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7节

作者:易楠苏伊字数:3653更新时间:2023-04-23 13:10:35
  谁成想,天后并没有这个意思。仍旧按之前约定的,把所有女进士都招进太府寺和少府寺。
  柳月晨任职于惠民局任判寺事,从六品。
  惠民局属于医事组织,是朝廷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由官府给医药,为群众的疾病治疗提供方案。也是政府举办的一种买卖药材的机构。月国为了避免商人哄抬药价,对药材多行官卖。
  惠民局不仅负责制药,还负责出售丸、散、膏、丹和药酒。
  柳月晨就是这里最大的官。
  许多人都知道天后娘娘一定会重用柳月晨,但是没想到会把她派到惠民局。
  虽说是从六品官,但是多数还是在外面走动,一年到头也进不了几次宫。
  天后此举意欲何为?
  柳月晨也想不明白,请客当天,凌凌倒是一语中的,“咱娘该不会是想推广剖腹产吧?”
  当初张川乌含冤归乡,是婆婆的心病。她不止一次提及对不起师傅。后来她入了宫,也曾写信给张川乌请他回来,却不想张川乌以年老体衰为由拒绝了她。
  其他人也都觉得母亲只能是这个意思。
  “咱娘一直说剖腹产可以提高产妇生产率。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她现在有机会,肯定要推广的。”
  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作者有话要说:  惠民局的介绍来自于百度百科。
  第141章
  惠民局事情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原先的判寺事年老体衰,得了天后娘娘一笔丰厚的赏赐。临走前将一应事物交待得妥妥当当。柳月晨花了一个多月,就把事情全部理清。
  某天早上,柳月晨刚到惠民局就被守在门口的太监告之天后口谕传她入宫。
  远远看去皇宫威武磅礴,走进去,扑面而来的紧迫感让人忍不住屏住呼吸,不敢出一点差错。
  天后娘娘此时正在御书房召见大臣。
  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柳月晨在外面候着。直到过了半个时辰,里面的大臣才退了出来,她官职低微,按规矩要向他们拱手行文士礼。
  几位大臣看到她,摇了摇头,“男不男,女不女,成何体统!”
  虽然任用女官已经得到大多数官员的同意,但还是有不少守旧派看不惯女人出来抛头露面。几乎每隔几天都要上折子参她们。
  柳月晨也被参过好几回,每次她据理力争,都将他们驳得哑口无言。
  他们生气,柳月晨心里头只有高兴的份儿,也不跟他们计较,好脾气地冲他们笑。
  几位大臣更憋屈了。目送他们走远,柳月晨进了御书房。
  林云舒从书案后走出来,招呼她到旁边的会客区坐下。
  “在惠民局怎么样?头一次就当一把手,下头的人听话吗?”
  她声音已经从刚才的狠厉转为温和,好像从前在家时一样闲聊。
  柳月晨的心立时就暖了,“回天后的话,一切都很顺利。底下的人也都很听话。”
  林云舒点点头,端起宫妇端上来的茶盏,细细品了品,“知道为什么要送你到惠民局吗?”
  柳月晨试探道,“是为了剖腹产吗?”
  林云舒放下茶盏,眼底盛满笑意,“嗯。还不算太笨!”
  柳月晨心下汗颜,老老实实道,“是二嫂猜出来的。”
  柳月晨微怔,凌凌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猜到她的心思倒也不难,“既然猜出本宫的用意你准备如何推行?”
  剖腹产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古代孕妇死亡率高达30%,也就是每十万孕妇生产就有三万人死亡,而后世却只有十八点三。这两千年来孕妇死亡率降低了一千六百三十九倍。
  这是她的夙愿,她必定要推行。
  但剖腹产是直接在孕妇肚子上动刀子,说出来都能吓破人的胆。
  张川乌一生行医,救人无数,在医道方面也算是翘楚,连他都无法推行,更不用说柳月晨只是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官了。
  不过林云舒从来不小觑任何人。
  柳月晨外表看起来柔弱,却是个非常有主意的人。
  柳月晨早在从凌凌那边得知天后娘娘打算,就琢磨开了。
  如果像以前一样让大臣们同意剖腹产方案再推行,一定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所以只能先剖腹成功,让大家看到成功案例非常多。
  让大家自主选择,反而更好。
  “下官的意思在惠民局开设增项,若是产妇出现意外给予补偿。若是成功,需要付接生费。”
  林云舒微微皱眉。
  柳月晨补充道,“不过这些都是之后的事了,下官已经找了两对怀上双胎的孕妇,只要咱们成功帮她们接生,然后再由好事者大肆宣扬新的接生法。不愁此法不能被众人接受。”
  林云舒松了一口气,“这主意不错。”
  柳月晨心里大松一口气。
  林云舒又接着道,“十三位医女已经从河间府赶过来了。就住在小四家里。你带她们回去,接生未成功之前,千万别走漏了风声。要跟产妇家属签订协议。不能让别人钻了空子。”
  只有入了仕途,才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
  林云舒不希望此次利民利民的好事被人蓄意破坏。
  柳月晨也明白天后娘娘的意思,她也没有矫情,少不得要向天后娘娘要人用,“请天后娘娘派人严密封锁村庄,务必不让人接近。”
  小心使得万年船,她现在被无数双眼睛盯着,自然要更加小心。
  林云舒大手一挥,“准了。我给你调两千禁卫军,你必定要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柳月晨跪下谢恩。
  林云舒派的人正是老三。
  他点了两千人马,将京郊两处村子围起来,又把儿子女儿送到二哥家帮忙照看,然后就陪着自己的娘子在其中一个村子住着。
  这处房屋是村里的里正特意给他们找的。屋里摆设极为简单,但打扫得一尘不染。
  老三没有带下人过来,只好自己烧水,“你说你为什么不把两家人安置到咱们家呢?非得把两个村子圈起来。”
  看两户人家比看两个村子要容易多了。
  柳月晨在旁边切菜,“两户人家的动静太小。两个村子的动静多大啊。只要等她们平安生产,京城很快就传开了。”
  “她们一个已经七个月,一个八个月了,咱们要等两三个月,这其中的变故也很大的。”
  老三倒不是对自己没信心,而是经过那么多事,他已经知道个人武功高强根本不算什么。有些人坏起来,能六亲不认。
  “不用两三个月。我已经问过医女了,双胎一般都会早产,早两个月的都很正常。所以双胎生产要比单胎要危险。”
  老三自小生活的地方也没人生过双胞胎,哪里知道这个,他不由得双手合十,“老祖宗保佑!得亏你不是双胎,就你这身子骨,要是怀了双胎,我还不得整天提心吊胆的。”
  柳月晨心里甜,不过她还是开了口,“我听医女说也不是人人都能怀上双胎的。像你们祖上没人怀过双胎,机会就更小了。”
  老三更加高兴了,又念了句老祖宗保佑。
  “前朝那些怀了双胎和三胎平安生产的人家,皇上还会给赏赐呢。”
  “那我也不稀罕那赏赐。”老三随口道。
  柳月晨刚上任一个月就请了长假,天后也给准了。
  关注她的大臣们很快知道她的动态。
  “跑到城郊小住?”刘尚书接下底下人回报,将自己的门客招过来商议,“你们说天后这次又干什么?”
  他算是看明白了,天后手段虽没有天皇狠,但她半点也不吃亏。
  就比如说卫党大力推行对工商加税,他们几次三番以卫党狡诈,上疏废除工商税都未能批准。
  他们反对工商加税,是因为妨碍了大家的利益。而天后坚持要加税,却是想让国库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明明天天骂卫党结党营私,残害忠良,一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就开始装聋作哑。
  这夫妻俩没一个好东西!
  刘尚书不比许尚书门生众多,他祖上经商,自打卫党加税,他们赚的钱就低从前。
  他是个工部尚书不假,但天皇天后不是太后,并不喜爱花石纲,更不曾大兴土木,黄河也未决堤,至今连个大点的工程都没有。哪有人给他送银子花。
  养这些门客都是他自掏腰包。
  门客们面面相觑,终于有人道,“会不会天后娘娘又折腾出新东西了?”
  天皇在宁王时就推出了好几种高产农作物。当时也是在自己庄子上找人种植,严禁别人接近。
  这两口子虽是半路夫妻,行事作法却也有几分相似。
  刘尚书也是这样想的,吩咐下人,“务必找人打探清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不能总是这样被动。他得掌握先机。
  再怎么严密监视,村子里的人总要出外采购食材。于是很快就有人打探出来了。
  柳月晨重点关注的是两个孕妇,而且还是多胎。
  “孕妇能干什么?难不成她还想制造祥瑞?”刘尚书摸不着头脑了。
  “那只是普通产妇。皇宫也没人怀孕。”
  下人又禀告,“听说有几个医女住进产妇家里。说要帮忙接生。”
  刘尚书咂摸了两下,捋了捋胡子,“医女?”
  这话倒是提醒了他,刘尚书脑子里突然想起一事,“天后在进宫之前就是个稳婆。你说她有没有可能想利用这些医女名扬天下?”
  众人虚心求教,“怎么名扬天下?”
  刘尚书指了指外面,“你们还记得吗?文王当政时,张川乌给贵妃娘娘接生。听说是划开肚子,取出了死胎。”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刘尚书又道,“老夫听人说天后曾经拜张川乌为师。她有没有可能是想借着张川乌的医术名扬天下?”
  </div>
  </div>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