三等人,当面对他们进行了一番褒奖,将刘不同提升为了少校军官,当然这只是他暗中的身份,今后继续留在山东这边,负责整个山东一带海狼的各种事务,就连留下的一支拥有大小战船二十余条的海军北方特遣支队,也要配合他的行动,一定程度上要由他来节制。
  刘不同和吴胜天算是等于一步登天了,于孝天这是等于暂时把他们任命为了一方大员,总理北方山东这边的各种事务,给予了他们极大的权力,吴胜天也升职为陆军上尉军衔,暂时总领北方各地于家军留下的陆上军事武力,甚至于给他留下了一个二十人左右的特战小分队,专门负责在这边,替他们干一些见不得光的脏活。
  而那个少尉李三,则被授予中尉军衔,移驻芝罘岛负责坐镇芝罘湾和奇山所等地,在这边照看芝罘湾一带,包括海上的长岛、龟岛、养马岛一带的防务,也交由他负责,权力相当大,责任自然也相当重。
  接下来几年之中,就是这帮人,在山东一带,搞得是风生水起,全面垄断了山东大部分地区的私盐买卖,成为了山东地界上第一盐枭,同时也把控了山东整个沿海一带的通海贸易,建立起了一条直通朝鲜和日本的贸易航线,也跟关外建奴勾搭成奸,做起了买卖。
  当然于孝天是绝对不允许他们向建奴那边贩卖粮食、金属这样的战略物资的,仅仅允许他们向关外建奴方面,出售茶盐以及一些轻工业品,从建奴手中换取生口、战马、牛羊、毛皮、虎骨鹿茸人参等关外的商品。
  要知道现在的建奴,在关外可是穷的厉害,别看他没少抢大明的东西,可是关外现在因为小冰川时代,造成气温太低,全年无霜期仅仅只有两个多月时间,连三个月都不到,每年五月积雪才开始融化,九月间就开始下第一场雪。
  关外农耕水平本来就不高,土地虽然肥沃,可是一年到头,根本打不了多少粮食,基本上建奴的八旗吃的粮食,大部分要依靠关内的奸商倒卖给他们。
  而且建奴那边不怎么会弄盐,食盐也需要从关内偷运,茶叶他们也需要,特别是蒙古那边,因为蒙古诸部倒向建奴,导致大明关闭了对蒙古诸部的互市,蒙古诸部也需要大量的茶叶。
  所以别看建奴很猖狂,可是他们从大明抢去的金银财宝,很快便会又流回到大明山西奸商手中,在关外苦寒之地的建奴,手头上基本上什么都缺,这也是他们每天都琢磨着南下,攻入关内过舒坦日子的动力。
  这些物资除了粮食之外,于孝天都允许卖给建奴,这钱与其都让山西奸商赚去,倒不如他们也趁机赚一些,多弄一些战马和物资回来,为今后有朝一日他挥师北上,诛除这帮祸害提前做一下准备。
  现如今通过登莱之战,于孝天已经彻底检验了自己麾下陆军的作战能力,别看建奴猖狂,可是对上他的陆军,照样也是要被打的满地找牙,建奴表面上很厉害,但是只要把他们打狠了,他们照样也会死,会害怕,会投降。
  只是暂时于孝天认为,还没到要把建奴搞死的地步,留着他们给大明添乱,始终在北方给大明施以重压,省的崇祯这个还算是比较能干的皇帝得以喘息,励精图治来个乌龟大翻身,重振大明的国运。
  虽然这次他干掉了登莱叛军,但是对于整体历史走向,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是顺势把孔有德投降建奴这件事,给彻底堵住,没有让孔有德把较为先进的铸炮技术先行带给建奴,也没有让孔有德投降建奴之后,让建奴迅速拥有一支可以在辽东沿海使用的船队。
  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建奴将整个东江军干掉的速度,不过以于孝天所见,东江军现在其实根本已经构不成对建奴的威胁了,毛文龙一死,东江军内部就分崩离析,相互倾轧,自己打的不亦乐乎,以至于导致东江军内部不少军将,后来大批投降建奴,成为了建奴南侵入关的急先锋。
  迟早东江军还是要起内讧,只是他们可以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罢了,所以未来北方局势,并不会因为他这次北上平叛,而导致出现大面积的变化,脱离原来的历史发展轨迹。
  于孝天率部返回福建,路上并无什么大事,只是沿途稍稍又敲诈了一下地方的官府,但是这次他是回福建,朝廷没有特别让地方官府照拂他们,所以他也不容易敲诈出太多东西,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但是这一次他返回福建,风向比较有利,使得他比起来的时候,用时要短了近一半的时间,仅仅一个月不到,便领兵返回了围头湾。
  不过在他返回围头湾之前,到时先去了淡水城那边视察了一番,淡水城现在已经成了于孝天的一个重工业基地,建起了大量的各种工厂作坊,炼钢土高炉的烟囱更是如林一般耸立,各种工业用的烟囱也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耸立了起来。
  这些烟囱朝着空中,大量的喷吐着滚滚浓烟,使得这边的空气质量已经受到了一些影响,可是这也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以他们现在的技术,搞什么无污染工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他需要这些工业,来为他提供各种先进的武器,使之能更快的拥有更强实力,回头等他夺取中原之后,这些工业肯定还是要迁入内陆地区,到那个时候,台湾岛这边,就不必要搞得乌烟瘴气了。
  (哇哇!多谢大漠笑西风兄弟的重磅打赏!一下子吧名次又拉上去了几位!让我怎么感谢兄弟你才好呢?另外也鸣谢一醉人和这个冬天520朋友的打赏!)
  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巡淡水
  除了正在源源不断给他输出各种先进武器和各种轻工业产品的工厂之外,这边淡水船寮的规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原来这里有五个船台,现如今已经增加到了十几个之多,船寮的工匠,也达到了数千人的规模。
  而且船寮的产品,也比之以往丰富了很多,不单单只能建造中小型的船舶,或者是突击建造飞字号快船那么单一了。
  现在的船寮已经可以建造千料大船,而且不管是西式帆船,还是中式帆船,都已经可以在这里建造。
  几乎每个月,都有船只下水,而且还不止一条,通止规的应用,使得标准化生产变为了可能,并且被投入到了实用之中,使得这边的造船效率,大大高于陆上船寮许多倍,许多船只的零部件,都是提前在岸上大型工棚之中,进行提前预制,最终直接被运到船台上进行组装,所以这里的造船速度,自然远超过陆上船寮很多倍。
  而且因为标准化生产,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苛刻的质量要求,使得这边造出的船只质量上也远超过陆上船寮所造的船只很多。
  现如今海狼自用的战船或者商船,大部分都已经是出自自己的船寮,另外考虑到淡水这边的码头设施有限,算不上是天然良港,于是于孝天在开发高雄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利用高屏溪的优越条件,效仿当年开发淡水河上游的办法,在高雄那边,开设另一座大型船寮。
  通过在高屏溪上游,大量采伐木材,顺流而下飘到河口一带,捞起来晾晒干,或者是直接烘干,用于造船。
  现如今高雄船寮,也早已投产,淡水船寮分出了一部分船匠,移到高雄船寮工作,使得两大船寮同时开工,每年都可以造出数十条各型船只,这种速度是很惊人的,除了用来替代淘汰的船只之外,还大大增强了他们海上的实力。
  当于孝天到淡水城的时候,这里两个大型船台上,正在建造两条千料以上的大船,而且这两条船,都是西式盖伦船,船体线条流畅,船首尖削,拥有坚固的冲角,但是甲板平直,取消了艏楼,艉楼也相对降低了高度,使得这种船型可以更好的适应远洋航行,承受更大的风浪。
  说千料大船的话,大概很多人会迷惑,但是换算成吨位的话,这两条船的满载排水量,基本上都可以达到六七百吨没有一点问题。
  这样的大船,放在欧洲目前大概算不上什么,充其量在英国海军风帆战舰等级划分之中,也仅仅只能排在三等四等战舰序列之中,可是那是英国海军在数十年之后,才正式颁布的等级划分,目前英国海军还没有系统的进行划分,但是这样的舰船,也起码是他们最主力的战船了。
  欧洲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拥有了比这个更大的风帆战舰,排水量最高已经接近两千吨了,但是这样的巨舰,既是在欧洲,也为数不多,主力战舰目前也大多都是五六百吨左右的船只,武装商船也基本上都是这样大小的船只。
  这种盖伦船,虽然只有上下两层火炮甲板,可是装炮量还是达到了将近六十门,下层甲板可以装载二十四磅加农炮二十四门,左右两舷各布置十二门,上层甲板左右两侧一共布置十二磅长炮二十二门,艉楼甲板可以布置十二磅短炮七门,船首位置还可以布置三十二磅卡隆炮三门。
  这样的火力密度,现如今差不多已经足够于孝天在亚洲海面上横着走了,就算是荷兰人把他们东印度公司最强的战舰开过来,现在于孝天也不怵他们了。
  要不是于孝天目前还顾不上他们的话,这会儿他就想开着这些大船,去他们那儿示威一番,让他们也见识见识,这种盖伦船不止你们欧洲人会建,现如今老子建起来也跟玩儿一样。
  如果不是于孝天现在资金还没有充足到可以随随便便就建造几百条的话,他现在就想建造一大堆出来,直接把这帮欧洲人轰回欧洲去,彻底控制亚洲通往欧洲的贸易航线,那样的话,他获利将会更丰富许多。
  可惜眼下他暂时要把目光放在逐鹿中原上,陆军的建设占用去了他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所以眼下虽然他已经实验性的建造成功了三四条这样的高端西式战船,可是却无法开足马力全力以赴的建造这种船只。
  总体上来说,虽然目前淡水城这边工业化进程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可是整体上却已经上了轨道,再加上这里有一个近乎bug的张铁匠,现如今已经从铁痴,变成了机械狂人,整日里都在琢磨试制出什么新玩意儿。
  于孝天给他的那本机械学笔记,给张铁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让张铁匠为之沉迷,现在于孝天还配给了张铁匠十多个学生,这些学生都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但是已经在海狼的学校之中,完成了初级学业。
  并且通过教会方面提供的传教士,这些学生还系统的得到了数学方面和物理方面不少专业的教育,这么一来,他们再学习机械学原理的时候,便会轻松许多,接受和理解的速度,也远超过普通人许多。
  还有就是于孝天重新规范了度量衡,不管是长度还是重量,都制作了标准的衡具,来对目前大明混乱的度量衡单位进行了重新规范,并且制作出来了更精确的千分尺也就是游标卡尺,使得工业生产的零件精确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更方便制定各种生产规范。
  总之虽然目前工业化进程还没有让于孝天感到满足,可是却毕竟已经处于了一种腾飞之前的地步,接下来只要他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他相信工业化革命,肯定在中国这片国度上,比西方来的更早一些。
  也正是由于这里的工业化进程,使得于家军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各种先进的武器,除了普通的机械工业之外,他还在很早之前,就想尽办法利用他所知道的化学知识,试验各种化学原料。
  特别是三酸两碱这种基础化学原料,更是他孜孜以求的东西,唯有先解决了这几样东西,才可以真正的推动工业化革命。
  当然这种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如今于孝天也只是只能通过实验室方式,获取到少量的盐酸和硫酸,硝酸这种东西他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方式,少量获得,但是想要大批生产,目前还不太现实,只能一步步的想办法来解决。
  但是这毕竟是件好事情,估摸着这次他回来之后,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小批量的生产出几种酸和碱了,只要这几种东西可以生产出来,那么接下来他的工业就将彻底进入腾飞阶段。
  别的不说,只要他弄出纯碱和烧碱,那么接下来玻璃工业便会再上一个台阶,制造出的玻璃制品,质量便会比以前更好许多,而他的肥皂工业,也将因为获得了必要的原材料,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现如今这两种拳头产品,产量还是有点太低了一些,也只有最高端的人群才有能力消费,而且还不能敞开了消费,一旦纯碱和烧碱解决了之后,香皂肥皂就可以极大的扩大生产能力,到时候价格就可以压低下来,让更多人享受得起,另外也可以大批向欧洲出口倾销,获取更大的利润。
  酸嘛,就更不用说了,只说硝酸,只要硝酸试制成功,下一步他就可以想办法试制烈性炸药,就算是现在还不急于制造大批烈性炸药,起码也可以先试制出硝酸汞,也就是雷汞,有了雷汞,他便可以制造出火帽。
  制造出火帽之后,他就可以将燧发枪改进成火帽枪,使得火枪的发火率再次得到大幅度提高,另外枪炮换用了火帽之后,便拥有了更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特别是受大风天和雨天的影响,就会大幅度降低。
  总之化学工业也必须跟上机械工业的发展才行,否则的话就像是两条腿走路的人,一条腿短,总是走不顺当,也无法走快。
  这一次于孝天回来,就打算要先在这方面进行突破,尽快试制出工业化的硝酸,接下来第一步先试制出雷汞,彻底解决火帽的问题。
  只要解决了火帽的问题,他就可以出口武器,特别是火枪,就可以敞开卖给有需要的人,不管是谁买了他的火帽枪,都必须要向他购买火帽,就不敢跟他为敌,否则的话他随时切断火帽供应,那么哪些买了他的火帽枪的人,手中的火枪就变成了烧火棍,没有一点用处了。
  另外火帽还可以彻底改变很多事情,比如说他们现在的那种笨拙的手榴弹,有了火帽之后,便可以改进击发机构,不必再让操作着每次都点燃引线再丢出去了。
  再之,他可以制造出击发性的发火机构,制造出正儿八经的地雷,也可以制造出弹簧击发机构的炮弹引信,下一步就可以试制线膛炮,制造出更安全更实用的爆炸榴弹……
  这段时间一来,于孝天也一直在作战的空闲时候,在不停的琢磨着这件事,已经有了几个初步的想法,只等他回来之后,便派人按照他的想法进行试验了,一旦试验成功,他便可以小批量的生产硝酸,那么距离制造出雷汞这种东西,也就不远了。
  (这方面就不多说了,一是可能会违规,二是有注水嫌疑,有感兴趣的,去自己查查吧,总之想办法总是会有的!呵呵)
  第一百五十八章 变态的守粮奴
  于孝天在淡水城整体上巡视了一圈,除了工业之外,也重点看了一下农业方面的发展,自从他决定使用集体农庄之后,淡水城这边的农业发展速度很快。
  虽然这么做有吃大锅饭的嫌疑,但是比起这个时代小农经济却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小农小户在农业种植方面,出于自我保护,不敢轻易试种新品种,抱残守缺只用自家留的种子,导致很多良种推广扩散很困难,而且小农小户他们种植结构也随意行很强,这并不符合于孝天现在的需求。
  而集体农庄制度,可以使得小块土地被并作大块耕地使用,节省畜力和人工,粮食品种也可以按照海狼的需求进行选择,另外集体集中积肥施肥,也便于田间管理,从这两年来看,集体农庄耕作的土地,比起小农小户自家耕作的土地亩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这主要是因为集体农庄可以获得肥料的机会比较多。
  海狼派出船只,在一些海岛上搜集的鸟粪石以及鸟粪,富含各种元素,氮磷含量都比较高,运回来之后,肯定是紧着集体农庄的土地施肥,所以集体农庄的土地,生地变熟地的速度要远超过普通农户耕种的土地。
  而且因为施肥较多,集体农庄的土地也相对比较肥沃,灌溉系统也比零散的小户土地要完善许多,加之较为充足的劳动力可供调用,集体农庄可以开展较大规模的水利系统的开发,使得集体农庄的土地,灌溉排水都很方便,这也使得这些土地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稳步提升。
  另外于孝天极为重视选种的问题,想尽办法淘来各种农作物的种子,进行试种,然后选出良种进行扩繁推广,使得他们使用的粮食种子,比起普通农户自留的良种要好很多,这要是产量还上不去的话,那就真是见鬼了。
  还有于孝天还找了一些比较善于动脑子的农民,让他们在几处集体农庄之中,对一些粮食作物,进行各种杂交授粉的试验,试图通过这个手段培育出几种高产而且耐病虫害的良种,但是这是一个相对会比较长久的工作,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突破,但是于孝天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迟早会选育出几种高产良种。
  中国古代数千年时间,粮食作物的亩产量一直变化不大,最关键的就是中国一直在处于一种低端的小农经济状态,农民各自为战,种植粮食自己留种,这么做导致很多粮食母本一直变化很小,甚至还出现退化的情况。
  当权者很少有人刻意的关注这件事,更不懂该怎么育种选种,更懒得去寻找良种进行推广,农民种粮多是自发性的用极为缓慢的速度,在看到别人种的粮食种子比较好,看到了好处之后,才会试探着试种一下。
  所以中国上千年粮食亩产量几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产量高低全看土地的肥沃与否,似乎没人意识到种子也同样很重要,但是于孝天岂能不知道种子的重要性,化肥和农药这种黑科技他目前还无法掌握,只能想办法多弄一些土家肥采取积肥的手段来肥田,或者是用一些低级的土农药来预防病虫害,但是他却可以培育良种。
  就算是目前他培育不出来良种,也可以先从现有各地的粮食品种之中,选出最好的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所以台湾岛上的集体农庄,目前种的都是选出的最好的粮食种子,所以产量高一些,也实属正常。
  至于在人力方面,现如今于孝天移民的时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移民,并不是自由身,而是和海狼签有卖身契的,这些人名义上算是于孝天的农奴,是没有人身自由的,所以填入到农庄里面干活,他们也没话可说。
  但是对于这些农庄的工人来说,在集体农庄里面干活,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在这里干活很累,起早贪黑,工长监工很严,不给偷懒的机会,而且有时候还会有体罚或者其它性质的惩罚,可是毕竟这里一天两顿饭,不用他们操心。
  在这里农庄也进行集体配给,制定了严格的配给制度,每天每个人吃多少粮食,都是定量的,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一定新鲜蔬菜的配给,每五天还有一次荤的,虽然荤菜多是一些动武内脏下水什么的,有时候会有一些小杂鱼等不如等级的渔获供应,起码每个人都可以吃的差不多饱。
  这对于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甚至于曾经徘徊在死亡线的人们来说,无疑已经算是天堂一般的生活了。
  就连他们的衣服,也每年都会配发给他们一套新的,这就更不敢想象了,以前他们在佃租有钱人家的土地的时候,一年到头交了租子之后,基本上没有多少盈余,吃饭都不够维持,还要想办法去采野菜来贴赔一下。
  很少有农民一年可以置办一身新衣服,大人的衣服穿烂了补一下接着穿,有孩子就用大人的破衣服改,大孩子穿的衣服小了,给小的孩子接着穿,一个个全都是鹑衣百结,能遮住皮肉,就算是好的了,哪儿敢想过,一年置办一身新衣服穿呀!
  所以虽然集体农庄里面管理森严,干活也很累,几乎没有歇的时候,但是在这里可以吃饱饭,穿上新衣服,甚至小孩子还有书可读,这对他们来说,还是已经是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了。
  说实在的,于孝天算不上一个大善人,他也是想尽办法榨取劳动力的所有剩余能量,从这些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但是在这个黑暗时代,他能给这些人吃饱饭,穿上衣服,住上可供遮风挡雨的屋子,有病的时候还给予救治,这已经算是最大的仁慈了,这种生活,中国绝大部分农民,已经是想都不敢想了。
  当然为此于孝天也亲自参与了对农庄各种制度的设定,设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其中用的最多的自然就是饿饭,饿饭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控制手段,如果发现有人在没有原因的情况下偷懒耍滑,不肯卖力干活,完不成定额任务的话,那么便会对其处以饿饭的惩罚。
  当饥肠辘辘的时候,这些人自然就知道,不好好干活,是不好受的,当然还有一些更严厉的处罚,比如故意破坏工具,不遵守严格的卫生制度,是会在被饿饭的同时,还要挨板子的。
  对于一些不老实,在民工之中挑事、闹事之人,甚至可以将其送到海狼官署之中,最高可以处以极刑,就是吊死或者砍头,许多这样的人还被送入了劳役营进行劳教,那可就悲催了,劳役营可是没任何人权的地方,差不多要劳作到死,被榨干所有劳动力,挨揍那是家常便饭。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