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小知县 第391节

作者:桃花白茶字数:2296更新时间:2023-04-17 23:10:13
  书籍涵盖了天文, 数学, 物理, 医学,文学等等。
  后面还附张书单,有原文, 还有翻译。
  这应该都是领队钱训海,还有当初纪炀从灌江府带来会语言的小吏俞达做的。
  旁的不说, 这封信件已经十分难得。
  皇上也被信件里面的内容吸引, 还道:“外面的世界今日如此之大。”
  “他们去了快三年的时间, 其实还未到更远的地方。”
  这肯定啊。
  亚欧大陆的面积,便是坐火车都要很久。
  纪炀估算着时间,应该够到欧洲了。
  他很好奇那边的发展。
  如果能有他们所用的东西,自然最好。
  即使以后,就是自己不在了,也不能失去跟世界的联系。
  所以他们这一趟十分重要,会让很多人开阔眼界。
  他最近着手改制的很多东西,都想依靠法律来进行法治。
  但说到底,若赶不上工业革命发展,什么都是白搭。
  所以他在看到合适的钢铁制作出来之后,才会这样兴奋。
  不过皇上回过神,好奇道:“纪炀,你这次过来是做什么。”
  皇上一般不喜欢喊大臣名字,也只对亲近人如此。
  经过去年的事,皇上显然早把纪炀划到自己阵营。
  纪炀笑着道:“皇上今年冬祭,是不是还要去旧都。”
  旧都就是洛阳。
  虽说承平国都城就建立在汴京,可开国皇帝曾短暂在旧都洛阳安置过皇宫。
  就连承平国先祖也是葬在洛阳,现在的平王也是搬到旧都养老。
  大约中原大地对洛阳西安都有特殊的情感。
  汴京到洛阳,差不多四百里的距离。
  每年冬祭都要提前准备。
  来来回回要都走很久。
  但冬祭不回去又不可能。
  普通人家还要回去拜拜祖坟,何况皇家。
  皇上点头,好奇道:“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纪炀笑:“看着码头上铺设的轨道,臣有个想法,需要皇上批准。”
  这下皇上更好奇了。
  需要他批准?
  要知道如今工部的自由程度很大。
  什么奇思妙想都能放手去做。
  朝中对此反对声音不算多。
  以前反对,多有几个原因。
  要么以君子不器为理由,说不能多借助这些歪门邪道。
  但现在老年官员们几乎人手一个老花镜,读书近视的官员也有近视镜。
  大大提高大家生活便利。
  更多的就不说了,改变人生活的东西太多了。
  要么说国库没钱反对。
  只是如今古博城不说,益宁府那边也在开关市,带动西南几个府一起富裕起来,学着西北三地一样,直接串联起来直达汴京。
  那官道修的,要多好看有多好看。
  大家现在回过味,已经争着修官道,再加上雇用关外人还便宜,这事进展很快。
  两个大关口,每年给朝中贡献不知多少银钱。
  这些银钱在用于反哺地方建设,又成良性循环。
  如今的朝堂可不是只吃不吐的。
  宗室尾巴早已经被甩开,如今只有平王一家供养,这家又是谨慎的,太后,皇上皇后又节俭。
  每年
  就算除开关口不说,如今国内的粮食丰收,让各地百姓生活都富裕起来。
  原本还有人担心谷贱伤农,可关市的开放,已经朝廷整顿后的农务司对粮食价格把控,让各地粮食都处在合理范围。
  主要自己人够吃之外,还能运到外地,运到关外,换来白花花的银子,能不富裕吗。
  农业的发展,带动商业流动。
  看看国库里的银钱,不就是造花里胡哨的东西吗,造。
  咱们承平国有钱!
  如今对良种培育的拨款,还有工部各项研究的拨款,全国上下都不会反对。
  甚至工部可能还要分出几个部门,民用跟军用可能要分开。
  不过还在讨论当中。
  说那么多就是一件事。
  现在搞个科技发展,以纪炀的地位,不需要申请,他自己给自己批准就行。
  还用找皇上吗?
  所以皇上才有此一问。
  “需要我批准,这是多大的工程。”
  纪炀笑:“大概是二十里地要用十五石的煤。”
  一石差不多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二十里地要用一千八百斤的煤。
  这个数字确实夸张。
  但还在纪炀的批准范围内。
  堂堂承平国学士,几千斤的煤而已。
  “还有几万斤的铁,松木,以及大批工匠,到时候可能还要使用关外劳役。”
  松木还好说,铁已经很敏感了,到时候还用关外劳役?
  皇上皱眉沉思:“你到底要做什么大工程。”
  纪炀拱手:“从汴京到旧都,一趟路程需要半个月时间。”
  “臣想把它缩短到两个时辰。”
  这说的,自然是蒸汽火车,他看到精钢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
  看看去往西边出使的使团,千辛万苦,走了几年才到地方。
  就连从汴京到古博城都用了两三个月时间。
  这太耽误工夫了。
  如今手里有人才,还有足够结实的钢铁,也是时候了!
  不早点开启蒸汽时代,他这心里就不稳当。
  而皇上那边,则在想纪炀说的话。
  去旧都的时候,就说轻装简行,皇上的排场到旧都,都要半个月时间。
  纪炀说把半个月时间,缩短到两个时辰。
  岂不是白天去祭祀,晚上就能回来?
  要说不惊讶,这是不可能的。
  即使跟纪炀相处这么久,他还是觉得诧异。
  但诧异的同时,心里又是有些激动的,皇上足够信任纪炀,总觉得他说的话,必然可信。
  “纪炀,你放手去做,朕是信你的。”
  没办法,面对一个创造出这么多奇迹的人,能不信任吗。
  纪炀并非急功近利,动辄就要搞出蒸汽火车这种东西。
  而是他发现了,做火炮跟枪械的时候,能做出农具,做蒸汽火车的时候,谁知道又会有什么利民发明出现。
  先给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总会发现新东西。
  再说了,他最是知道,两个时辰从汴京到洛阳,可不是什么大话,而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说不定还能有强人超过他的想象,做出更多好东西?
  在得到皇上批准之后,纪炀便一头扎在工部在后山的官署里。
  工部众人简直举双手欢迎。
  他们整个工部,别说下面的官员工匠了,就连工部尚书看到纪炀,都跟看到亲人一样。
  工部现在的官员以及资金,可以说历史之最。
  原因这还用说?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