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3节

作者:故筝字数:3200更新时间:2023-04-22 02:13:21
  杨幺儿眉眼都耷拉了下来,道:“书生杜郎考中了状元。”
  “嗯,那不是好事?”
  “可考中状元后,他便纳了翠娘的两个丫鬟,旁人给他送舞姬乐伎,他也都收下……”
  萧弋一个激灵,心道这穷书生写的意.淫话本,着实害人!
  他忙道:“朕与幺儿,又哪里会如书生与翠娘呢?这等状元也不是什么好状元,日后朕要是瞧见这样的,定是让他滚回老家去!不得为官!”
  “当真?”杨幺儿抬起一双通红的眼瞧他。
  萧弋将她拥入怀中,哑声道:“当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皇帝的话,都是金口玉言,又怎会反悔?”
  杨幺儿抽抽搭搭地捧住了他的脸,亲了亲他:“盖章了,说定了。”
  萧弋反手扣倒她在床榻之上,温柔地道:“嗯,盖章了。”说着,他吻了吻她的唇。
  他与那书生怎会相同呢?
  于书生来说,翠娘只是一时爱慕的那一抹惊艳。
  而幺儿于他,是他自年幼时至今,于暗不见天日的皇宫中龋龋独行,终能见到的烈日艳阳。
  是他的心所归之处。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了。
  写到完结章眼睛发酸哈哈哈,真的是我倾注了很多心力的一本书了,一直想写这么一个互相救赎的故事。小皇帝给了幺儿从此再不用担忧的遮风挡雨的屋檐和无上的宠爱,弥补了幺儿幼年少年时的缺失,幺儿给了小皇帝心灵的归处,黑夜里的光。
  还有很多没写好的地方,是因为后期发现有些东西驾驭不了,就只能尽量写能驾驭的东西。
  但也终于敢说这是自己写得满意的一本书了。
  我日更三千,是真的很慢,但是没办法,总是要斟字酌句,想要写好小皇帝和幺儿相处的每一个细节。如果哪天写得不够好,自己都会煎熬难受,所以以至于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并不愉快,很多时候其实都是抑郁低落的,反复怀疑自己是不是写得不够好。
  感谢大家的包容,感谢你们喜欢幺儿和小皇帝。
  下本《奸恶之徒》再见了,下本会尝试写不一样的,更深刻的爱情吧。=3=
  最后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动一动手,顺便给我打了个完结评分。如果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关注我的微博故筝头上绿,等忙过这两天,会在微博弄一个抽奖,抽寇依的香水和任选的口红,只要是能买得到的。
  ☆、123、番外
  番外小皇帝与小幺儿
  这是惠帝自亲征攻打木木翰后, 唯一做的一件任性的事。
  他领着尚且年幼的唯一的儿子, 只带了三两个宫人与侍卫,便往文帝先前去过的岷泽县去了。
  小太子年幼体弱,一路走走停停 , 磕磕绊绊地才到了岷泽县。
  他们怕被京中的人寻回去,惠帝便做主打扮成走亲戚的农户, 寻了一处院子借宿, 给了人家一些钱。
  这户人家姓杨。
  当然, 据说这一块儿的人家大都姓杨,从前是一个村子里迁到这儿来的。
  他们入住的这户杨家,只有一个老妇人和一个年幼的孙子在。
  老妇人说是儿子在县里当学徒,少有返家的时候。
  等到了用饭的时候, 老妇人磕磕绊绊做了一顿饭出来,只是这老妇人眼睛不大好, 做出来的饭食里还混着土。
  惠帝实在食不下咽, 想了想, 便叫侍卫拿了钱, 去敲隔壁那户,问他们另买饭菜。
  侍卫们个个人高马大,往那门外一站,人家连门也不敢开。
  侍卫无法,只得返身回来。
  年幼的太子从凳子上跳了下来,低声道:“本宫陪你们去。”
  侍卫们心中陡然反应过来,是啊, 若是带了一个孩子在身边,人家自然便会消去戒心。
  他们在门外又敲了敲门,才见有个年轻妇人来开了门。
  侍卫们同小太子一并进了门,掏出了银钱与那妇人,同她商讨拿钱换菜的事。
  小太子却瞧见了院子里头,挨着草丛的位置上,放了一只竹凳,凳子上坐了个女童,比他要大一些,可就算是这样,她坐在上头,双脚也挨不着地,只能悬着。
  小太子不由走上了前去。
  等走近了,他也才看清了她的模样。
  她穿着褐色的衣裳,衣裳是丑的,可她的模样是漂亮的。
  长长的微卷的睫毛,挺翘的鼻子,粉粉的像是笔点上去的唇。她的脸颊有些瘦,连带下巴也是尖尖的。
  可她的眼眸美极了。
  像小太子收在枕头底下每日都要把玩的宝石。
  她乖乖地坐在凳子上,一声不吭,双手也乖乖地团成小拳头,搁在腿上。
  跟一尊精心雕琢的玉像似的。
  小太子几乎从未见过这般年纪的女孩儿,他心想,若是这样的女孩儿养在他的身边,一定会养得脸颊圆圆的,鼓鼓的,像个小包子。
  可这时候,还不等小太子同她搭话呢,侍卫便上前来请他回去了。
  小太子便只好先转身离开了。
  之后吃了什么饭食,他都不大记得了。
  后头惠帝带着太子在岷泽县住了五六日。
  五六日里,小太子总要去敲一敲隔壁的门,有时敲得开,有时敲不开。敲不开的时候,小太子便艰难地爬上那堵矮矮的围墙,就趴在围墙上往下瞧。
  女童过了好久方才注意到他。
  她盯着他瞧得出神,瞧得小太子面颊都微微红了。可这时候飞快地掠过了一只鸟儿,她便也挪开了目光。
  小太子纳闷地心想,不知道她瞧的是他,还是鸟儿。
  等五六日过去。
  京里便来了人,要接惠帝与太子回去。
  惠帝没有说什么,便当即上了马车。
  小太子却惦念着院子里的女孩儿。
  她每日都那样枯坐着,没有父母同她说话,没有玩伴,有一回,他还见着她偷偷蹲下去啃草了。
  他吓得给她扔了个馒头,可她却是不敢捡,只呆呆瞧着他。
  小太子越想越觉得难受得厉害,便当即抓了个侍卫,返身冲进了杨家,指着小女童,道:“把他抱走。”
  侍卫不明所以,把人抱了起来。
  小太子就这么指挥他把人抱上了车。
  “给他们留一笔银子,快走快走。”小太子说道。
  这一路归京,颠簸得厉害。
  可她也仍旧不哭不笑。
  小太子从未见过这样的,他两年前还曾狠狠哭过一回呢。
  等到了皇宫中,小太子便命人将她安置在了自己的居所。
  宫人们搬了椅子来让她坐,她一坐上去,两腿晃呀晃,还是挨不着地。
  小太子不自觉地蹲了下去,托住了她小小的脚掌,对上她的目光,他低声道:“叫哥哥。”
  ……
  杨幺儿在床榻上翻了个身,懵懵懂懂地叫了声:“哥哥。”
  萧弋一下子惊醒了过来。
  脑中画面仍在,他低头细细一回想,忍不住自己笑了起来。若他真遇见年幼时的幺儿,兴许真会直接将人抢走就跑。
  萧弋笑着笑着,便忍不住伸手将杨幺儿抱在怀中,将人吻醒了过来,低声道:“叫哥哥。”
  这一声便与梦中重叠了。
  杨幺儿浑然不知,乖乖又叫了一声:“哥哥。”
  萧弋吻住她,与她在床榻上又胡闹了一通方才起身。
  待到起身洗漱后,赵公公与他道:“皇上,……那位,带过来了。”
  “不过龌蹉手段罢了,便不必让娘娘知晓了。”
  “是。”
  十月的时候,京里又来了一家富户到岷泽县,更是直接找上了杨家,同杨家人说,杨家女儿如今哪里是在给人作妾,而是在做皇后呢,从今后,他们便是皇亲国戚了。
  杨家人惶惶不安哪里敢认。
  那人便说要领杨家人上京来拜见皇后,来瞧女儿。
  杨氏夫妻不敢应,是后头见这人与李家人原是认得的,这才信了。
  可他们脑中,哪有这般概念?
  只觉得皇上、皇后,是一听便叫人觉得惶恐的词,于是百般推脱不敢应。最后还是杨家小子收拾包袱,跟随一并进京了。
  这边进京,消息立刻就传到了萧弋的耳中。
  那去岷泽县的人,不过是想借杨家作个把柄罢了,萧弋当即命人拦截下来,如今,便直接将杨家小子,带到了宫中。
  萧弋换了衣裳,来到了殿中。
  殿中,那人已经在等候了,萧弋一眼看去,便只瞧得见一个微微发抖的身影,和死死埋着头露出的后脑。
  萧弋落座,淡淡道:“起身吧。”
  那人站起身来,倒也生得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只是眉眼间满满都是惶色。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