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0节

作者:天如玉字数:3504更新时间:2023-04-22 19:38:59
  帝王脸上浮出诡异的潮红:“那朕呢?”
  他的疑心病又犯了,他不信此子如此忍耐会对他毫无仇恨之心。
  李砚看起来面色如常,唯有袖中手指紧握,他的确已可以正视这段往事,只因为在北地见识过了太多的生死和战事,越发认清了肩头所担的不只是一桩家仇,还有责任。
  但要他全然忘记,绝无可能,他曾
  在父王牌位前发的誓还记得,此事永不会忘。
  “陛下的功绩会被载入史册,永为后世传颂,自然,过失也是。”
  过失包括那些见不得光的事,他为撤藩用的手段,被他阴谋除去的光王,其他藩王,甚至是在皇权下送命的两位皇子。
  “你敢!”帝王额头青筋暴起。
  李砚垂首:“我敢。”
  迄今为止,只有这两个字,是他说得最为大胆的两个字,其他时候始终是恭敬的模样,似是只是来侍候病重的帝王一般。
  帝王脸色数番变化,蓦地又是猛咳,陡然一口血溢出来,脸上忽然一片惨白,喉间大口大口地吸气,仰躺在那里似被捆住了手脚一般,再也说不出半个字。
  李砚安静地看着他,拿了帕子给他清理了嘴角。
  人如残灯,终有灭时,到了此时,他才是真的无悲无喜,看着面前的人,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不过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三日后,帝王于睡梦中驾崩。
  李砚自那晚后就对往事再没有提起过半个字,始终随侍在侧。
  哪怕没有情分,甚至有仇,但至少还有君臣之间的本分。
  他恪守到底,换了轻软的白袍,如同宫中寻常的侍从,一直送帝王至最后一刻。
  更甚至,在帝王恍恍惚惚地睁大了眼将他认错了时,虽然他们之间隔了辈分,还是配合着装作是他的幺子,给了他一点安慰。
  崔明度后来在赶来为他安排登基事宜的路上,听说了这些消息,还小声地与身边人说了句:“我们这位新君,想来还是太善良了。”
  ……
  北地相距遥远,即便接到消息就已上路,栖迟和伏廷赶至长安时,登基吉日也已然到了。
  到了宫中,大典已过,满朝文武都已退去,只余下李砚坐在殿中。
  高殿金座,少年龙袍皇冠加身,身姿长高,却仍清瘦,珠冕遮挡了视线,是从未见过的面貌。
  明明也没有隔很久,再见已不能再向先前那般随意。
  栖迟身上穿着厚重的织锦宫装,挽着宫髻,看了他好几眼,才郑重敛衣下拜。
  伏廷在她身侧,难得地着了官服,一同叩见新君。
  一名年轻的内侍在旁宣读了圣旨,当场就以新君之名,诏封栖迟为皇姑大长公主。
  赐地建府,加享采邑,皆是超出过往礼制的规格。
  不止如此,内侍宣读之后,又言明:大长公主以后可以随意出入宫中,安北大都护见驾也不必卸兵,可以带刀入殿。
  凡此种种,无一不是莫高的荣宠。
  栖迟闻声便抬起了头,李砚已经步下高座,朝这里走来,亲手将她和伏廷扶了起来。
  刚才拉着距离不过就是为了宣读这道圣旨罢了。
  他称帝后的第一道圣旨,便是这个。
  眼见内侍麻利地退了出去,栖迟才如往常般与他说话:“刚刚为帝便这般加恩,岂非要叫我们惶恐了。”
  李砚站在她面前,已比她高出一些了,扶着她道:“这本就是每个帝王都会做的,也是姑姑应得的。”
  栖迟说:“但我还是觉得太重了。”
  李砚抬手拦一下,不想叫她拒绝,转头看向伏廷:“姑父,我能有今日全赖您一力扶持,不知您有什么想要的,尽可以开口。”
  单于都护府私通外敌后,已获罪被革除了都护府,先帝诏令将其辖下数州全部并入安北都护府下,但那算不得是他的封赏,反而是北地更多了一份责任。
  伏廷看了看他,忽然掀了衣摆,单膝跪地:“臣别无所求,只求大长公主此后能随臣永留北地。”
  李砚愣了愣:“就这样?”
  “就这样。”
  栖迟轻轻笑了笑说:“所以我才说太重了,用不着赐地建府,我也不打算长留长安,若是来看你,能出入宫廷也就够了。”
  说到此处,她才终究忍不住抬了手,本是想和以前每次宽慰他时一样摸摸他的脸,但他如今已经长大,不太适合,手指最终替他扶了扶龙冠。
  “阿砚,以后要好好的,做个好帝王。”
  终是到了这一步,没有别的交代,唯有这一句。
  ……
  离开殿中时,临近傍晚,长安城正是一天里最冷的时候,寒风呜咽,在宫楼飞檐间盘旋。
  栖迟自宫殿台阶上缓步而下,慢慢踏上宫道,一路走来细细看过了一路的景象,又回望一眼巍巍金殿,转过头来时,只垂着眼看着脚下的路,默默往前走。
  伏廷看她一眼:“放心,有崔氏在,都中很安稳,待过上两年,他也就培植起自己的势力了。”
  栖迟摇摇头:“我只是想起了我哥哥。”
  不知道如今这样,算不算完成了哥哥的遗愿,如今身在这深宫之中,又是否是她哥哥希望看到的。
  身后忽而传来了脚步声,似很急促。
  “姑姑!”
  李砚从高阶上快步走来,头上皇冠已除,快步如飞,龙袍翻掀,一路追了过来。
  隔了几步,他停下脚步,忽而衣摆一振,朝她跪了下来。
  栖迟怔了怔,下意识要去扶他,又立即回味过来,便要跪下,却被他拦住了。
  李砚抬头看着她,眼里微湿:“姑姑可以放下父王的临终嘱托了,我希望姑姑以后与姑父都只过自己的日子,不用再为我担忧分毫。”
  栖迟想笑,心里却又无端地有些酸楚:“我早已放下了,所以才要随你姑父回北地,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你长大了,只能自己走了。”
  在那晚,伏廷追来问她时,她便已放下了。
  后来在光王府又听伏廷提起那把剑的来历,才知道她哥哥不仅仅只有重振光王府的遗愿,也希望她能嫁得良人,有最朴实的祝福,也才彻底释怀。
  “回去吧,别叫人看见。”她将李砚扶起来,心头如涩如麻,转身走向伏廷。
  李砚只瞬间就止住了情绪,目送着他们离去。
  他已是帝王,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在姑姑和姑父跟前如此模样了。
  伏廷握了栖迟的手,朝李砚颔首,带着她走出去,半道看了眼她的脸,把她往身边带了带,低声说:“别忘了自己又要做母亲了,怎能动不动就伤怀。”
  栖迟不禁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腹,其实已经显怀了,只不过宫装厚重宽大,谁也没看出来。
  “我没有伤怀。”她说:“到了如今,夫君是一方大都护,侄子是帝王,又要新多一个孩子了,连买卖都多赚了许多,我如意得很,还有什么好伤怀的。”
  伏廷只当没看见她方才微微泛红的眼,听着她这话,倒像是高兴的了。
  确实都是值得高兴的事,伤怀的都在过去了,早已过去,不会也不该再有了。
  作者有话要说历史上居然真的有过单于都护府被安北都护府并掉的事……0.0
  李砚:我当皇帝了。
  伏廷:我又要当爹了。
  占儿:我、我要当哥哥了?!(Σ(⊙▽⊙a)
  第九十九章 番外二
  就在李砚登基为帝之后数月,北地微凉的初夏时节里栖迟到了临产的时候。
  伏廷赶在算好的日子前就将军中的事都处理了赶回都护府中准备陪她待产。
  入了府门一路走到主屋门前,就瞧见一道身着紫锦宽袍的小身影正垫着脚,两手扒着,往窗户里头望。
  他走过去上下看了一眼:“占儿。”
  占儿松开手,转过头来,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看着他口齿清晰地唤他:“阿爹,我看阿娘。”
  明明到了寻常小孩子最爱说话玩闹的时候他却不是那般闹腾,眼睛鼻子看起来是越来越像伏廷了。
  伏廷朝窗户里看了一眼怕吵着屋里的栖迟,蹲下来,低声问:“看什么?”
  占儿也机灵地跟着放低声:“她们问我,要弟弟还是要妹妹。”
  她们指的是新露和秋霜二人今日一早领着他来栖迟跟前问安时就在廊上问过了。
  伏廷嗯一声:“那你是如何说的?”
  占儿不懂就问:“弟弟什么样,妹妹什么样?”
  他可能以为孩子刚生出来就已有个样子在那儿了。
  伏廷牵一下嘴角说:“弟弟和你我一样妹妹和阿娘一样。”
  占儿眼珠灵活地转动,霎时间就明白了,点着小脑袋说:“要妹妹。”
  说完转头就迈着长长了许多的小腿蹭蹭进了屋门对着屋里就朗声说:“阿娘,要妹妹!”
  栖迟坐在榻上,刚饮完一盅温汤,手里正拿着本账册在翻,闻言顿住手上动作,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占儿已经说完自顾自又跑出门去了。
  她的眼神一直追着他出了门,紧接着就看到了门口出现的伏廷。
  “你与他说什么了?”
  伏廷挑着门帘进来,将手中马鞭放在脚边,边抽袖上束带边看着她说:“不是我教的。”
  栖迟微微挑眉,早已听见窗外的窃窃私语了,真没说什么?
  ……
  没几日,大都护府的第二个孩子就在府中降生了。
  这次没有战火纷飞,没有突厥军的追杀,栖迟生产得很安稳。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