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节

作者:慕安歌字数:6250更新时间:2023-04-20 04:24:42
  聂恒宪与云翘两个,一个为了上位去寻别的女人,一个压根不往另一个跟前凑,是以这么多年,都是不冷不热的相处着。
  原本聂恒宪也是知道云翘对他没有情意的,可此番云翘回京,却是与他好一番剖析自己的内心,言说当年离京年纪小,这几年却是越来越思念他。
  两个人十分奇妙的,犹如干柴烈火般烧了起来。只是云翘有自己的目的,听到聂恒宪说聂恒宗有来无回,如何能不担忧?
  这庄子是云家的产业,天气日渐冷了,无人再愿意跑到庄子里来住,云翘跟她祖父承恩公说要到这里静心给云太后祈福,承恩公准了。
  如今庄子里就云翘一个主人,她知道聂恒宪要来,身边没有放人,聂恒宪想动动手脚,自然也就无人见了。云翘好歹还有丝分寸,不许聂恒宪闹得太过,特别是此时有了心事,愈发不肯叫聂恒宪欺负她。
  大抵对云翘有几分真心,聂恒宪倒也愿意给她几分脸面,乖乖坐下喝茶。
  十月中旬,京城已经开始飘雪,北方就更冷,耶路可汗选在此时进攻大沂,所有人都觉得他们该是穷得揭不开锅了。
  草原上都是游牧民族,冬日水草不足,正是他们最缺吃少穿的时候。每年入冬时,大沂北部边境城镇多多少少都要被抢走一些粮食,只是如此的大举进攻还从未有过。
  冬天仗不好打,这谁都知道。可偏偏北胡就打了过来,这不是穷疯了是什么?
  可是此次北胡进攻大沂,却与聂恒宪有关。
  云父外放期间,云逸整日四处游荡,在此期间,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距离宁谷关最近的陈州,似乎有一个金矿。他找了专人勘察许久,终于确定了心中所想。
  在大沂朝,金矿是不允许私人开采的。云逸想占有这片战地不小的金矿,必须得想一个万全的法子。
  云逸与别的贵族子弟不同,他生来爱经商,也因此结识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南来北往的许多大商人,他都熟识。自然,这其中也有北胡人。
  他从北胡人口中得知,耶路可汗对大沂的陈州、允州觊觎已久,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若是他帮助耶路可汗将这两州收入囊中,这座金矿自然就是他的了。大沂少了这两州不会伤筋动骨,可这座金矿,对他却是至为重要的。
  于是在有心人的牵线搭桥下,云逸与北胡答成了协议,他助北胡取得陈、允两州,北胡将这座金矿变为他的私人金矿。
  这一切靠云逸自己是办不到的,自然需要聂恒宪的帮忙。可是与聂恒宪言明他自己的心思,他也没有那样的胆子,于是,他找上了自己的妹妹。
  云翘时常出入内庭,与云太后关系亲密,因此她听到些秘密十分正常。云翘只需对聂恒宪说她从太后处偷听到永平帝心中的继位人并非聂恒宪后,这一切的计谋便好说了。
  聂恒宪想夺位必要借助外力,可是这几年他手中的势力早已被聂恒宗暗中毁的七零八碎,若此时北胡抛出橄榄枝,以陈、允两州为交换助他取得大位,聂恒宪未必不动心。
  至于这详细计划,就不用云翘参与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编的脑子都糊涂了,哈哈!
  第68章
  北胡来犯, 聂恒宗领兵出征, 这跟云翘预想中的发展并不一致, 可是并不耽误她开怀,她想,聂恒宗去了战场吃了亏,必要收起身上的那几分傲气。如今听聂恒宪说他有来无回,云翘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事情比她预想的, 要复杂得多。原来她这样的人, 并不适宜筹谋这样大的事情。
  耶路可汗的十万大军,不说是乌合之众, 可也强不了太多。聂恒宗深知此事, 唐明月却不放心,在家里整日提心吊胆, 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
  聂恒宗原说了要送她回娘家,可是她总觉得聂恒宗不在家,她要好好守着他们的家才好,是以并未回去住,倒是心中实在难受了,便回去待上一日,傍晚之前一定要回到王府来才行。
  聂恒宗走后一月有余, 跟着他的常顺突然回府,不止如此,还带回了一个姑娘。
  常顺见到唐明月直接跪到了地上, “王妃,王爷带军途径凉州宿营,在凉州守将府邸遇刺,凉州守将丁晟为救王爷身亡,他的独女紫樱姑娘也被刺了一剑,那剑上带毒,虽经救治已无性命之危,可她体内余毒未消,王爷命奴才带她回京医治。”
  “王爷可好?”唐明月听常顺唠叨了一堆别人的事,却一句聂恒宗的话都没有,心中如何能不急?
  屋内一时静了一瞬,常顺深知自己犯了错,“奴才有错,王爷无碍,如今该是已到宁谷关了。”常顺说完将手中的书信递到唐明月手上,“这是王爷嘱咐奴才交予王妃的书信。”
  唐明月站起的身子重又落回坐上,将信接过粗略看了一遍,全是报喜不报忧之言,她看完将书信放到一旁的矮几上,打算得空了仔细看过再回信,“王爷这一路,可还遇到了别的难处?”
  常顺再次被问住了,唐明月急得又站了起来,“你倒是如实说出来啊,我人在王府,护卫无数,内有良医,你还怕吓死我不成?此时王爷的安危更重要,你跟了他这许多年,孰轻孰重分不清吗?”
  两人相识,还是唐明月六岁时,那时在唐明月心中,常顺这个哥哥十分有趣,如今十年过去了,两人比从前更为熟悉,可是相处起来,却好似不如那时候轻松了。
  主仆主仆,到底是有主有仆。
  常顺把头垂得更低,过了好半晌才道:“军中的粮草出了问题。”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聂恒宗率五万大军出征,若是粮草出了问题,还如何打仗?
  既然开了头,常顺也不瞒着唐明月了,原来各地紧急征调的粮食里既有陈粮又有霉粮,不止如此,其中还混了许多石子,真正能用的粮食少了一半有余。北方如今已经十分寒冷,可是军需官那里御寒的衣物,根本就不保暖。
  粮草都是由各地征调后集中运行,聂恒宗统筹军队,军需一事并不由他负责,等他发现时已经晚了,前方等着他打仗,他此时无力问责,只能将实情写了折子回禀给永平帝。
  这种事,聂恒宗自然是不想唐明月知道了忧心的,可是唐明月盯着常顺问,他也不敢不说。
  唐明月深吸了一口气,好似一夕之间就看透了许多事,皇家的争斗竟然如此残酷,她便是再不懂,也知这中间有人动了手脚。她的声音很低,透着无力,“他们这是一定要王爷的命啊!带兵打仗,军需出了问题,便是有再大的本事,这仗也赢不了啊!”
  想到聂恒宗途中便遇刺,唐明月的脸色便更加不好了。
  常顺见唐明月面色不好,刚想开口劝慰两句,唐明月却动了步子,“带我去看看那个紫樱姑娘吧,一会儿你吩咐人去寻孙神医,好好给她诊治,毕竟是为了王爷才如此的。”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正院,常顺回府便来回禀唐明月,紫樱姑娘此时还一直等在王府待客的春韵堂里。
  “把人安排住进香雪院,那里清幽,适合休养。”唐明月边走边吩咐蔻儿去准备,脚下加快了步子往春韵堂去。
  常顺心中十分震惊,在他心里,唐明月一直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遇到大事便害怕的那种娇娇女,可是此时见她,终于觉出不同来。
  听了如此重大之事,竟然还能镇定如斯,可见心中也是有丘壑之人。
  春韵堂内,丁紫樱安坐在椅子上,她身边跟着两个侍女并一个老嬷嬷,都是从小伺候她的。老嬷嬷姓田,是她的乳嬷嬷。
  丁晟是孤儿,十三岁便开始到军中打拼,凭借着一腔孤勇与不俗的武艺才爬到凉州守将的位子上。他十八才娶到妻子,只生了个女儿,他夫人便因他而亡了,丁晟长情,再未娶亲,只一个人抚养女儿长大。
  丁紫樱像了她爹,从小便对舞枪弄棒十分有兴趣,倒是琴棋书画涉猎不多,整个人看起来带了一丝飒爽之气,全然不似唐明月这种江南姑娘,看着便十分娇弱。
  父女俩一直相依为命,丁晟死前,也只能将女儿交托给聂恒宗。聂恒宗被父女俩所救,自然不能对已经中毒的丁紫樱不闻不问。只是他还要去宁谷关,不可能带着丁紫樱,便将她送回京城了。
  聂恒宗在信中自然也提了丁紫樱,只说叫她暂时住进香雪院。
  唐明月一到春韵堂,便见椅子上坐个身着紫色披风的姑娘,容长脸远山眉,挺鼻薄唇,透着一股飒爽的劲儿。只是如今她面色苍白,又带了几分病态。
  “姑娘可还好?”唐明月见丁紫樱的模样,知道她的毒素怕还是十分厉害,有些责怪自己耽误了时候,“我已派人去请神医,姑娘且先等等。”
  丁紫樱看着眼前的华服少妇,是难得一见的好模样,知道她就是这王府的女主人,她站起身打算行礼,却被眼疾手快的香儿扶住了,丁紫樱抬眸,“王妃勿忧,我自小舞枪弄棒的,没那么娇气。”
  中毒与娇气与否又有何关系,唐明月实在想不通。
  只是她来晚了,觉着这姑娘可能是因着对她客气才说了这样的话,便直接说道:“总要好生歇息的。我这便着人带你去休息,这一路舟车劳顿也实在是累了。日后在府中,有什么需要就来寻我,若我一时不在,你寻常顺与我身边的丫鬟都行。”
  丁紫樱到底还是对她行了一个礼,“有劳王妃了。”
  “你住在府中,不必如此客气。你们父女救护王爷有功,我自当尽我所能,你安心待着,有王爷与我在,日后不会叫旁人欺负了你。”唐明月也不比丁紫樱大多少,此时一个王妃该有的气度却是一丝也不少的。
  提到丁晟,丁紫樱面上显出难过之情。她爹刚走,她心情还未平复便被送出府,日后还能不能回到凉州都未可知,心中如何能不难受?
  “姑娘,奴婢扶着您?”丁紫樱往门外走,她的丫鬟伸手来扶她,她却抽了袖子挣脱了,“我是娇滴滴长大的姑娘吗,走个路还用扶着?”
  唐明月看着她的背影,有些不解,就算会功夫不娇气,也不至于总是提起吧!她算算时间,自己见了常顺后看了一封信,又问了几句话便过来安置丁紫樱,也不算耽误了时候。只要不叫丁紫樱觉着自己怠慢了就是,至于人家本来的性格脾气,她并不想多做评价。
  心中担忧着军中缺衣少食一事,又想着丁紫樱回到院子里必要歇息的,唐明月这才没跟着,待人出了门,她坐在春韵堂的椅子上发起呆来。
  想她的王爷,如今到底吃了多少苦,瘦了多少,黑了多少,是否连一口可口的饭菜都不能迟到。
  常顺回来之前,唐明月并未听到消息,自然无法提前安排此事,只是她吩咐了蔻儿去之后,不过一会儿功夫,蔻儿已经领人将屋子归置得差不多了。
  香雪院坐落在府中东北脚,丁紫樱坐着软轿一路到香雪院,下了软轿看看院子,不过是王府中一座普通的客院,就比她在凉州的院子要阔气多了。
  待入了房门,屋子中早已燃起上好的银丝炭,暖意融融。各色陈设摆饰无一不精,远远不是她曾经的闺房可比的,“怪道人人拼尽全力,都喜富贵命,做人上人。”
  丁紫樱随便坐在一张贵妃榻上,蔻儿上前道:“先时不知姑娘要来,这屋子还未来得及烧上地龙,待地龙烧起来,比这还要暖和的。王妃说您一路辛苦,已命我们备了热水,您沐浴之后便可休息了。”
  “有劳姑娘了。”丁紫樱十分客气,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丫鬟,那丫鬟便拿了赏银出来。
  蔻儿日常待在唐明月身边,得的赏并不少,可她怕拒绝了丁紫樱的赏会让人家觉得不好,是以看也不看笑着接过来,“丁姑娘称呼我蔻儿就好,日后有什么吩咐,你遣了人来寻我就是。房中锦被已经铺好了,您随时可以休息。”
  说完吩咐外间的小丫鬟端热水伺候丁紫樱梳洗,她则退出去准备去给唐明月复命。人还没走出院子,身后便有丁紫樱的丫鬟跑上来,“姐姐留步。”蔻儿闻声站住,回头去看那丫鬟。
  第69章
  “我名唤夏荷, 是姑娘贴身伺候的丫鬟。”那丫鬟站在蔻儿对面, 介绍完了又问, “姑娘如今病体未愈,不思饮食,田嬷嬷怕姑娘口味与京中大不相同,嘱奴婢问问姑娘,这院子里可有小厨房, 能煮个粥熬个药做点小食即可。也不必劳动府中给我们寻厨子, 田嬷嬷就会做的。”
  香雪院还真没有小厨房,蔻儿被问得有些愣住, 随即才反应过来, “香雪院如今并没有小厨房,待我回去禀了王妃再来回你可好?”
  蔻儿笑盈盈的, 夏荷便笑着应,“多谢姐姐。姑娘自小吃东西便挑剔,劳烦姐姐了。”
  蔻儿口上说了一句“不麻烦”便走了,心里却不由觉得这丁姑娘挺不客气的。小厨房并非口上说一句那样简单,建起来需要注意的事情就多了,便是宫中嫔妃,世家贵女,院子里也不一定有小厨房的。
  不过丁家父女救护王爷有功, 人又是王爷着人送回来的,整个瑞王府的人都会对她们客客气气的,蔻儿自然也是如此。
  果真蔻儿回去一说, 唐明月便说:“那就在香雪院给她们建个小厨房。”
  不一时孙神医从唐府过来,唐明月带了他亲至香雪院,却被田嬷嬷告知,她家姑娘刚刚睡下了,言罢又要去叫人,唐明月哪能让她去叫,便嘱咐孙神医先回自己的院子,待丁紫樱醒了再来给她诊脉便是了。
  唐明月上了自己的软轿离开,觉得这丁紫樱实在有些奇怪,可她还是吩咐香儿道:“一会儿你去问问这丁姑娘喜欢吃什么,晚膳叫厨房仔细做了送过来,别怠慢了。”
  回到正院,唐明月将聂恒宗给她的信又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并没有看出什么端倪来,心中惦记着军需一事,她便吩咐香儿,“明日我要进宫给皇后请安,早些叫我起来。吩咐人去寻舅舅,问他何时有空,我有事同他说。香雪院那边有什么要求,你能做主的不用回禀我,建小厨房时务必留可靠之人全程守着。”
  香儿一一应下,看着唐明月似乎都有些陌生了,“王妃是有什么安排?”
  “我的夫君在受苦,我自然要去找父皇母后诉诉苦。军需一事,向来由户部与兵部同理,蒋尚书那边不会有问题,那就是户部有人做了手脚,银子握在他们手里,竟敢在军需上动手脚,谁又知道王爷的折子到底能不能送到御前?”唐明月盯着房中的汝窑青瓷花瓶,一字一句说出来。
  还有月余便要过年了,房内已经烧了地龙,一室温暖,可是唐明月的话听起来却冷冰冰的,让人心中都跟着凉起来。
  有小丫鬟送了唐明月每日都要喝的牛乳进来,香儿接到手里递给她,有些心疼眼前的人儿,“王妃何时操心过这些事?”
  “我嫁的人是王爷,哪能一直让他保护我,我要站在他身边,与他并肩作战。”唐明月的转变实在太快,香儿不知是这一日的改变,还是她早已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自己。
  香儿看看那动都未动的牛乳,“不管王妃要如何做,也总该顾惜着自己的身子,您这几日吃不好睡不好,人都瘦了。”
  唐明月的眼睛看着北边的窗户,好似能透过那扇窗子看向遥远的北方,她声音里都透着心疼,“王爷一定比我更瘦。”
  晚膳唐明月没用多少,又问了香雪院那边伺候的人,听说丁紫樱也没吃多少东西,想来是饭菜真的不合胃口吧!好在孙神医给她递了消息,说丁紫樱体内的余毒,假以时日都可以清理干净。
  唐明月忽然想起丁紫樱说她不是娇滴滴养大的姑娘,不娇气能吃苦。唐明月还真是想象不出,这姑娘若是到了什么苦寒之地,吃不惯东西可如何是好?
  辗转一夜都没有睡好,唐明月哪还用人叫她,自己早早就起来了,为了见皇后不失礼,一向不喜涂脂抹粉的她也在脸上涂了厚厚的一层粉来掩盖眼底的青黑。
  鸾凤宫内,姚皇后也得了瑞王府来了一个姑娘的消息,聂恒宗遇刺的消息自然就掩不住了。她忧心忡忡,婆媳两个一见面,险些落下泪来,只是此时,姚皇后还不知军需出了问题。
  姚皇后本以为唐明月是小女儿心态,对府中来的姑娘生了什么怀疑,只是还不待她安慰唐明月,唐明月便抽着鼻子将军中之事说了出来,“母后,军需是大事,如何会出了这样的纰漏呢?”
  “胆大包天,真是胆大包天,你别难受,母后既知道了,自然要管,你先回府,母后立时就去寻你父皇,谁想害我的宗儿也不行。”姚皇后要气疯了,她的儿子三番五次的被人刺杀,看来真是她太过绵软了。
  唐明月本就是想将此事告知帝后,目的既已达到,也不多留,上了软轿出宫。从鸾凤宫门前的宫道离开,拐个弯便看到了云翘也坐着软轿从寿康宫的方向过来。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