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节

作者:龙门说书人字数:6737更新时间:2023-04-17 00:24:33
  连映雪弃下手中梳篦杂物要走,白无恤急忙伸了手用力揽住她细腰,转眼已将她抱坐在怀里,不及她反应,他已肆无忌惮地低下头去吻她柔唇,一意地厮磨,一意地挑逗,仿佛补偿上回风月寺未完之事般。连映雪诧异间,匆匆忙忙欲推开他,腰上却被他箍得紧牢,用力一推反而随他跌在床上,她伏在他身上不得挣脱,不由冷了容色道:
  “凌大公子说你仗着病体行事倒没说错!三番两次,你未免太过肆意妄为了!”
  “我妄为又如何?”白无恤愈发揽紧她,眼里含笑道:“如今我不放,你休想挣开!怪只怪你昨夜传了半数功力与我?是天意,还是你自投罗网?”
  连映雪听他这般无耻口吻,终于恼了,低头猛在他肩上狠狠咬了口,那般着力,恐怕不比饿了三天三夜的恶狼下口轻,隔衣皮肉仍有绽开痛楚,白无恤忍不住倒吸口气,又眼看她一记烈掌拂来,打在他俊脸上,面上又痛又辣,白无恤顿时怒喊她名字:“连映雪!”她一霎惊然,他再不管什么,一翻身就将她紧紧压在身下,只狠狠吻她唇瓣,那是他在这世上最喜欢尝的滋味,动情时他的手已隔衣探来、抚上她的身体,爱怜得毫无顾虑。
  连映雪冷眼瞧着他,反问道,
  “想是你身体好得差不多了?看来我也不必顾虑太多。”
  白无恤还未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手臂上已是一麻,渐渐波及全身乏力,眼见着她用力推开浑乏的他,缓缓坐起身来,徐徐整弄凌乱的衣裳,回首轻嘲道:
  “你总将毒针藏在袖里,也不换个地方?我胡乱挑了根,也不知是不是巨毒?自己的东西你自己该晓得的罢?”
  她话里满是得意,冷笑着离了西厢,徒留白无恤狼狈地躺在床上,全身麻痹得动弹不得,他听她脚步渐远,满心只剩抑郁,他暗暗想下回决不让她再有空子逃了!
  可白无恤期盼的下回迟迟不来,那日后连映雪看也不再多看他一眼,只成天陪着顾为川在东厢叙话。白无恤心上刀绞,再不管什么调养身体,冷冷立在东厢门外,阴魂不散地看着顾为川,却一副懒得多说的样子,顾为川实在忍不住,客客气气问他是何意时,白无恤只冷嘲道:
  “你与我未婚妻同处一室,我难道不该在场么?顾大侠?”
  白无恤为连映雪起倾世高楼,江湖中人尽皆知,只道楼成时,便是娶卿时,顾为川君子之性,已有夺人之美的嫌疑,但他决不能让映雪儿同白无恤混在一处的,他的心狠行事,下令斩断谢飞右手时一点眉头都不皱的样子,顾为川可是亲眼所见。
  顾为川从容答道:“我从未写过休书,这世间也尚无一女嫁二夫的道理,白公子请回罢。”
  白无恤冷笑着,果然回了西厢,只转眼却搬来矮椅高几一应茶具,在东厢门外廊下正襟危坐,闲情逸志地煮起茶来,一瓷杯清茶品完已是半日,尽情地同顾为川还有连映雪消磨着。
  连映雪没奈何,只不拿眼瞧他,任他虚空如尘,可这世上偏偏也是有将白无恤当成珍宝的女子。
  凌家四小姐因听说白无恤渐好了,又常见他只坐在廊前,怕他闷着,竟一气拎了十几只养莺雀的鸟笼子,替他高高挂在廊下,莺声连绵的软语里,凌世瑾一面娇红着脸,一面与他热心热意地聊了起来:
  “无恤哥哥,你识得这只莺儿么?”
  白无恤顺着凌世瑾指的那只看去,只瞧了一眼就不肯多看了,懒懒道:
  “银头褐身孔雀绿长尾,不就是有名的凤头雀莺么?”
  “无恤哥哥你真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儿了!”凌世瑾喜乐,尤其白无恤还为她新添了一杯茶,她捧着饮了,竟忍不住满心的欢喜。
  房内的连映雪看四小姐竟这样喜悦,当真是少女春心难禁,不由微微一笑,只替顾为川拭着额上冷汗,温柔道:
  “为川你也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可认得那只赤头白腹黄绿身翼的莺儿?”
  顾为川瞧清了,才要答她话,白无恤已冷冷道:
  “一只长缝尾叶莺怎么难得住顾大侠?劳烦四小姐取下边上笼里那只灰不溜啾的,好好请教他一番。”
  四小姐以为白无恤来了兴致要斗莺名儿,笑盈盈顺他意取下笼子,提到门前,顾为川看了眼,只认不得,连映雪却掩帕凑在他耳边说了句话儿,他嘴角略勾,含笑道:
  “原来是棕扇尾莺,生得倒像是麻雀一般。”
  白无恤看见是连映雪暗通款意,神情愈发冷了,道:
  “四小姐,你再取那只绿尾的过来,请顾大侠赏一眼罢?”
  连映雪只笑着道:“这些我都认得,四小姐别忙了。”
  凌世瑾晓得是映雪姊与顾大侠同心同意的,便停了手,白无恤却淡淡道:
  “原来你还认得,我还以为咱俩幼时一起捉莺儿的微末小事,你早薄情地忘了一干二净!”
  连映雪不答他的指责,凌四小姐看一眼房内冷淡的连映雪,再看一眼白无恤那番孤傲自伤,夹在当中,只是难耐,幸好这时凌二小姐并大嫂方静柔一起端了糕点来,见他们四个门里门外闹得似有不欢之色,两人却只是装作不知。
  方静柔放下糕点,凌二小姐则拿草根儿逗那莺儿,微笑起了话头道:
  “四妹妹你从哪捉了这许多莺儿,这草绿篱莺、橙尾鸲莺都不那么容易捉的,还有这两只暗冕鹪莺、白脸刺莺,你又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寻来的?”
  “我也正想呢,连金翅莺、斑背大尾莺都有了,当真是全得不能再全了。”方静柔笑语款款,四小姐笑逐颜开,得意道,“要不是为了无恤哥哥,我才不会这样费心呢。”
  白无恤听着这话,却连抬眼多看凌世瑾也不肯的,四小姐不免怅然了,连着方静柔也不免察觉白无恤的无情,方要安慰凌世瑾几句,忽就作呕起来,忙拿帕子捂着嘴,凌二小姐忙替方静柔把着脉,滑如走珠,竟是喜脉,忙笑道:
  “嫂子有了身孕怎么也瞒着?”
  连映雪在房内听着,却心上明白,肚里的孩子也是一条人命,方静柔故意瞒了,只怕是逾了极九之数又引来杀戮,她这番苦心旁人怎知?更何况明明是喜事,却成了劫数,她又怎么好开口?
  众人缓缓已都明白了,即便耳边鸟语清声宛转,想到凶徒逍遥法外,谁都没了心思再赏。
  作者有话要说:  小白如此傲娇,凌大公子如此爽朗。。。。我想到了不该想到的基情。
  小白这么热衷推倒映雪儿,真是血气方刚啊。那什么白云给月亮梳发的词,略为改动自xx的xxx,请君自查,哈哈哈。
  ☆、桃花之死
  方静柔有孕后,便常在空山庭歇着,凌大公子将为人父,自然有喜有忧,整日留在空山庭,断不肯离开妻子半步了。凌府上下亦似多了些喜气,惟连映雪深恐此番再度应极九之咒,心下又苦无线索,只好漫无目的四处查看,倒留着白无恤与顾为川两人常常同在和光山房。白无恤非是不想跟着连映雪一处,只是她千叮万嘱,语态里似有肯求之意,求他护住顾为川——可真是求狐狸守着鸡了,以白无恤素来品性,一个字也不会答应,但转而又念在顾为川在谢府受了重伤,不过是为映雪儿出头罢了,方才勉勉强强应下了。
  两个情敌在一处本实在无甚可说的,倒是又有一点例外——两个都喜阅鉴佛经,虽说白无恤这样的人是否真心向佛难以言明,但毕竟清谈几句倒有些意兴。更何况顾为川品了白无恤这人沏的六安瓜片,竟是极品,可见白无恤倒不是俗人,不过行事太苛,由这茶也可见一斑——依顾为川看来,不止茶叶、泉水是上上选,连茶具都挑的精细越瓷,不晓得白无恤初来百草山庄,怎么就寻齐了这些物什。
  顾为川细细品罢,方放下瓷杯,客气从容道:
  “不知白公子可听过野狐禅的公案?”
  白无恤非是不知,但饶有兴趣听这顾为川要说些什么,只应道:“顾大侠不妨说来听听。”
  “曾有一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一人答了‘不落因果’。答话这人如此大妄语,即刻就堕入野狐身、困于山间五百年不得解脱。其实,凡修行之人怎逃得出因果循环?”
  “是么?顾大侠难道想劝诫在下时刻心存因果报应之念,莫做恶事?”白无恤绝顶聪明的人,一眼便看穿了顾为川本意,却半点也不肯领情道:
  “可惜我身在地狱苦海已多年,爱别离、求不得,我自问从未种下恶因,为何得此恶果?顾大侠亦从未种下善因,又为何得善果?难道是天命恂私?在下不得其解,顾大侠可否点拨一二呢?”
  白无恤神色平静,话语却字字锋利,令顾为川一霎有些羞惭。毕竟顾为川待映雪儿断未到问心无愧的地步,他只能强忍心头乱意,仍劝道:
  “苦海地狱,回头是岸,即便堕入狐身,但心诚求一转语,亦可再世为人。”
  “是何转语竟有如此神通?”白无恤故作不解,冷嘲热讽。
  “白公子心存‘不昧因果’四字,想必自有福报。”顾为川语气仍是和缓,白无恤心底最恨顾为川自诩正道,恨他凭此得了映雪儿青睐,却偏还要做出一副皆因福报的嘴脸。
  白无恤心上不由怒火中烧,碾转忍了又忍,面上却不怒反笑道:
  “敢问顾大侠,不昧因果四字当作何解?”
  “不违因果之律,三分恶因得三分恶果,不可妄自添减,过犹不及。”顾为川刻意暗指谢飞右手被剁一事,白无恤心底通透,冷冷道:
  “敢问顾大侠,两无辜女子命丧谢家大弟子之手,连带腹中婴孩共四命,当求谁报?谢飞明知凶徒是谁,还妄想将知情侍女灭口,包庇之意人尽皆知——更何况他一出手又想置映雪儿于死地,这样狼心狗肺的人难道也配仗剑行走江湖么?在下不知,”白无恤话里一顿,冷淡道:
  “是顾大侠剑道过于宽宏?还是顾大侠有意恂私名门?更何况此刻你虽满口仁义道德,在下却想起顾大侠独闯谢府时,所伤人命亦不下百条,血流成河人皆可肖想。‘过犹不及’四个字,顾大侠赠给在下实在多余,不如顾大侠自用罢……”
  白无恤唇舌之利比剑锋出鞘还狠!三言两语间,倒令顾为川陷入魔障。
  白无恤起身嘲笑道:
  “谁当正道?百年后武林自有定论!我心自在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三摩地,你以为一眼就可以窥透,未免可笑!非但我心你看不透,而映雪儿的心到底在何处,你难道就有十足把握?”
  白无恤从容逗起廊下凤头莺儿来,眉眼闲情适意,再衬他那身轻黄衣裳,仿佛是无知玩乐的公子哥儿一般,适才的凌厉霸道、深邃通透转眼消散得无影无踪,真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儿啊,映雪儿是如何捉摸透他的,被他说得体无完肤的顾为川竟难以想象了。
  此厢两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争辩,那厢连映雪又重去东池园晤歌亭察看,凡事有个缘起,她沿东池岸边踱步,凭栏看池内因冬燥水渐枯,连那些残荷都败化去了。她原听凌三公子说,太夫人的尸首是在晤歌亭旁发现的,连映雪拾阶上亭,沿美人靠俯望,想来老夫人就是在这亭下水泊溺死的。却见亭下另缀一条青苔小道至东池边,苔痕浮绿,滑不可立,连映雪想再近前看有无痕迹,便仔仔细细踩上那青苔小道,手上扶了乱石方稳些,她随意一瞥间,却在那乱石间瞧见一晶莹之物,她探下身去,在石缝里摸索了半日,良久方将那物什捞将起来,一瞧竟是个质地上乘的圆润玉镯。
  连映雪心上一动,将那镯子收进怀中,折返了又往正堂凌夫人坠落的那口石沿井查看,井水深透,一股凉意浮来,她沿井往凌家夫妇正宅去,即便抄了近道,也须一盏茶时候,凶徒是怎么拿捏时间、悄无声息地杀人后,竟不被当日巡视弟子发现半分的?连映雪一时无法可想了。
  她立在这这内宅的朝晖正堂前,只见凌天元正在书房展阅药书,隔窗依稀见他提笔疾书,连映雪叩门,凌天元方抬起头来,请她进来。近前看,这位原本有一身清正风骨的凌家家主已消损得不成人形了,只见他匆匆放下笔来,书案前一沓手书,似是记载药理,凌天元见连映雪目光,他沉痛道:
  “亲人接连辞世,我早已心灰意冷,只求记全毕生行医救人的独门方子,日后广为流传,可免世人苦痛。”
  百草山庄虽常被武林正道斥为邪医一流,可凌家人心系苍生,江湖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是心存敬服?凌府一门如此仁厚,为何百草山庄会遭恶咒?连映雪愈发想不出头绪来,凌天元忽而道:
  “我与你师傅素有私交,许多事也不瞒你,我平生自问光明磊落,但惟做过一件亏心事,此番历九之劫,大概就与当年那对幼儿寡母有关罢。”
  连映雪眼中诧异,仔细听着凌天元忆道:
  “约是十年前的冬日,洛阳流疫,无方可医,又加之天寒地冻,饥寒天气,转眼洛阳城内外已是哀鸿遍野,我和夫人听闻此事,忙出谷前去救治。我俩苦心钻研方子,费时半年才大约控制住疫情,但我和夫人听闻郊野深山还有个叫桃花村的地方,里头也有人染了疫症,我和夫人心存救死扶伤之念,便带了好些医药前去救治。
  桃花村整村不过三户人家,共九口人之数,进村时,我和夫人发现家家皆染了疫病,只是这疫毒与洛阳城中又略有所不同,我和夫人带的药方子竟毫无帮助,山里药材一时又凑不足。若留这九人苟延残喘,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和夫人下定决心要带这九人到山外诊疗。
  那日,我们一行十一人安顿了舟船正准备离开桃花村,谁知此时山雨忽至、夏洪突发,桃花村转眼陷入水泊,我和我夫人找来的船满满当当也只能搭载九人,我那时不知如何决断,还是夫人果决,说幼童难以撑过疫病,为保全其他村民,决心将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儿弃在村中至高处,但求天意了。
  那时其中一位男孩儿的父母已病得不省人事,只能任我夫妇如此行事,可另一个男孩儿的寡母尚清醒,死活不愿弃子,最后竟宁愿抱着自家的孩子留在桃花村也不愿上船。山雨愈大,我夫妇二人一面心痛一面也无可奈何,只好撑船带着其他村民离开了桃花村。
  后来山洪退去,我夫妇二人重回桃花村,村内屋舍早被卷得只剩土基残骸,也不见那幼儿寡母踪影,恐怕连尸首都被洪水冲得一干二净了。可我至今尚记得那幼儿寡母怨恨的眼神,尤其那幼童眼中恨意阴冷,即便事隔多年仍历历在目。”
  凌天元慨然叹气,“如今这凶手执迷极九之数,与当日船载九人之数,竟如此巧合,我心上疑虑,却也渐渐信是那幼童回来寻仇了。”
  默默倾听的连映雪没想到凌家曾与人结下这么段冤孽,依凌天元之语,多半是那幼童长大成人、追溯而来,她轻声道:
  “凌伯父当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怪这幼童彼时年纪尚小、心中生了暗魅。复仇之举于他虽有几分情理,但于大局看来却全然是忘恩负义的行径,此等小人,天道有遣,伯父不必多虑,我自会查清此案。”
  凌天元没料想映雪已长成如此通情达理的女子,心下松缓了许多,感怀间留她道:
  “映雪,伯父只有一事放心不下,求你成全。”
  “伯父但说无妨。”连映雪听凌天元说起托付女儿的话来,只顺从应着。
  “我膝下四个儿女,惟有小女儿世瑾最放心不下。你可还记得你师傅在生前曾向我提亲,求我将世瑾许配给白无恤!我当时虽未承下此桩婚事,但世瑾大了愈发不由我作主,她对白无恤的心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依我之意,世瑾是断嫁不得白无恤的,若侥幸让她嫁了也定是一生孤苦!你念在我的薄面上,无论使什么法子也要打消世瑾的那点痴心妄想,老夫在此先谢过了。”
  凌天元忽抱拳作揖,连映雪沉吟良久,淡淡答道:“映雪不敢辜负凌伯父所托。”
  作者有话要说:  谁告诉我天道酬勤的?为什么我更得这么勤快,没有漫天“花”舞呢?
  ☆、情深断魂
  连映雪退出朝晖堂,又往管家忠叔、容姨房内分别察看。忠叔房内简朴无华,并无可疑之处,容姨住的耳房则近朝晖堂,为生前方便伺候夫人之故。连映雪推门看来,不过多些女红之物,一时也无甚可查,本来她也不是第一次查探此处了,虽刻意再看了遍,却也没有线索。
  连映雪正头痛之际,却看那笸萝里碎布余料眼熟,那缎子似乎与容姨死时脚上穿的那绣鞋花纹相似,新簇簇的缎子,令她不由疑惑起来——夫人方逝,容姨生前却忙着做起新鞋,这又是何故?连映雪心上微动,翻查柜笼,寻出容姨生前穿的几双旧绣花鞋。那鞋本无出奇,奇的是一式的小脚尺寸。
  连映雪取其中一双绣鞋回到和光山房,见顾为川和白无恤正在廊下品茶下棋,相安无事不免令她有些诧异。她近前略看了眼局势,才晓得眼前所见不过是浮面和平,棋盘所摆原是那夜冷寒阁的残局——亏这二人还有同样兴致拿出来正正经经地比划。原来这男人小肚鸡肠起来,果真是叹为观止。
  连映雪只将绣鞋并那拾来的玉镯作一处匣子默默收好,白无恤虽耽着棋势,可还问她道:
  “你拣了什么东西回来?”
  “物证而已。”连映雪漫不经心答着,抬头看他勿自深思局势模样,再听耳边莺声清圆,想起凌天元所托休让世瑾嫁给白无恤的话,不由微微出神。
  正念着,凌世瑾就款步进园子来了。只见她身上仔仔细细穿了圆领小袖淡粉绢衣、右衽宽袖嫣红紗衣,并浅紫绞缬長裙,另束了暗红色嵌玉璜腰带,手上还盈盈转着画凤蝶相戏图的细绢团扇。
  她妆扮得如此用心,站在晴日里容光焕发的模样,连映雪见了也不由多看几眼。而四小姐每每来和光山房,逋一坐下,目光停留处必是白无恤停留处。如此一心牵念,常常半刻也不愿从他身上移开。
  连映雪微微皱起眉,忽然提醒道:“世瑾,我刚才见凌老太爷似乎往空山庭去了,他莫是已发现了竹节藏酒?”
  “竟有这种事!”四小姐忿然。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