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6节

作者:乱莲字数:6178更新时间:2023-04-16 07:50:44
  夫妻二人正在闲聊,离间传来叫声,青璃估摸时间差不多,把两个小娃抱到偏厅里,淳于谙抱着小麒麟,道,“麒麟,我是你爹爹,快叫爹爹!”
  “咿咿呀……”
  麒麟眨着大眼睛,鄙视地看来淳于谙一眼,扭过头,对着青璃招手,似乎在嫌弃淳于谙的怀抱。
  “这臭小子,三岁就开始习武!”
  淳于谙面色黑了黑,初次当爹,心中有一块很柔软的地方,统帅千军万马,战场上的常胜将军,竟然拿两个小娃没辙,他绝对不会承认儿子找娘,他心底有那么点不舒服,感觉自己被忽视。
  “夫君,麒麟和水晶还小呢,哪能那么快叫人。”
  青璃见麒麟皱眉,赶紧接过来抱到怀中,轻轻地在他后背拍了拍,又哼起现代催眠曲小调,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淡定从容,青璃已经很习惯,两个小娃很少哭闹,带着不耗费心神。
  “恩。”
  淳于谙见两个小的熟睡,白嫩嫩的包子脸,面颊红润,小嘴撅起来,吐着小泡泡,长长卷翘的睫毛,将来一定错不了,没准真的能和自家娘子说的一样,成为京都四美和四公子之一。
  白可心得到消息,在半个时辰之后赶过来,最近她没有做研究,对金蚕蛊束手无策,米栋的情况不好,她猜测有可能因为耶律楚仁出岔子,母蛊受损,影响到子蛊,所以米栋很多时候都在昏睡之中,仍旧不记得自己是谁。
  在丫鬟婆子的带领之下,白可心穿过院子进入偏厅,一进门就听到青璃银铃一般的笑声和淳于谙无奈的妥协声,她眼眸暗了暗,自从青璃生子之后,她就突然改变了主意,或许对女子而言,不成亲生子,人生就不是完整的。
  “白家姐姐!”
  青璃听到撩门帘的声音,回头对着白可心招手,笑道,“告诉你个好消息,金蚕蛊有办法解了!”
  白可心一身白色的袄裙,她似乎并没有别的颜色的衣衫,领口袖口和裙摆处绣着几朵玉兰花,衬托着她冰冷的面容,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不除掉母蛊,也能解蛊吗?”
  一道光从白可心的脑海中闪过,她瞬间明白了什么,抓起青璃的手,提高了嗓音,激动道,“那个高人在哪里?”
  青璃还是第一次见白可心脸上除了冷漠之外有其余的表情,她眼中有着狂热和殷殷期待,可惜青璃的答案注定让她失望,失望那个所谓高人正是空间中的小白狐狸羽幽。
  金蚕蛊有多难解,只有青璃和羽幽清楚,空间里时间流速和外面不同,羽幽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找到最后的办法。
  青璃找个借口搪塞过去,白可心顿时像被抽干力气,坐回椅子上沉默不语。
  气氛有微微的凝滞,片刻之后,白可心才在失落中走出来,感叹道,“罢了,既然是高人,哪有那么容易得见?既然有解药,咱们要快点解毒为妙。”
  进了腊月之后,米栋情形很不稳定,前两天还吐了黑血,白可心只能施针暂时封锁他的经脉,让毒素不要扩散出去。
  “会不会耶律楚仁出了问题?”
  己方一直没得到耶律楚仁的消息,小灵去查探,最后仅得知他进入密室之中,人进去好几天,也没有出来过,另一侧有出口的可能性很大,或许是耶律楚仁性命不保,影响到米栋。
  “有可能,大秦现在残兵散将,支持不了多久。”
  耶律楚仁再厉害,一个人也不能搅动乾坤,还要靠人堆积,如今众叛亲离,还能有多少底牌?早就成为丧家之犬了,大秦皇帝面对大周的强攻,早已经慌了手脚,每天早朝愁眉苦脸,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求和,不惜一切代价,求和。
  “白家姐姐,过了正月十五之后,我要回京,不如同行如何?”
  大周接连胜仗,淳于谙已经被提拔为一品镇国将军,将来接替淳于老将军的班或者自立门户,这个众人还没有商量过,青璃也被册封为一品夫人,回京接受厚重赏赐。
  一年多了,米家族人继续在牢狱之中,不过耶律楚阳也没有亏待众人,只是找了个地方变相软禁,米家生意照常,其中一大半被耶律楚阳接手,盈利的银子进了国库。
  京都一片太平盛世,自家船队和萃华楼不断出走外海,带回来新的技术和种子,又把大周的瓷器,茶叶还有点翠等工艺带到外海,加大交流,百姓们的思想也变得更加开阔。
  一年多的时间,真假玉玺一事已经被人们渐渐地忘却,耶律楚阳也没闲着,做了很多造福百姓的事,派下一些文人,在夏日晚上,太阳落山之前,组织百姓们识字算数,经常有官府衙门的一些读书人开讲堂,讲大周新律法。
  “好。”
  白可心点头应允,出来太久,该到了回去的时候,听说那个人已经做了京兆尹,不知道再次相见是在什么情形之下。
  来治水城两天,青璃是真正感觉到气氛的严肃,白日里,北风夹杂着雪花,冷风阵阵,这不影响大秦百姓们出门采买做生意,或许是大秦人比较耐寒,常年生活在北地,她竟然在街道上见到穿着薄袄子的壮汉。
  百姓们做生意,出行没受到大影响,青璃跟着上街走了一圈,城北大军的士兵们不时地跑步巡逻,几乎一刻钟就有一拨人,让人觉得心里一根弦,始终紧绷着。
  治水城在以往和大周人交流甚少,因为地处大秦一个咽喉要塞,进城盘查严格,经常禁止大周商人出入,两国的贸易都靠在泗水城和溧水城作为中转,大周商人把货物运到泗水城,再由泗水城向大秦各地分发。
  也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治水城的百姓们对大周人很不友好,有些人甚至表明不做大周人的买卖,对侵略他们国家的人没有任何好感,城中经常会发生冲突,北堂谚在这里被骂成通敌叛国的反贼。
  大周占领大秦城池,是侵略还是反击,这事说不清楚,两方都有各地的立场,但是作为挑起这场战事的大秦,真的不是那么无辜。
  因治水城百姓对大周人的反感,青璃第一次体会到有银子花不出去的感觉,她也没有和这些百姓们计较。
  眼瞅到了腊月底,迎来又一个年,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在北地过年,青璃想操办的体面一些,热热闹闹,今年与往年不同,得龙凤胎宝贝,新粮种大获丰收,很多很多喜事赶在一起,趁着过年好好庆祝一下。
  “小姐,可是那种羊肉咱们买不到啊,不如在沛水运送几只?”
  于嬷嬷一脸无奈之色,心底对这些死心眼的大秦蛮人没有办法,不过几只羊而已,卖谁不是卖,到嘴边的银子就看着它飞了,骨气用在这里有什么用。
  “来不及,这么折腾太麻烦。”
  青璃带着于嬷嬷和麦芽到厨房里翻看,家里青菜,海鲜,鸡鸭等都不缺,应有尽有,糕饼点心可以自己做,不用到外面采买,干果等物空间里多着,唯独大秦山上的羊,空间里没有。
  这种羊的肉质鲜嫩,不膻,涮羊肉沾上芝麻酱,入口即化,去年过年家里的团圆饭很成功,今年青璃也想仿造一下去年,因今年人更多,要请城北大营主要的将领来家里吃团圆饭,目测要开个几桌。
  做别的菜也不是不可以,可厨房就那么大,冬日里天冷的快,几样热菜不一会儿就凉了,吃到肚子里怪难受的。青璃早早打算吃火锅,为此特地找匠人打造了中间可以放炉子的桌子。
  算算日子,明天早上公公淳于老将军和婆婆文氏刚好能到治水,家里要起早准备一些早膳,二人来肯定有士兵们护送,也不能让众人饿肚子。
  晚上淳于谙有事到军营中值夜,青璃终于能放松一天。这几天一直在忍受淳于魔头猛烈地撞击,夜夜风月,一直到她几乎昏迷时候才能停止。
  考虑再三,没有羊肉不行,青璃趁着天黑,把龙凤胎放到空间葡萄架子的秋千上,让羽幽带两个小的荡秋千,自己施展轻身术和瞬移溜达到一个养羊百姓家的后院,顺了几只羊放在空间,又扔到地上多一倍的银子,都是穷苦的百姓,这些羊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她也没有白拿。
  第二日一早,淳于老将军和文氏的马车准时赶到,青璃早早地起身,在灶间准备丰盛的早膳,给城北大营的士兵们单独开了两桌,有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清粥,红烧肉,几个素菜,众人走之前,她这边给每个人包了干果点心,慰劳众人的辛苦。
  “哎呦,我的乖孙和乖孙女,可想的祖母几夜没睡好喽。”
  早膳之后,文氏迫不及待地要去看龙凤胎,淳于老将军眼巴巴地在后面跟着。两个小的刚喝奶,纾解完毕,精神头正旺着,见到二人,立刻咿咿呀呀地叫唤。
  “看看,咱们的小麒麟和水晶认识我呢!”
  文氏立刻扬起笑脸,兴高采烈地对着淳于老将军道,“以后啊,绝对是个有大出息的,小人精!”
  淳于老将军吹了吹胡子,意外地没有反驳,他张开双臂,调整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抱着小水晶,小心翼翼地。都说抱孙不抱子,在京都官家有这样的规矩。
  淳于老将军以前身上血腥气太重,人也阴沉,常年在战场厮杀,总有望子成龙的心思,淳于谙包括淳于越和淳于恭两兄弟从小就被教导习武,他不太会关心人,弄得父子关系一直很僵硬,直到青璃嫁进来才得到好转。
  青璃可不希望淳于谙这样,早早地打了预防针,都说严父慈母,两个人可以商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现在麒麟和水晶还不懂事,用不着教育。
  “夫人,小公子和小小姐这眉眼,继承了少将军和少夫人的所有优点,将来绝对差不了!”
  仙草和石榴二人跟在一旁打趣,逗得文氏连连颌首,脸上带着自豪感,她的孙子和孙女长大之后,必定是名满京都,自家要早早地准备高门槛,省得被踏平。
  青璃抽抽嘴角,用帕子擦擦额角上不存在的汗水,是继承了二人相貌上的优点,可是为什么连淳于魔头这种臭屁的性格都要继承?小小年纪不爱哭闹,将来成了面瘫可怎么办?
  对于此,青璃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忧心太早,她为了让两个小的哭闹,从空间里弄来蜘蛛和蛇,轮流吓唬,结果两个小的竟然伸出手想把玩,最后还是她投降,世上恐怕没有像她这种心态的亲娘了。
  腊月二十八,治水城外,大周和大秦又打了一场,大周主动攻击,大秦被动抵抗,最后被打了一个落花流水,鬼哭狼嚎地撤退,大秦士兵接近崩溃,而大周全然相反,越战越勇,战意高亢。
  接下来又进入休战状态,淳于谙从城北大营归来,晚上喂奶之后,文氏提出要让龙凤胎跟着她睡一晚上,以免打扰小两口的浓情蜜意。
  淳于谙求之不得,亲手把两个孩子送过去,淳于越和淳于恭兄弟准备很多拨浪鼓,小糖人,布偶等,跟着过去逗弄。
  内室里掌灯,青璃早早地洗漱完毕,坐在梳妆台前,淳于谙正在后面为她绞着头发,或许是想到不久之后就要分别,他变得沉默,很多时候,看着青璃出神。
  二人自从相识之后,也没有分别很久,这是第一次要忍受分离,青璃心里不是滋味,可她有时候想,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段时间淳于谙不在京都,她晚上有机会进入到空间里,早早地教导龙凤胎,让他们洗髓,将来习武事半功倍。
  “夫君,等天下大定,我们就自由了!”
  青璃不停地畅想未来美好的生活,那会麒麟和水晶也不小了,两个小的可以跟着他们夫妻一起去游山玩水,说好的去闯荡,去见识更美的风景,总要实现。
  “他们就留在将军府,就我们二人离开就好。”
  淳于谙做决定,就算是儿子和女儿也不行,万一这两个小的缠着娘,他岂不是和自家娘子亲热的时间都没有了。
  “听你的。”
  青璃主动拥着淳于谙的臂膀,献上自己的嘴唇,每当房事之时,淳于谙都无比火热,花样百出,春宫图没有白学,她负责享受这种深入骨髓的欢愉。
  时间就是这么快,青璃甚至能清楚记得去年今日到底发生了哪些事,转眼之间,一年的时间已过,又到了一年中最喜庆的时刻。
  早上,家里的几个下人开始进入到灶间忙活,城北大营的将领们都来得很早,让青璃意外的是,赵晚春竟然也从平阳赶来,她上门之时提着礼物,是凤阳和悦楼的特色,水晶肘花。
  对于赵晚春,青璃现在多了惺惺相惜之感,同样都是将领的妻子,忍受两地分别的痛苦,以后她回到京都,赵晚春比她幸福一些,至少每隔一段时间,能来治水看看北堂谚。
  “定了回京的日子?”
  赵晚春坐在沙发上,抓了一把瓜子,和白可心一起逗弄两个小的,将领们都在前院偏厅里折腾,摆上几桌,众人热热闹闹地打麻将,她们这些女眷嫌炒,就到青璃这边聊天。
  “恩,正月十六。”
  青璃也没想到公婆会定这么早,二人的意思是,从治水到平阳收拾行李,一路进莫家村还要呆几天,青璃也好和亲人们告别,等腰再次出发,回到京都也到阳春三月,不冷不热,正是最好的时候。
  米栋蛊毒解了,不过他被掏空身体,需要调养,这次也要跟着一起回京都,白可心无法,只得接管照顾他的任务,淳于谙准备从大营里派一个士兵,帮着换洗。
  “这么快!”
  赵晚春瞪大双眼,惊讶了片刻,仿佛是感觉到自己的失态,她用帕子捂嘴,淡然的笑道,“抱歉青璃,我就是想到你带着龙凤胎回京,淳于少将军……”
  做将领的都是这样,一年到头,家中的娘子和孩儿见不得一面,青璃这还算是好的,北地的铺子开了不少,当初的愿望,振兴莫家族,新粮种丰收等愿望一一实现,未来她京都才是她的家,要闯荡和立足之地。
  青璃无所谓的摇头,心里是有那么一点不舍得,可她现在还有龙凤胎,足以填补那点空虚。她低下头,嗅着插瓶里面的腊梅,好心情地道,“春儿姐,以后有时间定要来京都,到时候我们一起坐船去外海。”
  大秦若是纳入到大周版图,北堂谚绝对会被己方招揽,至少也是个二品将军,就算他无心功名,手底下那群士兵也不会轻易放弃,青璃估计二人恐怕以后自由的时间更少了。
  姐妹几个人闲聊两句,今儿是大年三十,麒麟和水晶被换上红色的小袄子和襁褓,两个小的很有精神,咿咿呀呀地,互相比划,似乎在交流感情。
  “外海真是一片神奇的国度,不过哪里也不如家好。”
  从外海归来,赵晚春的感触很深,当年之所以匆忙逃离,主要原因在于她和北堂谚不被人认可,为了卸掉身上的枷锁,两个人选择远走他乡,到一片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去生活。
  日子过的肆意,并没有受到什么苦楚,可赵晚春知道她有多么难过,每个月圆的日夜,抬头仰望外海那片蓝天,都想起在平阳的家,想爹娘,想知道她离开之后,他们是否安好。
  听闻萃华楼的船队到外海,赵晚春会很激动,见到同样说大周话的人,无比亲切,那种感觉她现在也忘不了。
  晚膳在前厅开了三桌,青璃家人坐一桌,剩下来人分成两桌,不分男女,混坐,白可心坐到赵晚春旁边,二人时而低语几句,青璃注意到白可心一个把脉的小动作,赵晚春立刻羞涩地低头,应该问女子的孕事。
  “来,大家干杯!”
  淳于老将军站起身,抢先干杯,其余将士们跟着,大家热热闹闹,彼此之间很熟悉,无需客套,在每桌的周围都有放羊肉和蔬菜等盆子,不够可以自行添加,类似自助火锅的模式。
  大年三十夜里守岁,众人一起亲手包了饺子,青璃特地把熟睡的龙凤胎叫醒,两个小的皱眉,一脸不解地看着她,逗笑身边的文氏。
  “夫人,您看,小公子和小小姐一脸不情愿呢!”
  石榴见文氏心情不错,在一旁凑趣,众位将领也围在一边,争先恐后地看两个小娃。人多杂乱,麒麟和水晶显然有些不耐烦,两个小的动作一致,打了个呵欠,在人群之中找到青璃,眼神定定地望过去,意思是为什么要吵醒他们。
  “要守岁,之后收红包啊!”
  青璃笑眯眯地解释,今儿来这么多人,空手上门吃一顿,走之前怎么也要赚够本,等以后回到京都,年节带出去收礼也是一大笔。
  “小璃,你都是个孩子呢,娘也给你准备荷包了!”
  文氏捂着嘴,笑了片刻,众人围坐在火炉边上,等候新的一年降临。青璃和淳于谙对视,两个人都在彼此的眼中找到默契,她知晓自家夫君是回忆起去年这个时候,在她十五周岁的那天圆房。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