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明明如璋 第126节

作者:十九同尘字数:3966更新时间:2023-04-17 13:58:24
  陆十一回道:“此话不妥,他若想避嫌,以此事讨好也无用。”
  那幕僚还要说话,刘呈却开口问向沉默的楚姜,“你来时父皇可还在广阳宫?”
  她摇头道:“不在,娘娘带上柳夫人与柳娘子去御苑赏菊去了,陛下清晨用了膳,请了柳大儒去经阁里。”
  众人尚不解太子为何这般问,又听他道:“此事你看来,是否算得东宫之机。”
  楚姜又是摇头,“从梁王谋反那一刻往后,东宫已经不需要再寻觅时机了,九娘不懂朝政,只知道如今的太学是陛下的太学,朝堂还是陛下的朝堂,殿下还是陛下的太子。”
  刘呈又看向楚晔与陆十一,楚晔点头。
  陆十一也道:“除非贴身隐私,陛下应当尽知天下事。”
  刘呈看向几位幕僚脸上憋闷的神情,大笑了起来,将亲卫叫来,交代道:“将事情原委回禀给陛下。”
  那几位幕僚幽怨的神情暗暗投向楚姜,她还说自己不懂朝政?
  楚姜对他们的视线视若未觉,眼神里却有淡淡的得意,心道难怪传奇里的隐世高人行事前都是道一声自己只是个扫地的僧人云云,这种叫人生气,他人却奈何不得自己的感觉,着实不错。
  当此事传到天子耳中,也如她所想,不仅马博士一个,连带着所有太学博士,都被一番问责。
  又过半月,天子礼贤下士,向多位大儒发出求贤令,请他们执教太学。
  多位大儒皆言不愿与马博士之流为伍,自言为诸生师长,不仅要兼才与德,更该道德高尚,无有挑择之处。
  天子顺势罢免了马博士几人,未料一日太学走水,武候铺救火时,从博士们住处救出来许多卷轴书册,救火匆忙时,堆作一处,博士们胡乱翻检时翻出了好些春宫图与淫词乱曲。
  本来已经来到长安的几位大儒当即就要打道回府,生怕自己一世的英名要折在了太学中。
  此时连天子脸上也挂不住了,对太学生更是愧疚,竟叫他们受如此人物教习多年,一怒之下又撤了数十位博士,大儒们这才肯应诏进了太学中,进去后又是一番整顿学风不提。
  至于楚赢夫妇那本游记,因天子的诏令传遍州郡,买了那本伪书的或是自行销毁了,或是找去要了赔偿,留存的倒也寥寥。
  等廉申那书局印好的书散入长安,又引起一时轰动,三月之间加印数次,也真应了楚赢曾许下的豪言“也叫他长安纸贵。”
  在建始七年将要过去的时候,东宫大婚初过,传来了胡人入侵北境的消息。
  楚姜坐在檐下看雪,听闻此讯,心中忽而一紧。
  作者有话说:
  马上就要大结局啦
  第159章 终章
  北境陈兵二十万,仍旧抵不住胡人的来势汹汹,位于周朝北部平原上的两支胡人,东胡与北匈奴第一次联合起来向周朝进攻。
  朝廷紧急调令各地兵马增援,终于在建始八年的五月里,将敌人阻隔在边城之外。
  时年六月中,北匈奴单于遣使臣来往长安求和,愿献上骏马两千、黄金万两,求娶周朝公主。
  一时之间,朝野轰动。
  在匈奴使臣来京半月后,出乎意料的是,天子拒绝了匈奴的求亲。
  朝臣皆不能认同,纷纷进言。
  便是不嫁宗室女,封个宫娥嫁往匈奴,也能缓和三五年。
  太子正要前往劝告时,楚姜带着一封信拦住了他,那是少岚从北境写来的。
  信上是北境粼粼的冰原,五陵道上奔马的郎君断了左臂,孤刀对着胡人的马蹄,将两个牵着羊的牧童护在身后。皑皑的雪被热血融化,见到援军时,断臂郎君倒在马蹄下,牧童哭着扑在他身上。
  边民被掠夺为奴,雪夜里被关在羊圈中,因在干活时挡了北匈奴贵族的马,数百边民尽被活埋。
  被围攻的将士们刀枪尽折后,被胡人挑开胸膛,将血肉淋漓的肠肉挂在周朝的旌旗上,扔入城中示威……
  她定定地看着信上的血迹,“记汉时之盛,匈奴每与汉和亲,不过数年即违,如此反复无常,安能使我百姓与之友好?”
  刘呈的手拂过信纸,定定注视着她,“九娘,打仗不是儿戏,不能意气用事。”
  “殿下,我伯父驻边十五年,我六哥十五年来不曾见过父母,往后也再不会见到了……匈奴将我伯父俘虏后,劈开了他的脊梁,每每交战便将我伯父的尸首绑在立柱上示威,如此蛮夷,若得我朝粮食酒水养了十年,又复兵强马壮,下一个被他们如此折辱的又是谁?”
  她忍住泪,第一次对他下跪,“殿下,天下臣民,俱是陛下儿女,此事不是舍不舍得一个宗室女,而是陛下他不能看着胡人残忍杀害了他的儿女后,还要将另一个女儿送去被他们折磨。”
  众多东宫属臣与幕僚都在殿外,听到这一席话,不敢相信她怎么如此大胆。
  然而在殿中良久的沉默后,刘呈走了出来。
  陆十一上前问道:“殿下,劝陛下和亲的奏表已经写好了。”
  刘呈摇头,“不必递了,烧了罢。”
  众人一惊,将视线投向他身后的楚姜,心思各异。
  “可还去太华殿?”
  刘呈点头,众人又欣然抬头,以为事情尚有转机,却只听他道:“我去劝群臣。”
  这年夏天的长安,注定安宁不了。
  北匈奴求亲未果,退而求其次,提出与周朝互市的要求。
  户部紧急议定了规程,在七月初与北匈奴签订了阴山之盟,以阴山为界,两朝军马绝不过阴山。
  北匈奴使臣离京时,楚姜受封女侍中,入侍皇后。
  这是周朝有史以来第一位未婚娘子受封这职位,而群臣俱知中宫甚爱她,对此并无多少议论。
  时年七月底,天子擢陈询为中郎将,领兵十万,驻军肃州。
  楚崧终于肯松口,定下了两人的婚事,只等两人婚后,陈询便要去往肃州。
  二人订亲之后再一次见面,是在广阳宫的廊子上。
  皇后逗着猫儿,远远笑看着他们。
  才初有凉信,楚姜只加了单衣,坐在栏杆上。
  陈询站在廊下,为她挡着秋阳。
  认出来她穿的是叠山素纱,心中瞬间想起来两人曾在扬州的缱绻。
  楚姜见他目光停在自己衣裳上,笑道:“这一匹,还是你从李甫珃那里偷来的。”
  陈询便笑道:“今年廉叔又得了十匹,给你做一床帐子。”
  “这料子做帐子花眼睛,不如献给娘娘五匹,给母亲三匹,我留两匹给你做一身袍子。”
  因着皇后在不远处看着,他伸手的动作又凝了下来,只是微微俯身下去,“我去肃州后,那身衣裳穿上实在不像话。”
  她扬眉轻笑,“有什么不像话的,最是傲人者,胡骄马惊沙尘里,绣衣倾绿樽,等你去了,我要遣个画师去,将你穿这衣裳的样子画下来。”
  陈询忍俊不禁,冷峻的眉眼里绽放出一汪菡萏的春,余光看到皇后与林姑姑的都看着这方,低声道:“廉叔说宅子里都布置好了,要不要去看看?”
  她眼睛一亮,兴奋地点点头,正要走向皇后,心念一转,跑来廊子下牵着他去到皇后面前,“娘娘,子晏说宅子里都布置好了,您可愿意同我们一道出宫去看看?”
  皇后哭笑不得,嗔道:“你自己想出去玩耍,非要拉着我,我可懒得去。”
  说罢又笑谑了她两声才许他们去了,见着二人背影,林姑姑便感慨道:“娘娘先前还嫌这陈王孙,如今看来,与九娘可当真是匹配。”
  皇后却是叹了一声,“这两个,还有得坎坷呢!陛下叫陈询去肃州,防的自然是东胡,三五年轻易回不来长安,楚相也舍不得明璋去肃州,怕也就年节里两人得团聚,从来妾心如铁,郎心易变,真就怕他陈子晏在外胡来。”
  林姑姑顿时笑起来,“若是旁的小娘子,娘娘才该如此担心,可是九娘是谁?”
  皇后轻笑一声,“这倒是有理,他陈子晏但凡敢胡来,用不着外人去管,光是明璋,便能将他治得服服帖帖。”
  却道楚姜与陈询到了那宅邸,见到戚三正在百无聊赖地与门房搭话。
  一看到两人,戚三便兴冲冲地跑上来,殷勤地对楚姜笑道:“九娘,你来啦,我在你院里种了一株梅树。”
  陈询横他一眼,他不服地瞪回去,绕去楚姜身边,“大郎你往后可管不着我了,人说长嫂如母,你去肃州后我便跟着九娘了。”
  陈询长臂一伸,绕过楚姜将他的衣领揪住向后一扔,“我去肃州后,给你定下每月花用,你就是整日跪在九娘面前叫祖宗她也不会多予你。”
  楚姜失笑,听着戚三在后面阴阳怪气地叫骂,问道:“不带他去肃州历练?”
  “不带,叫他留在长安哄你高兴。”
  她刚要回话,便被陈询牵住了手,带进了宅邸中。
  初秋微有风动,送来簌簌叶声。
  这宅邸是什么样,她突然便不在意了,如斯木叶声,处处可见,便处处可安。
  “师兄。”她轻笑道:“前年初夏时,我就是在这样的叶动声中,第一次看到了你。”
  陈询低头看向她,见到她眸中清泓。
  “我第一次见到你,却是在纸上。”他触向她的脸,“新平楚氏有女,行九,年十六,貌似朝霞和雪艳射,有才德。”
  “我何时被记在了纸上?”
  “你去江南时,廉叔他们曾为我献计,让我□□于你,好取信于你父与太子,以行复仇之计。”
  她“扑哧”一声笑出来,视线游离在他面容之上,轻佻地打量着他的眉眼,“或许此计可行,为何不试?”
  他捉住她的手,“一则舍不得大丈夫气势,二则收到一条消息,说有个小娘子要雇佣我们绑架她的族叔,廉叔他们一听,赶紧打消了这个主意,怕我报仇不成,沦为你的禁脔。”
  她轻啐一声,“呸,净胡说。”
  陈询却低下声气,“可我瞧九娘后来对我放狠话,也不似做不出如此之事来。”
  楚姜轻轻点着他的眉心,“傻师兄,挑断你的手筋脚筋,这样的话都是我吓你呢!你不听话,我至多把你绑起来罢了,再过分一些,也就是打断你的腿,不要听他们胡说,日子都是我们自己过的。”
  戚三刚爬进来,就见到她笑得明媚,嘴里出来的话却恐怖至此,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好半晌才连滚带爬地跑去抱住陈询,“大郎,你带我去肃州吧!我不要留在长安,带我去吧!”
  陈询腰上被他紧紧抱住,楚姜一见又俯身下去,幽幽问道:“戚三,你为什么不愿意留在长安陪我?”
  他顿时便“哇呀呀”地叫起来,手忙脚乱地往宅子里跑,“廉叔,齐叔,太可怕了,救我啊!”
  楚姜看着他的背影笑得伏倒在陈询身上,“师兄,戚三得留下来。”
  陈询替她擦着眼角笑出的泪,“可不能天天吓他,他是戚家的独苗,吓傻了我对不起戚翁的。”
  话刚说话,他也再忍不住笑,揽着她看向哇哇大叫的戚三。
  至黄昏时,两人才离开,戚三惴惴不安地坐在车辕上,不时往里面看几眼,“九……九娘姐姐,你真的没有杀过人吗?”
  “唔……我没有亲手杀过。”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