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07节

作者:秦兮字数:6374更新时间:2023-04-22 07:43:44
  秦三老爷不以为然,面上却什么都不敢说,急忙点头答应了:“那可是我自己的孩子们,娘当我是傻了?您放心吧,我不会怎么着她们的。”
  这话说的倒是还像是人话,秦老太太叹了口气,平缓了情绪就又吩咐:“还有,你到时候往卫家走一趟。”
  秦三老爷怔住了,没有想到秦老太太说这个话,苦着脸道:“卫家的人现在恨不得要我们死呢,去了有什么用?”
  “不是为了卫家,是做给王爷和沈琛看的!”秦老太太目光冷淡:“之前是行差踏错,悔不该动卫安的念头,该忍下那一时之气的现在也只好挽救一二了,等到我身子好了,我还得亲自去一趟,现在我们一家人的性命前途都捏在人家手里,你还以为是从前不成?别想着委屈,能弯腰的事,难道非得要掉了脑袋吗?!”
  秦三老爷不敢反驳了,恹恹的应了一声,又听老太太吩咐了许多家里的事,他也不敢耽误,一一的都吩咐下去让人去办了,这才去看秦三夫人。
  都要死了,总得问问她,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话,还有没有什么藏着的东西。
  谁知道他到了秦三夫人的房里,秦三夫人却已经没有声响了
  他吓了一跳,看着背对着自己的秦三夫人,还以为已经死了,急忙扬声让人去喊人来,正慌乱着,秦三夫人却转过身来了,苍白着脸色冲他笑了笑:“老爷终于肯过来了?”
  原来还没死,秦三老爷放了心,又有些不大自然的嗯了一声:“娘已经醒了,我就得空过来看看你。”
  秦三夫人面带讥讽,却也没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秦三老爷坐下来,才冷不丁的挑了挑眉问他:“老太太是不是让我跟你交代交代后事?”
  这话被大剌剌的说出来,连秦三老爷都忍不住有些面红耳赤,他不自然的猛地咳嗽了一阵,才虎着脸道:“谁跟你说的这些”
  “好了。”秦三夫人冷冷的打断他,笑了笑:“我知道您的性子,也知道老太太的心思,王爷说那样的话,摆明了是要我死的,你们怎么梦不听王爷的话?”
  她说的都是对的,秦三老爷有些无话可说,坐了一会儿才不自然的说:“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秦三夫人略显冷淡的再一次打断了他的话:“你的话我都知道了,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话好说的,我只告诉你一件事,我把孩子们都给送走了。”
  秦三老爷怔住了:“你说什么?”
  秦三夫人看着他的眼睛:“我把孩子们都送去我娘家了,这是唯一我要做的且是要求你们的事,你们不要阻拦,我就乖乖去死。否则,大家就闹个鱼死网破。”
  ------------
  第1480章 喜讯
  秦家一门都愁云惨淡,可是卫家却又再一次死里逃生,免不得便欢喜起来。
  二老爷三老爷之前在宫门没等到卫老太太,还被宫里来人赶回了家,原本都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以为自己这回是必死无疑了,家里不知气氛多压抑,连孩子们也都不敢尽情玩笑了,二夫人三夫人虽面上还持得住,可是心里却都已经吓得胆战心惊,这些天没有一天是睡的好的,天天都在替卫老太太悬心。
  秦家一出事,其他人不说,二老爷和三老爷他们心里倒是先都松了一口气-----来卫家挑拨生事的就是秦三夫人,要不是她咄咄逼人把话说的实在是太难听了,卫老太太也不会急冲冲的要进宫去,到现在都还祸福难料。
  不仅是卫老太太,宫里现在连卫安的消息都还是没有,郑王已经快急疯了,多次要进宫去,都被拦了下来,这样一来,不说别的,卫家的人就更是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就来了抄家的旨意,全家都跟着一块儿倒霉。一听说秦家倒霉,众人心里就都有点谱了。
  三夫人更是忍不住当即就冷笑了一声:“可见这老天有眼,不是看不见恶人的,这恶人就该自有天收!”这话说的极为不客气,可是却也是事实,卫家所有人都在心里不约而同的附和了一句,可是面上却都并没有再过分的说什么。卫老太太为人厚道,就连卫安也不是那等喜欢追着人的痛脚踩,非得逼死人的,所以她们连带着也都不会对人赶尽杀绝。
  现在既然秦家出了事被申饬了,而卫老太太自然应该就没有大事----至少现在卫家半点消息都没收到,连郑王那里也没有不利的消息传来,那就说明人还是没事的。
  说起这些来,连卫阳清也忍不住蹙眉道:“老太太在宫里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情形,还有安安”
  五夫人是这一帮人里头最镇定的,放下了茶盏沉思了一会儿,便道:“若是真的有什么不好,哪怕是侯爷不在京城,那按理来说三少也不会一点儿消息都不透露给我们,现在既然半点消息都没有,想必反而还是好消息。”
  是了,要是本来没事,可是大家都争着往外送消息,反而得罪了临江王,让临江王以为卫家手眼通天,野心大的很连宫里都想伸手,那就更可怖了。
  二夫人一直没有说话,到如今也点头说:“是这个道理,老太太走的时候就吩咐过我们,让我们谨慎行事,闭门谢客,现在我看,我们也还是一样的做法,不要惹眼。”
  低调行事总是没有错的,越是高调的人越是死的快,这个道理所有的卫家人只怕都再清楚不过了。
  卫五老爷便也附和了一句:“二嫂说的是,既然母亲临走之前就这么交代,自然就有她这么做的道理,我们都照做吧,也吩咐底下的下人们,不要让她们错了主意,现在主子们尚且人人自危,她们若是敢有出去惹是生非的,可别说府里不饶了她们!”
  二老爷三老爷都说了几句,便都站了起来,自去做自己的事了。
  幸好卫家的人也没有担心的太过长久,等到登基大典举行完,卫二夫人和卫三夫人都在家里念了将近一月的佛了之后,卫老太太终于是有了消息了。
  临江王登基,改国号为庆元,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罪外,其他的罪皆是在赦免范围之内的,一时之间人人自喜。
  而庆元帝登基之后,隆庆帝便在太极殿去了,庆元帝登基之后,奉林淑妃为太贵妃,封六皇子为慎亲王,因慎亲王年纪尚小,便将他们移居储秀宫,在宫内居住,等到成年之后,再分府外出。
  而处理完了这些事,头一件事,庆元帝便是先册了瑜侧妃为贤妃,楚景吾为太子,楚景谙为诚王,沈琛为赵王。
  楚景谙等几个都是庆元帝数得着的儿子,楚景吾更是之前就已经被册立世子了,现在成太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沈琛也被封王,却是出乎人意料的事-----沈琛毕竟还袭平西侯的爵位呢,礼部便有官员上奏,说这不合理数。
  谁知庆元帝却更是在朝会上定了基调,说是以后沈琛若是生子,长子袭王爵,次子便袭侯爵。
  朝野顿时哗然,纵观历朝历代,倒是有这样的先例,可是那都是几根手指数得过来的殊荣,现在庆元帝才登基就给了沈琛这样的特权,对他的看重可见一斑。
  登时卫家又炙手可热起来。
  卫家众人也都是欣喜不已,沈琛对卫安怎么样,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现在沈琛有了这等的前途,卫安以后自然也苦尽甘来了,至于那些要算计卫家和卫安的,还记着从前的仇怨的人家,也都要好好的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了-----看看是不是能跟沈琛这根大腿拧一拧。
  卫家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卫老太太便终于自宫内出来了,名义上说是在宫里的时候病倒了,圣上仁慈,竟让她在宫里住了一阵。
  这虽然没有旧例在,可是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毕竟当时庆元帝还未登基,宫里还有淑妃娘娘,说是淑妃娘娘作主,又是留在淑妃娘娘宫里住的,且卫老太太年纪都这么老了,大家只会说庆元帝怜贫惜弱,再不可能说出不好听的话来的。
  卫二老爷和卫三老爷卫五老爷亲自接了老太太回家,二夫人和三夫人五夫人更是都忍不住哭了。
  卫老太太倒是休养的很是不错,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受了委屈的样子,打发了下人们都下去,便让孩子们都起来,叹了口气靠在了引枕上,才道:“这些天,让你们担心了。”
  “老太太说的哪儿话。”二夫人难得开口的,却还是忍不住道:“您在宫里,只怕才真的是步步惊心,我们在外头,什么忙也帮不上倒是让您一个人在宫里,我们都知道您该怎样处处小心的”
  ------------
  第1481章 提醒
  宫里最近风起云涌,她们这些人也不是看不出来,不然的话,会秦家就莫名其妙的折了?这可是之前庆元帝极为亲近的!
  卫老太太摆了摆手,心情倒是不错,看着她们笑了笑:“好了,不说这些了,都过去了,你们可都还好?”
  三夫人和五夫人便忙都说好,将府里的事捡了重要的说了,又问卫老太太:“安安她没什么事吧?”
  卫老太太面上的笑意更浓,听见她们这么问,便笑道:“没什么事,沈琛早就回来了,那天在宫里出了事,沈琛便已经赶到我进宫倒只是被秦三夫人给骗了,平白进去了一场。”当初的事卫老太太心里有数,是绝不能再提了,之前或许还有几分不甘心,可是看到卫安不必说,现在看见这些子孙们如此孝顺懂事,她心里的那些不甘就又消散了一些----这些都是鲜活的人命,她要是还想追究更多,这些人命,可就都未必保得住了,孰轻孰重,卫老太太心里是很分得清楚的。
  “最坏的时候也都过去了。”卫老太太咽下这些事,微笑着看着她们:“沈琛被封了王,以后不知是留在京城还是分封出去,不过不管是哪一样,总归是没什么挂碍的,你们也是往后不必再胆战心惊了。”
  这是真正的好消息了,众人都欢喜起来。卫三夫人想起秦家,就冷淡的笑了一声:“说起来,老太太您不知道,秦家让人登门来了几次,都是送了极贵重的礼来的,可是我们都并没收,只说您不再,不好收这样贵重的礼的。”
  卫老太太低头沉吟了片刻,便道:“下次秦家再来人,不必再见,她们送什么东西,也不必收。这样的人家,以后自然有她们的苦头吃,我们不必上赶着做什么。”
  老太太说这样的话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在宫里的时候她就听说了,秦三夫人死了。
  这倒是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庆元帝下的那封旨意已经很明确的表明了他对秦家的震怒,秦家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让秦三夫人活着的。
  可是秦家做的事却也太不像了------秦三夫人死了,听说连秦三夫人所出的儿女们,都有了不是。
  秦三夫人应当是临终之前交代了心腹把孩子送回娘家去,可是秦家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派人去追,这追赶的过程中,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孩子们乘坐的马车出了事,几个孩子都多多少少受了伤。
  这事儿闹的太不像了,庆元帝只是想要秦三夫人得到应有的代价,可是孩子们却是无辜的,这事儿传扬出去,别人只怕还都以为是庆元帝的意思,庆元帝才刚刚登基,名声多么紧要?现在被秦家这么一闹,简直都不知道该如何分辨。
  庆元帝因此大怒,令人将秦三夫人所出的孩子们都送回老家去给娘家人抚养,还让秦三老爷也回乡读书反省。
  秦三老爷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说什么回乡读书的话,能读什么书?只是让他滚回老家的意思罢了,秦老太爷和秦老太太倒是都想要求一求的,可是庆元帝并没有见她们。
  秦家三老爷只好灰溜溜的回乡去了。
  至于秦家,以后要是安分守己也就罢了,真要是再闹出任何事来,只怕就万劫不复了。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秦家的人如今对卫家趋之若鹜,叫人送了不少的礼物,为的就是想从卫家这里着手,重新博得庆元帝的好感。
  只是这仇都已经结下了,而且秦家可是出手就想要人性命的,卫家怎么可能就真的当作若无其事?至少卫老太太自己就决计做不到,也不会吞了这口气。
  如果不是秦家人狠毒,她也就不会知道当初的那些事,还会以为自己已经替明家报仇了,哪里至于陷到如今的境地?
  卫老太太对秦家有气,其他的人也都知道,听见她这么说,就急忙都答应下来。
  等到将一家子的人都安抚过了,卫老太太才又叮嘱二夫人和三夫人:“郑王府虽说现在已经得了消息,可是到底安安不能出宫,郑王爷进宫参加登基大典之时,也没见着安安,只怕心里不会放心,到时候,你们替我送个口信过去,就说让他不必担心。”
  二夫人急忙答应了,又有些踌躇的问卫老太太:“听说听说礼部已经建议替太子娶妃?”
  这些事跟卫家也扯不上什么关系,有一个嫁给沈琛的卫安已经够了,卫老太太挑眉,正想说些重话,却又觉得不对,二夫人膝下已经没有女儿,自然不可能是有那种想头,那她问这样的话
  卫老太太有些诧异看了她一眼:“你怎么这样问?”
  “我也是胡乱听别人说的,说这回礼部上书是替诸皇子选妃的,既然是诸皇子听说之前只娶了正妃的,还每人要有两个侧妃”
  那沈琛呢?
  沈琛现在可是被庆元帝按照皇子的待遇给了秦王爵的,他又在不在这需要侧妃的人选里头?
  卫老太太悚然而惊,紧跟着便摇了摇头安慰自己:“不会的罢?沈琛不说自己没那个意思就是圣上,好似也并没有露出过这个意思”
  自从沈琛去找过庆元帝之后,庆元帝显然是已经做出了决定,一来是打了秦家的脸,二来就是明显这阵子很不给徐安英好脸色看,徐三老爷的事甚至庆元帝都没再有什么表示。
  都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难道庆元帝不知道沈琛的心思吗?
  沈琛可是说过许多次的,他绝不可能纳什么妾侍。侧妃可也是妾侍。
  不过说是这么说,谁知道庆元帝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件事还是得提醒提醒卫安,卫老太太想了想,便摇了摇头道:“这件事现在也还没有定论,我们不能声张起来,等到寻了机会,再告诉安安一声吧,安安最近也是够辛苦了,心惊胆战了那么多天不说要是现在捕风捉影的又告诉她这些,还不知道会怎么伤神。”
  ------------
  第1482章 帮忙
  庆元帝的登基大典过后,不久便是楚景吾的太子加冕仪式,因为有旧例在,虽然忙碌,倒也不至于手足无措,至于给先帝定谥那些事,便又是庆元帝的事了。楚景吾最近这些时间都很是心烦,倒不是有什么不顺的地方。
  说句实话,自从临江王妃去了之后,他反而觉得日子过的轻松起来,再不用在沈琛和临江王妃之间做两难的抉择,也不用一天到晚担心临江王妃会有什么阴谋冒出来,他自己现在也很顺利的就被父亲立做了太子,原本是没什么可烦的了。
  可是为了选妃的事儿,他这些年头一次的烦闷了起来。
  因为皇家的人守孝以日代月,大家实际上都只需要守二十七天的孝,而且皇子们又都已经适龄,所以过了先帝孝期,这选秀的事也就该张罗起来了。要知道,这选人也是需要很久的,在宫中学规矩又是很长一段时间,整套程序折腾下来,怎么也得一年左右了。
  他担心的是如今皇后人选的事。
  这也不能怪他,实际上之前他很担心庆元帝会顺势干脆就册封瑜侧妃为皇后,毕竟瑜侧妃已经陪伴了他那么多年了,两人之间总算是积累了许多年的情分,又已经生下了楚景谙,可是幸好庆元帝没有这么做。
  不然的话,楚景谙以后也同样是嫡出,还有一个中宫母亲,他这个前王妃留下来的儿子,身份地位就真的极为尴尬了。
  可是庆元帝不立瑜侧妃,却也将中宫的位子空了出来,这个位子肯定还得有人做的,他不由便觉得不安,这么做总不至于是对临江王妃一往情深,大家都知道最后的时间里临江王妃已经把夫妻情分都已经给耗光了。
  他不安,自然就找到了沈琛。虽然因为临江王妃的死他们中间多了一层隔阂,可是这层隔阂到底随着楚景吾之前给沈琛送信而消散了,要不是他送了信让沈琛从千里之外赶回来,卫安就肯定已经死在了徐三老爷的刀剑之下,沈琛对他已经跟从前没有什么分别。
  听见楚景吾的担忧,沈琛自己也皱起了眉头,手指无意识在桌面敲了敲,挑眉道:“父皇现在年纪正是的时候,中宫肯定是有人坐的。”只是人选的问题罢了,沈琛想到这里,就提醒他:“不过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东宫已立,而且你的年纪已经摆在这里,就算是立了继后,可是对你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等到一年以后太子妃选出来了,你们生下皇长孙,就更是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
  只要他自己不行差踏错,这个位子就稳固的很,不会出什么变故。
  楚景吾挠了挠头,不知道该怎么跟哥哥说,过了好一阵,才有些茫然的靠在了椅背上,有些无奈又有些焦躁:“我不知道父皇会给我挑个什么样的妻子。”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