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节

作者:沧海明月光字数:8870更新时间:2023-04-16 18:33:19
  ☆、第72章
  七十二章
  慢慢起身,走到方达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他,讽刺道:“本宫倒是想知道,你方家此举到底是有什么了不得倚仗?”
  忠勇侯此时脸上的异色一闪而过,方家虽然是先帝爷的妻族,可是却并非皇上的嫡亲舅家,所以比起徐家可以说在皇上心中差的不止一点半点。这些年忠勇侯府也是一直与方家有些联系的,想起方达之前说的那个消息,心里一阵激动,方皇后真不愧是女中豪杰,这后手留的可真是深啊。
  方达闻言,低垂的头猛的抬起来,朗声道:“皇后娘娘,为人臣子,自然是要忠君爱国,方家深受先帝恩泽,自然不能任由先帝血脉流落在外,何况,顾将军若算起来,就是先帝的嫡子。至于证据老臣已经呈给皇上看过了。皇上说是不是?”
  沈子君自从收到方达的证据就一直是这般平静的表情,就是不知道是真的胸有成竹还是掩饰了?方达垂下眼眸,掩住眼底的不屑,说起来,比起先皇来,正和帝起止是差了一筹,当初*皇后也是三年无子,可是先皇还不是硬生生的又抗下了半年,才停了后宫诸人的避子汤,他倒好,竟然大婚一年就弄出个庶长子来,若皇后不是苏家女,退一步讲若皇后不是这般精明,能够拉拢过来苏家的助力,那他们的胜算会更大。
  沈子君意味不明的说道:“父皇在世的时候对方家多有提携,更是对*皇后敬重有加,甚至为了保证中宫皇后的地位,三年没有让妃嫔怀孕,此等深情朕比不上父皇,但是朕理解方家对父皇的忠心,所以方大人尽管放心,若朕并非是父皇亲子,朕自然会退位让贤。”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万家家主跪下道:“臣恳请皇上三思,皇上乃是先帝亲定的继承人,必是先帝血脉无疑,皇上大可不必理会那些个小人。”他的儿子万鸿楠乃是皇上的伴读,万家自然是皇帝的嫡系。
  靖宁侯正色道:“臣以为,方大人所言有礼,不能任凭先帝血脉流落在外,至于皇上的身份,臣不敢妄言,只是当年先帝对皇上的疼爱教导有目共睹,先帝雄才大略,臣不认为他会弄错自己的孩子。”
  方达眼中闪过一丝晦暗,怪不得被冷落多年,扶不起的东西,想要权利,偏偏还念着当初那点感情,优柔寡断不堪大用。
  沈子君淡淡道:“众卿家不必再多言,朕意已决。至于顾峥的身份……”他顿了一下,看了一眼看在一旁没有做声的顾峥。
  顾峥走上前,跪下来,行了大礼,说道:“臣沈子佑给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子君眼神柔和了不少,他笑着说道:“二皇兄免礼吧,父皇当年无奈送你出宫,一直很是愧疚,所幸,如今也算了了父皇的一桩心愿。”说完转向方达,笑意不减的说道:“当年父皇圣明,为君有德,瞧瞧这么多年,还是有这么老臣顾念父皇的恩德,不忍皇家血脉流落在外,不过诸位实在是多虑了,二皇兄当年未出生时,玄青大师曾说过,不宜长在宫里,只有养在大臣家里才能平安长大,是以父皇忍痛将二皇兄送到了正好夭折了嫡孙的顾老大人家里养育。宫中的玉蝶中一直都有二皇兄。”
  方达心里咯噔一声,略一沉吟,怀疑道:“这么说,皇上也是一直都知晓的?”细细一想,二皇子出生的那段时间,先皇对皇后还是十分信任的,若说这么大的事瞒着她,不大可能,可是自从皇后送回那个女人,一直到病逝,都没有提过任何关于二皇子的事。
  沈子君静静道:“不只是朕知道,梁王也是知道的,父皇曾经说过,若是二皇兄身份一直没有暴漏,那么就请梁王多照应着。”梁王就是沈氏一族辈分最大的皇亲,先帝确实交代让他对顾峥照看着点。他初初听说,惊讶又佩服,这要多深的心思才能面面都算到,随之而来的,他也带着些心酸,他不是父皇唯一的儿子,若是当初父皇的身体好一些,还会不会选择他做继承人?
  方达心猛然沉下去,显然也想到了,若是先帝一开始就知道,在敬着皇后的时候,都把这消息瞒的滴水不漏的,那么那个女人的事,先皇是不是也知道?努力平静下来,这是他们最大的筹码,他不能先自乱阵脚。
  靖国公率先反应过来,他喜悦又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喃喃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不会被一个女人迷的团团转,就知道你不会对儿子没有安排,他看向龙椅上的沈子君,又讽刺的看了眼一直面无表情的成王,现在他十分确定,沈子君定然是先帝的亲子无疑,也对,比心智比谋略甚至是胸怀,成王怎么及得上先帝十之一二。
  方达快速思索一下,然后说道:“先帝圣明。”他知道沈子君的话不全是实话,但是至少顾峥的身份是毫无疑问的。
  沈子君扫了一圈,或站着低头,或是跪着的臣子,说道:“至于朕的身份,想来王叔最是清楚!毕竟王叔的亲子也是一直在外休养,虽然身体孱弱了些,但是也一直健健康康的活着呢。”
  成王看向沈子君,仍是沉着脸道:“皇上说的是,我儿好好的活着呢,那孩子喜静,是以鲜少出现在人前,今日既然各位大人好奇,那就让我那不成器的孩子来见见众位!”他之所以,任由方达借着他的名义上蹿下跳的,就是想逼着沈子君交出他的儿子,说来讽刺,忙活了几乎半辈子,唯一的儿子却在他不知道的地方过着不知怎样的生活。有没有受委屈?会不会——恨着他!
  沈子君淡淡道:“那就传成王世子沈子惜。”
  成王咀嚼着这个名字,是叫沈子惜么?是皇兄取得名字吧,混着愤怒与酸楚的一口浊气,几乎让他不能自已。呵呵皇兄这是从未将他视作对手吧?在知道他有那样的心思还能留着他儿子的命,他是该感激呢,还是该悲哀呢。眼神却不受控制的飘像大殿门口。一个着青衫的青年缓缓走来,慢慢的走近,待看清样貌后,心更是跳的飞快,没错,是他的儿子,有五分像他的母亲,眼睛像他。
  青年眉眼柔和,身形瘦削,却难掩尊贵儒雅,一举一动都带着难言的洒脱之感,他先跪下给沈子君行礼问安,待起身后,又走到成王跟前,浅笑着说了句:“父王!”
  成王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只能点点头,说道:“子惜来了!”手有些僵硬的拍了拍青年的肩膀。
  方达的脸色自从成王开口就阴沉着,哼,怪不得沈子君一直这般平静呢,这般情形,结合皇后给他说的,自然很容易想到前因后果,真是没用,当年换子不仅没有成功还被算计了这么些年,不过不管怎么样,沈子君必须是成王的儿子。他道:“皇上老臣恳请公开审理此案,当年成王换子,不管有没有成功,都必须给个交代。”
  沈子君很痛快的说道:“朕正有此意。方爱卿果然深知朕心。”
  方达心里怀疑,沈子君竟然就这么容易就同意了,难道有什么后手,不过这次他不会像今日这么大意了,说起来,他是心急了些,等了这么多年,难免有些浮躁了,也好,这京城的人手看来要好好梳理一下了,毕竟这些年一直离的太远,消息难免滞后了些。
  大皇子的满月宴被搅合了干净,来的大臣,除了几位手握重权的,其他的都被莫名的拘在一起喝茶,显然出了大事,不过能来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没有人不识趣的问起来,当然回去后,怎么互通消息就各凭本事了。这不难打听,但是能听到几分真话,就不是个人能控制的了,至少,众人都知道,成王意图偷龙转凤,谋取大位被公开审理。再想到前些时候的流言,自然就知道了这前后的联系,京城的氛围更是压抑了几分。
  直到命妇们都走了,苏瑞宁才让人送了玉贵妃和小皇子回宫,周嬷嬷见没有了外人,才来到苏瑞宁跟前说道:“娘娘,成王妃身上的药是含冬那丫头下的,是奴婢安排不周,才让她钻了空子。”说完她跪下来,低着头。
  苏瑞宁揉揉额头,说道:“嬷嬷尽力了,不过有错自然要罚,待会去领就行了,先说说,她是怎么在成王妃贴身宫女的眼皮子底下下的药?”
  周嬷嬷起身,解释道:“给成王妃泡茶的宫女中途走开了一会,才给她钻了空子。”
  苏瑞宁问道:“她给外面联系了?”
  周嬷嬷点点头道:“是,如今奴婢已经肯定了是哪个,那丫头也是个烈性的,知道会被查出来,想要自杀,已经被控制住了。”
  苏瑞宁眼神一冷,说道:“将她送到慎行司,就说这丫头想要谋害梁容华的小皇子。看看这幕后的人还能不能沉得住气。”
  周嬷嬷应下来,突然想到靖国公老夫人乔氏,有些忧心道:“皇后娘娘打算如何处置靖国公府的老夫人?她的身份太过特殊,算起来,她是先帝的远房姨母,在凤栖殿出事,不说与大皇子名声有碍,就是对娘娘也不好!”
  苏瑞宁冷笑一声道:“放心吧,这人啊,不作死就不会死。”
  ☆、第73章
  七十三章
  周嬷嬷见苏瑞宁这么说,稍稍放下心来,不过她还是提醒道:“娘娘,太医说乔老夫人年纪大了,只怕抗不过去长空的药性,就算是勉强活着也只是拖日子罢了,再来,她辈分太高,今日她说的话,命妇们只怕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怀疑的。”
  苏瑞宁意有所指道:“无论她死不死,她的目的都达到了,不过后续按不按着她想的发展,那就不知道了。说起来,这为靖国公老夫人也是狠人,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唉,窝在内宅里还真是委屈了她的雄才大略。”
  周嬷嬷听到她的话,赞同道:“可不是,这位夫人可是要强了一辈了,老靖国公去世太早了些,她一个人独自支撑着靖国公府这么年,和先帝又有那么一层关系,先帝难免就多照应了几分,谁能想到,她今日能这般来算计皇上和娘娘呢!”
  苏瑞宁不以为然,乔氏这样的选择也是能理解的,没培养出能延续靖国公府荣光的继承人,只怕要不了几年,靖国公府就会淡出京城的权贵圈子,她这么奋力一搏,不管这事是不是真的,单凭她为先帝的血脉而死,皇位的上的人就不能拿靖国公如何,当然这要有个前提,那就是皇上确实不是先帝血脉,至于她是如何断定这一点的,只怕是方家拿出了什么筹码。
  含冬被送到慎行司的事并没有刻意遮掩,自然后宫都知道了,不过不愧是专门训练过的,是个硬气的,到底没有吐口,当然也不是慎行司的人太没用,而是苏瑞宁吩咐过不用太过分用手段,她还等着看到底是哪个在兴风作浪呢。
  第二日一早,玉贵妃就带着大皇子来了凤栖殿,正赶上苏瑞宁练过武,她穿着月白色的练功服,头发半绾着,这个天气即使是早上温度也是较高的,是以她练功服被汗渍浸透贴在身上,更显的身姿玲珑,脸上带着运动过后的红晕,见到玉贵妃这么早来有些奇怪道:“有事?这么一大早的,用过早膳了没有?”
  玉贵妃笑着说道:“晔儿今日醒来的早了些,是以妾就和他一起用了,只想着过来坐坐,倒是忘了这时间还早,打搅了娘娘。”
  苏瑞宁脚步不停,说道:“我去换件衣服,你带着大皇子先去暖阁里玩一会吧。”
  玉贵妃并未多言,行了个礼就带着大皇子去了暖阁,卉禾跟着伺候,回到寝殿里,沐浴后,又换了衣裳,觉的浑身上下都舒服了,才起身去了暖阁,大皇子似是又睡下了,被安置在床上,玉贵妃在边上看护着,见苏瑞宁进来,她连忙起身走出去,苏瑞宁说道:“晔儿还小,你还是少带他出来。”
  玉贵妃往里面看了一眼,眼神柔和,她道:“谢娘娘关心,妾晓得的。”说完似是感慨道:“做了母亲才知道,儿女都是债啊,没出生的时候,怕他不能顺利出生,出生了又担忧他不能平安长大,长大了还得忧心他能不能娶个好妻子。”说完转过头来,郑重的说道:“娘娘,您还是早日生下嫡子吧!”
  苏瑞宁看着她,别有意味道:“玉贵妃难道不知道,嫡子在我大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虽然还没做母亲,但是也知道做母亲的啊都想把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孩子,而在宫里最好的就是那个位子了。你不想么?或是徐家难道能同意?”
  玉贵妃轻轻咽下一口水,眼神迷蒙的说道:“若说从没想过,那不可能!但是,我也知道,我怀着身孕,甚至是生产的时候,若没有娘娘相护,只怕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最重要的,我终于愿意承认,我不是你的对手,易地而处我做不到如你一般。”
  苏瑞宁听她说完,淡淡的说道:“所以,你劝我生下嫡子,一来和大皇子年纪相差不大,免得他起不该有的心思,二来,现在皇上需要嫡子,特别是有苏家血脉的嫡子。”
  玉贵妃坦然一笑,说道:“没错,我与皇上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不同的是他小的时候当我是妹妹,而我却从第一次见到他开始就知道他是我未来的夫君。所以,不管他是不是变心了,是不是我在他心中的分量变了,我总是希望他好的。前些日子,我哥哥传来消息,说是曾家那边出问题,最先发现的是皇后娘娘,我那时候就想,都说我聪明,可是我终究太过狭隘了。”
  苏瑞宁一怔,问道:“你哥哥说的?”这事按说应该徐家不会知道的,毕竟在知道沈子君派人去之后,她就让人撤了回来,来回一思量,瞬时明白,只怕是沈子君知道了,毕竟当初苏管家派出去的人手不算少,漏了痕迹也是应该的,而她也在徐家的嫡子去后,让人将她查到的东西想法子递到了他手里。
  玉贵妃以为她是不愿意让人知道她插手朝堂上的事,解释道:“娘娘且放心,我哥哥也只是和我父亲提了一句罢了。”上次她娘进宫,对她说的事,徐家自然是不同意的,毕竟如今的形式怎么看也是她这贵妃占了优势,再说世家为何愿意送女儿进宫,争得自然不止是眼下。她们徐家因为是皇上母族,就是许多根基深厚的世家也会给几分脸面。这么大的诱惑,念头自然不是这么容易打消的,好在哥哥在外历练一番终究是成熟了,看的也清楚了,虽然还未完全放弃,但是总不会那么激进惹的皇上厌烦。
  苏瑞宁想着沈子君的问题,听到她这么说,才回过神来道:“大皇子出生就有吉兆,当然撇开那个不谈,你好生教导着,将来必是个出息的。”
  玉贵妃有些不明白她说这话的意思,难道是不信她的话,忙道:“皇后娘娘,妾今日说的话,是真的出自真心,若是娘娘不信,妾可以发誓的。”
  苏瑞宁摇摇头,站起身,眼睛看着熟睡的大皇子的方向,目光似是落在沈晔身上,又似透过他看别的什么,就连声音都有些飘忽,她道:“如果不是不得已,永远不要不说一声,就对孩子的人生做决定,等他长大了,问问他的意见,若是他想要那个位置,你就为他争,若是不想要,更好办。”从前对着那孩子的时候,她从来都是如此做的,尊重那孩子的意见,唯一一次她自作主张,就是天人永隔的下场。闭上眼睛,在睁开时,已经平静了下来。
  玉贵妃只觉的皇后的侧脸虽然平静,但是却满是悲伤的意味,她不敢再多说,是以转移话题道:“娘娘,乔老夫人那里可是有什么安排?若是有需要妾的地方,娘娘只管开口就是!”
  苏瑞宁重新坐下来,喝了一口水,说道:“她是当众服毒,怎么回事众人心里都清楚,何况后头的事才是重点,只要皇上地位稳固,她出什么幺蛾子都没有用,不过我瞧着,靖国公的态度倒是不太明朗,依常理论,身为一家之主,乔老夫人的谋算他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他的表现却又像是真的不知道,而且他对先皇的态度也十分奇怪。”可以说非常复杂,特别是一提到先皇,他的表情实在是十分精彩。怀念,伤感,怅然,若不是当时气氛太沉重,苏瑞宁几乎要脑补,靖国公与先皇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了。
  玉贵妃想了想,才慢慢说道:“这陈年旧事,妾知道的不大清楚,靖国公失了宠信的原因本来就像是忌讳般,听我父亲说,好像是一夜之间,先帝就突然不待见他了,随后就是回府荣养。”顿了一下,她迟疑道:“虽然议论的很少,但是几种猜测里,最接近的一种,应该是和先皇的三皇子有关。因为三皇子夭折没多久,他就被先皇去了官职。”
  苏瑞宁摇摇头道:“应该不是如此,若当真有关,不会是这个结局,关系再是亲近,怎么比得上自己的亲子,以先帝对子嗣的重视,怎么会态度不明的就算了,何况说的是回府荣养,这看起来更像是保护,看的出来,那位靖国公才干有限,当时那个局势,显然不是这位靖国公能搀和的。”难道真让她猜对了,是因为搀和了储位之争。这也有可能,两人的关系,他自然能察觉到先帝身体不好,再加上个有野心的老娘在一旁撺掇着。
  玉贵妃想到先帝对顾峥的安排,点点头道:“这倒是。”突然想到一事,她道:“娘娘知道,我哥哥去池坊城的时候,是带着太医去的,曾家的老爷子身子不好,皇上也是知道的,可是据哥哥说,如今给曾老爷子看诊的大夫并非是太医,而是另一个很是神秘的男子,医术在太医之上。”
  苏瑞宁眼神一闪,说道:“高手在民间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玉贵妃继续道:“哥哥从来没见过他,那人脾气很是古怪,除了曾家老爷子,别人谁都不见,自称是早年受了曾老爷子的恩德。”
  京城一个隐秘的小院里,病弱的男子气色还算不错,坐在轮椅上,写着什么,黑衣男子照例在旁边照看着,良久,男子才放下笔,说道:“方达这动作倒是够快,他可有怀疑你?”
  黑衣男子道:“试探了一番,不过倒是交代了要好好主意主子的身体。”
  男子咳嗽两声,嘲讽道:“那是自然,我是他手里最大的筹码,若是死了可就没有作用了,说来他也算是费心了,自小到大,就说我这病就不知灌进去多少好药。若不是悉心调养,我怕是早就是一堆白骨了”
  黑衣男子恨意一闪而过,他道:“若不是他们方家,若不是那个疯女人,主子本就是金尊玉贵的皇子,何至于现在这般被困多年。”
  男子笑着说道:“好了,不说这个,那孩子看来长进不少,盯紧点方达,以他的谨慎那股隐秘的势力近期不会动用,到时候看情况推他一把。”
  黑衣男子道:“属下明白,不过阿成在外头也够久了,不如就召他回来吧,徐家那位这会也能掌握个差不多了,主子的身体必须要仔细的调养一番才好。”
  男子皱了下眉头,黑衣男子忙道:“就是阿成留在那里也没有大作用,毕竟曾老爷子能拖这么久,已经到头了。”
  男子想了想,终究是点了头说道:“那就让他回来了,只怕再过些日子,我不说,他也会自己回来的。”阿成心里最重要的自然他的身体,能让他离开这么久已经是极限,若不是怕他生气,只怕早就回来了。
  ☆、第74章
  七十四章
  京城的夏日里热气蒸腾,即使是坐着不动都能出了一身汗,方达出来的算是很早,看看身后,他知道后头跟着几条尾巴,不过今日他的行踪并没有什么不能见人的,一路疾驰,来到里皇宫最近的康宁街,靖国公府就是坐落于此,宽宅大院,这么好的位置,可以想象当年靖国公府的荣光。
  下了马车,由着长随递上拜帖,看着看门的人一边飞快的进去报信,一边请他们进去,上次来的时候是晚上,没有仔细观察,这一路走来,景色优美,处处透着大气古朴,仆从们井然有序,神色恭敬,不由心中感叹,就算是败落了,果然也不是那些个暴发户能比得上的。这样的根基底蕴,怪不得那位乔氏夫人敢于那般搏上一把。
  靖国公乔纪然神色疲惫的打开拜帖看了看,眼中飞快的闪过一丝厌烦,又被强行压下去,带着人出去迎接方达,若单论年纪,靖国公还要小上一些,见到方达,淡淡道:“方大人!”他心里对方达不怎么喜欢,不,可以说是不喜欢方家,究其原因,自然和先帝有关。别人不知道,他一直知道,先帝虽然一直敬重方皇后,但对方家却一直是不喜的。
  方达笑容满面,说道:“国公爷!听说老夫人身子不大好,特地来看看。”内情到底怎么样,他心里很清楚,之前倒是没想到这乔老夫人是狠人,可惜被救了回来,若是药在烈些,当着众人的面的死了,那么不只是皇后,就是沈子君也要觉的棘手。
  靖国公眼中晦暗一闪而过,他道:“家母毕竟年岁大了,是以身子容易疲累,倒是劳烦方大人特地来一趟。”
  方达担忧道:“老夫人可是醒着?”有些话还是要和老夫人才说的清楚,靖国公府真是可惜了,没有个好的继承人,如今这般情形,只怕注定是要败落下去了。
  靖国公点点头道:“母亲刚刚醒着,我们直接过去就行了。”客厅离着老夫人的院子并不近,两人慢慢走着过去。
  方达试探道:“皇上的事,国公爷怎么看?”
  靖国公脚步一顿,淡淡的道:“方大人可还记得先皇?瞧我这话问的,方大人是*皇后的兄长自然是记得先皇的,不说他对方家提携有加,就说他一生敬重*皇后,方大人也应该记得。虽然不知道流言从何而起,但是我始终相信,让先皇费尽心思为之铺路,甚至舍下更名正言顺的嫡子而让他继位,这其中虽然有些时运在里面,但是我始终相信,至少皇上一定是先皇的子嗣。”说完他目光灼灼的盯着方达,别有意味道:“方大人难道觉的那流言是真的,那天大家可都是看到了,成王世子。”
  方达眼神一闪,似笑非笑道:“我自然是相信先皇的,当然也相信先皇雄才大略,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成王若是有心算计,难保先皇他不会中招。”心里一阵鄙视,还真是个扶不起的,怪不得乔老夫人拼了命也要闯一闯。
  靖国公突然就笑了,他摇摇头道:“方大人是个谨慎人,有些事自然想的要比我清楚,说起来,我还记得,放进也是极有才华之人,做了榕城太守这么多年,先皇还亲口赞过,方家二子都是大才,不像是我,天生就是愚钝人。”
  方达脸色却有些阴沉,靖国公曾是先皇伴读,论起亲密,论起信任,他们兄弟自然都比不上他,压下心思,平静的说道:“先帝大恩,我方家自然是记得秦楚的,所以更不能让成王得逞,何况论起来看,我也是皇上的舅舅,自然希望先皇寄予厚望的孩子就是他的子嗣。”
  老夫人住的院子,此刻很是安静,丫鬟们做什么都是轻手轻脚的,自从参加大皇子的满月宴后,老夫人的身子就是时好时坏的,靖国公还偏偏发了老大的脾气,夫人也是哭哭啼啼的,是以伺候的人更是小心了几分,看到靖国公带着人过来,忙带着人进去,乔老夫人身边的乔嬷嬷迎出来,行了礼说道:“老爷,太夫人刚刚好了些!”
  靖国公微微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那就好,母亲心情怎么样?可还好?方大人特意来探望她老人家呢。”
  乔嬷嬷又对着方达的方向行了礼,说道:“奴婢这就去给太夫人说一声。”说完转身进了屋。床上的乔老人虽然是醒着的,但是很是憔悴,脸色也是蜡黄的,间或的咳嗽几声,见乔嬷嬷进来,问道:“纪然过来了?”
  乔嬷嬷走近些,说道:“太夫人,老爷带着方大人一起来的!”
  乔老夫人猛的转头,说道:“你是说方大人和老爷一起来的?”
  乔嬷嬷说道:“没错,老爷说,方大人是知道太夫人您身子不好,才过来探望,太夫人可要见见?”
  乔老夫人思量一下,说道:“请进来吧。”
  方达进来后不意外看到乔老夫人脸色灰白的厉害,看的出十分不好,忙关切道:“老夫人觉的怎么样?可用了药了?”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