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继妻 第88节

作者:希昀字数:3677更新时间:2023-04-19 21:19:54
  团团单指将那酒坛给托起,漂亮地在半空打了个回旋,又将酒坛稳稳托在怀中,倒挂在梁上朝他露出一个笑容,
  “文叔叔,您这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何苦来哉!”
  文玉闭上眼泄了气,这慕小魔头,比慕月笙还要狡猾刁钻,简直是可恨可恼!
  文玉气冲冲甩了甩袖,大步往学堂而去,须臾,身后小阁楼顶,飘来小魔女的魔音,
  “文叔叔,下回国子监大考,您记得通知我,我爹爹说,他的弟子要与您的弟子,一较高下。”
  文玉回眸,只见团团侧身躺在金色的脊顶,身姿笔直与屋脊线条融为一体,她支颐怀抱西风烈,冲他浅淡一笑,像是原本镶嵌在那的一只灵燕。
  文玉见状一张脸臭得跟墨汁似的,剩下最后一口气逃也似离开。
  喝了两口西风烈,团团只觉四肢五骸通畅至极,浑身血脉仿佛被打通似的,一股极致的热浪腾腾缠绕她全身,她意在指间,哗的一声抽出腰间的软剑,迎风在楼顶自舞自蹈。
  她身姿时而凌冽如剑,时而灵妙如稠,小小年纪已是将醉剑舞得出神入化。
  渐渐的吸引了许多国子监学生来观摩,众人交口称赞,更有几位习武的学生,飞身上去欲与团团比试,皆被她几招踢下来。
  团团醉倒在国子监的消息终是传了出去。
  彼时慕月笙在御书房与少帝议事,小黄门兴冲冲将此事禀报少帝,忘了慕月笙在场,慕月笙闻言,脸色黑得跟臭水沟里拧出来似的,顾不上国事,愣是气腾腾转身出宫,直奔国子监。
  少帝一边压着笑,一边狠狠剜了黄门一眼,
  “没眼力劲的东西,你想是害死团团!”
  少帝将国事丢给余下几位大臣,入内换了一身便服,招呼几个侍卫追随慕月笙而去。
  上一回团团喝醉酒,被慕月笙打得下不来地,崔山长也不曾作保,可苦了团团,今日他若不去救她,小妮子怕是难逃此劫。
  慕月笙赶到小阁楼下时,大内侍卫已先一步将团团护在屋顶正中。
  他到底是臣属,岂敢跟皇帝的侍卫动手,只是脸色依然压得阴沉,朝少帝拱手道,
  “陛下,此乃臣的家事,还望陛下不要插手。”
  少帝抿嘴一笑,十二岁的少年已露出几分从容不迫来,
  “并非朕要护她,只因太皇太后刚刚传令,想念团团,遂吩咐朕将团团带入宫。”
  慕月笙眯了眯眼,何尝不知这是搬了救兵来。
  自三岁那年团团入宫给太皇太后祝寿,太皇太后瞿氏就爱极了这位小魔头,将她视为己出,怜爱非常。
  团团闯祸至今,能活得这般滋润,除了身为朝华郡主的祖母作保,更多的是太皇太后给她撑腰。直言团团像极了幼时的她,又做了她做不到的事,她护着团团,仿佛是护着年少那不曾企及的梦。
  没有女子不想活得肆意潇洒,她不希望慕月笙的严苛束缚了团团的天性。
  她倒是要看看,这样一位天纵奇才的少女,能肆意风扬到什么时候,她未来会有何等风光。
  她太期待了。
  团团十岁那年,正值崔沁三十芳龄。
  阖城皆要来给她祝寿,崔沁暗想朝华郡主还在世,她岂能盖过婆婆的风头,坚辞不从。
  眼见快到七月初七,她提前一日带着一双儿女来到宝山寺,一是为了避贺寿风头,二是为给老夫人祈福,老夫人身子大不如前,她心中忧虑,亲自抄写了经书,打算烧于佛座前,替老夫人祈求平安康顺。
  陈七先一步来到宝山寺布防,又着住持给安排了一清净舒适的院落。
  团团今年十岁,个头本就比寻常女孩儿要高,穿上一件蓝色劲衫,腰间系上一锦带,悬挂上她那褐色皮囊,再梳一利落的发髻,通身无任何妆饰,与一风采涤涤的少儿郎一般无二。
  圆圆比团团小三岁,于同龄孩儿中算长得结实,却还是比团团矮上大半个头,站在团团身旁,反倒是显得一脸稚气。
  稚气归稚气,他穿上一身湛蓝色的直裰,配上那浑然天成的清贵气质,打眼之处丝毫不逊色于姐姐。
  姐弟俩向来不大对付,今日却难得一左一右搀着母亲跨过山门,神色皆十分恭谨。
  宝山寺的香火一向旺盛,沿着石阶往上,皆是香客匆匆,笑语迭盈。
  从山门至大雄宝殿,共有九十九汉白玉阶,甭管多大的官儿,到了这佛祖跟前,皆得下轿而行。原先依着慕月笙的意思,叫人清客以供崔沁静养,却被崔沁拒绝。
  她是人间客,何以搅了天上仙。
  寺内郁郁葱葱,琉璃黄瓦,翘檐脊兽皆掩映其中。
  拾级而上,沿边不知新种了什么花,黄灿的花瓣叠叠轻绽,花丝极长,于正中托起一束红艳的花蕊,精致如玉。
  团团见崔沁多看了几眼,忙道,“娘,女儿给您摘了几朵来。”
  在慕家,他们父子三人皆是宠着崔沁,只要她喜欢的,便是水中月镜中花,皆给捞来。
  “别...”崔沁急忙拉住女儿的胳膊,将她扶起,略有几分无奈道,
  “你呀,性子不改,花儿离了根,片刻便枯萎,又有什么意思。”
  团团不解崔沁眉宇中的无奈,只脆声道,
  “娘,女儿只闻‘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崔沁闻言不禁失笑,那对水杏眼已褪去了少时的娇嗔,只剩为母的慈爱与怜惜,正待开解她,只听身侧传来圆圆清冷的嗓音,
  “你只闻有花堪折直须折,却不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团团闻声一顿,旋即侧身瞄向圆圆,
  “哟,弟弟这在夸我是美人?”
  圆圆眉峰一拧,冷白的俊颜浮现些许怒色,别过脸去,不欲搭理她。
  崔沁见姐弟又生龃龉,不由头疼,摇着头往上迈,“时辰不早,快些上来吧。”
  团团冲圆圆得意觑了个笑眼,抬手扶住崔沁离去,圆圆咬牙跟上。
  到了大雄宝殿前方广场,崔沁欲拉团团进去拜一拜,不料团团露出一道笑,
  “娘,女儿不信佛。”
  一句话差点没噎死崔沁。
  她干脆丢开手,带着圆圆进去拜佛,片刻后,圆圆清俊的身影跨出门槛,正见团团抱胸靠在柱子边偷喝了一口酒,他欲换一个方向离去,却听见团团喊他,
  “圆圆,你不是去拜佛么,怎么这么快出来了,虚伪!”
  圆圆忍无可忍,扭头冷声斥她,
  “我并非虚伪,只是不愿母亲不快而已,明日便是母亲生辰,你想好送什么贺礼?”
  团团闻言抓了抓脑瓜子,循着圆圆身影追过来,与他一道折向后廊,
  “弟弟,你有什么好主意?”
  圆圆没好气道,“没有!”顺手撩开一道伸向眼前的花枝,冷隽的身影消失在树丛后。
  “小气!”团团鄙夷砸了咂嘴,抬眸忽的瞧见后方一熟悉的庭芜映在眼帘,她含笑一声,探身往上掠去。
  崔沁出来大雄宝殿,听闻团团圆圆去了许愿池,便寻了过去。
  宝山寺的许愿池极大,宽五丈,长十丈,四四方方被白玉石栏围住,池子里浮着些许睡莲,鹅暖石铺了一池,几只乌龟懒洋洋匍匐在石头上晒太阳。
  正中有一石雕的莲花宝塔,塔中皆有泉水涌出,泉眼极小,倘若谁能用钱币射入那泉眼,许的愿必定灵验。
  现场围了一群少男少女争相扔钱币。
  团团蹲在不远处的树梢,随意捏起一颗石子扔向那泉眼,只见哗啦一声,水花被溅起,引得众人惊愕,这是哪里来的高手,隔着这么远还能扔这么准。
  团团听见起哄声便跳下树梢,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双手环胸大步朝人群走来,
  “你们谁要许愿,快来排队,本姑奶奶挨个挨个给你们扔,记住,一人一角银子。”
  众人争先恐后往团团身后凑,纷纷掏腰寻钱,迫不及待递给团团,许愿池顿时如同菜市般热闹。
  崔沁寻到这里,见身姿卓逸的女儿矗立人群中,神态潇洒从容,不由扶额。
  她人在何处,祸就闯到何处。
  夜里将团团斥责一番,罚她去抄经书,团团也无话可说。
  她虽调皮混账,崔沁的话,她还是听的,天底下真正能训得住她的,也就崔沁而已。
  谁也不曾料到,在外头这般横的团团,却爱腻歪在崔沁怀里睡觉。
  “娘,我乏了...”
  她伸了个懒腰环抱住崔沁的腰身,将小脸塞在她怀里,闭上了眼。
  崔沁拿女儿也是没辙,到底是女孩儿,总是疼着居多,摸了摸她虎口顿觉又多了个茧,不由心疼,
  “团团,你不累吗?”
  成年累月的习武读书,比同龄孩子都要刻苦。
  团团砸了咂嘴,半睡半醒,半晌才嗯了一声。
  俏白的小脸在灯光下现出一层绒光,也就这个时候能称得上一句乖巧。
  慕月笙悄声从外间步入,见女儿躺在崔沁怀里,脸色便沉了下来。
  他如今当了帝师,神情越发高深莫测,朝中无人不怵他。
  崔沁俏眼睁圆,略觉意外,用气音道,“你怎么来了?”
  说好她来住两日,他转背便跟来了。
  慕月笙一袭玄色披衫,负手踱入,先是按了按女儿昏穴,吩咐宋嬷嬷进来把人背走,方才褪去外衫,掀帐而入,崔沁已挨在里侧躺好,虽是年过三十,她容貌依然昳丽,身段姣好,风韵楚楚更胜当年。
  白日不敢来,只能半夜偷香。
  晕黄的灯芒下,男人五官格外深邃,趟过岁月的风霜,一双眼沉幽幽的,叫人分辨不出情绪。
  他眼神睃着她,先过来捉住了她的嘴,气息逡巡至耳畔,才压低嗓音道,
  “那小妮子在家里总缠着你睡,她也长大了,我总不好明目张胆训她,哪知到了这里,她还缠着你。”
  “总该我得些好处...”
  崔沁拱着腰肢退开些,眼神微有些湿漉,“女儿在东厢房,儿子在西厢房,你如今是当朝帝师,半夜潜入寺院与妻子偷香,被人晓得脸往哪儿搁?团团圆圆皆是习武之人,耳目灵敏地很,你消停些罢。”
  嘴里这般说,眼神里却舍不得,声音也软绵绵的。
  这些年她虽为人母,在慕月笙跟前,却依旧是那个娇滴滴的小妻子。
  慕月笙就吃她这一套,不管不顾,将她身子掰过来狠狠亲了一番。
  近来江南发了水灾,慕月笙早出晚归,每日回来,团团皆在她怀里,二人许久不曾亲热。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