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节

作者:九斛珠字数:4688更新时间:2023-04-23 13:59:55
  裙裾轻摇,转身的那瞬间,戴庭安看得分明,她那柔嫩的耳垂涨得泛红,掩袖疾走,一溜烟便跑到了外面。
  他自顾自地轻笑了下,修长的腿伸开,径直躺在她绣榻上。
  ……
  徐嬷嬷找青姈是有事商议。
  青姈的生父谢冬阳战死沙场后,每年忌辰时,母女俩都会去寺里进香,从无间断。因冯家与谢家交情极深,冯夫人每年也会带冯元娥一道去。如今窦氏已然过世,青姈今晨便遣徐嬷嬷亲自去了趟冯家,问她们何时有空。
  徐嬷嬷进屋来,就是想回禀此事。
  “冯夫人说她这两日都闲着,少夫人哪天得空,一道去寺里就成。”
  “那就十六吧,也是正日子。”青姈理了理鬓发,笑容微敛,遂同徐嬷嬷去厢房准备。
  到得那日,她便带两个丫鬟随身,同冯家母女一道去城外的金明寺进香。因是祷祝,打扮得便颇为简素,为免途中招眼,也只乘一辆青帷马车,到得寺里,按例先去拜会方丈,而后到大雄宝殿进香。
  金明寺的香火不算旺盛,那方丈却是谢冬阳的旧识,留三人用茶,至日头微偏才辞别。
  自青姈嫁入侯府,除了随周氏赴宴外,寻常出府的次数都有点,跟冯元娥碰面的次数更是少得可怜。两人难得聚到一处,瞧着天色尚早,也不急着进城回府,马车拐个弯,朝城西的三里河去散心,找个临河的酒楼坐下,就着四野开阔的景致喝茶谈天。
  谁知事不凑巧,临行前竟碰见了个贵人——恭王。
  恭王殿下年才十七,因陈贵妃极得盛宠,加之元和帝有意打压嫡长所出的肃王,颇得帝心。陈贵妃为给他添羽翼,寻了个高门贵女当王妃,可惜夫妻俩性情不太合,外头瞧着鸾凤和鸣,实则貌合神离。
  恭王风华茂盛的年纪,王府里的正妃侧妃皆是贵妃所赐,他却总没碰到个合心意的人,岂能甘心?
  如今迎面碰见青姈,那目光便直直瞥了过来。
  美人身姿修长,淡雅半臂下玉白襦裙摇曳,发间只以珠钗点缀,打扮得不算惹眼,那身气质却惹人注目。夏日里衣衫单薄,勾勒出窈窕身段,她的眉眼很漂亮,眉如远山含黛,底下两汪清泉似的桃花眼,顾盼谈笑间眼波勾人。
  这般娇丽品貌,若加脂粉点染,得绫罗金玉装饰,怕是能艳丽逼人。
  恭王的目光黏上去,便有些挪不开了。
  青姈留意到几步外那两道目光,心里不由微沉。
  她在陈府时,虽偶尔跟着母亲赴宴见见世面,毕竟随母改嫁、未入族谱的身份摆在那儿,除了顾藏舟因旧日相识而格外留意,她甚少能见贵人。似肃王、恭王这般凤子龙孙,更是无缘得见,也因此安然无事。
  但青姈记得清楚,前世在嫁入靖远侯府前,她曾碰见过恭王一次。
  也是那次照面,令恭王生了色心,有意纳她入府为妾,顾藏舟盛怒之下亲自赶跑恭王,公然得罪王府。也因此事,镇国公府不好动顾藏舟,便迁怒于她,暗里撺掇着送去冲喜。
  此生她早早嫁给戴庭安,赴宴时也有意避开此人。
  谁知今日倒霉,竟在这里碰见。
  青姈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只当没认出他。谁知那位没放着酒楼门前宽敞的路不走,脚步微转,径直跟到了青姈她们想走的那条甬道。他今日是出城散心,并未带仪仗和王府卫队,只有仆从护卫随侍,却是乌压压的众星拱月。
  一群人涌过来,青姈不得不驻足。
  跟在恭王身后的随从当即提醒道:“见了恭王殿下,还不行礼?”
  到了这地步,青姈如何还能明知身份却视而不见?只好冯家母女一道,恭恭敬敬地行礼拜见,而后避让在侧。
  恭王却不急着过去,锦衣摇动,走到她跟前,“你是哪家的?”
  与前世全然相同的语调,令青姈脊背微绷。
  不过那时她落难后孤苦无依,如今却有戴庭安的庇护,无需太过顾忌。遂垂首为礼,端然道:“民妇谢氏,拜见殿下。”
  这让恭王有些意外。
  不过美人在前,容貌气度皆合乎口味,看她打扮简素,随从不多,想必虽是富贵之家,却非金堆玉砌的高门贵户。以他的身份,若是强娶来做个侍妾,也未尝不可。遂问道:“嫁了谁?”
  “外子是靖远侯府的戴庭安。”
  清冷的声音,语调没半分波动,却让恭王眉头微皱。他当然知道戴庭安是谁,靖远侯府的养子,在沙场上混了几年,战功不知有多少,威风却不小。听闻年初他被肃王刺杀,险些丧命,娶了个罪臣之女去冲喜,却原来竟是她么?
  论起来,戴家那几个儿子跟他也算表亲,可靖远候老奸巨猾,不肯在朝堂上为他效力,也是个可恶的人。戴庭安一个侯府养子,区区刑部主事,怎就张狂至此?
  他心中暗哂,自知戴家毕竟有侯位在身,不宜招惹,却又舍不得可心的容貌。
  犹豫之间,青姈行礼告辞,匆匆离开。
  恭王站在原处,看着他走远,终是没能按捺住色心,命随从找个靠得住的人,暗里盯着,瞧瞧她是否说了谎,若真是戴庭安的妻子,在侯府处境如何等等。
  随从当即应命安排。
  ……
  因这场意外,青姈回城后并没再去别处,在岔路口跟冯家母女分开,各自回府。
  至于恭王安排的事,她自是没察觉的。
  这种眼线却瞒不住戴庭安。
  在元和帝的眼皮子底下谋事,十数年的经营后,京城内外都有他的眼线,虽不像皇城司那般惹眼,却也是颇为严密。上回肃王狗急跳墙,安排人行刺,险些伤他性命,这等教训过后岂能疏忽?是以青姈和周氏每回出门,都有暗卫不远不近地护着。
  恭王派人盯梢,一路跟到侯府附近,轻易被暗卫察觉。
  不过贸然去捉人,未免暴露侯府外的防卫,暗卫没敢打草惊蛇,只偷偷上报给魏鸣。魏鸣遂入府回禀,戴庭安听得事涉青姈,便命捉进来审问。
  这事自然容易,魏鸣假作有事出门,途中察觉有人鬼鬼祟祟,径直拿下,将贼人堂而皇之地捉紧府里审问。这一问,才知今日青姈出城,已不慎被恭王盯上,听那意思,恭王是贼心未死,仍暗里打着主意呢!
  戴庭安闻言,沉眉冷笑。
  当晚将人扣在府里,次日清晨将人五花大绑地捆了,扔在马车后面,亲自拜访恭王府。
  直到派出去的眼线被丢到跟前,恭王才知昨日随手安排的事泄露,当着戴庭安的面,脸色十分难看。戴庭安的神情也没好到那里去,冷得跟腊月寒冰似的,敲打了一番,按死了恭王那颗觊觎臣妻的心,才沉着脸出门。
  恭王府里闹了个不愉快,外头动静闹得也不小。
  那眼线被戴庭安绑在马车后面,巡街似的招摇一路,最后停到恭王府跟前,早已引得百姓猜测纷纭。后来不知是谁说,那人是失礼于靖远侯府的少夫人,触动了戴庭安的脾气,这位爷本就离经叛道,直接找上恭王府算账去了。
  其中真假无人知晓,但戴将军护妻之名,却就此传开。
  靖远侯府里的青姈对此一无所知,留意戴庭安的人,却都听到了些风声。
  譬如徐相。
  徐相虽长了个肥胖松软的身体,为人也和气,在朝堂似乎无力与梁勋相争,却绝不是真的平庸——自元和帝即位后,梁勋的相位坐了多久,他的相位有多久。底下的朝臣们换来换去,顷刻翻覆者不在少数,他却能屹立不倒,稳稳站在梁勋身后,本事决不可小觑。
  自当年被戴毅招揽,他韬光养晦十余年,在戴庭安进京后,更是殚精竭虑。
  便是倾心于戴庭安的亲孙女被婉拒,也不曾有半分动摇。
  先前听闻戴庭安娶妻冲喜时,他特地问过魏鸣,得知是娶来应付访客,往后会送出京城,便不曾过问。谁知今日,戴庭安会为一介女流闹到恭王府里去?
  徐相思来想去,也没明白这般动静于大计有何益处,却知道此刻跟恭王府交恶,对戴庭安绝无益处。斟酌了许久,次日抽了点空暇,寻由头进了靖远侯府,直奔戴庭安的书房去——打算在这事儿上劝劝他。
  作者有话要说:=w=
  第42章 去留
  徐相是戴庭安在京城最得力的帮手。
  元和帝戒心甚重,便是戴毅战死在沙场,仍对戴家不放心,徐相当然不敢堂而皇之地上门。跟魏鸣打过招呼后,老相爷仍跟寻常般换上布衣,带着个极亲近的随从上街体察民情。到得靖远侯府附近的民巷,在魏鸣的掩护下拐个弯,偷偷从后院进来。
  戴庭安亲自在书房外迎他。
  进屋后关上门,徐相稍稍肃容,行礼道:“老臣拜见殿下。”躬身时,连腰间那团肥肉都微微紧实起来。
  戴庭安忙将他扶起,“相爷客气,快请坐。”
  屋中备了茶水,有魏鸣在外放哨,徐相便道谢进了内室,对坐商议大事——肃王倒台后,如今的梁勋炙手可热,此人深得皇帝信重,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想一举拿下,自需周密计划,凭魏鸣居中传信终究不便,趁此机会商议,倒比在别处稳妥。
  大半个时辰后,此事商议妥当,徐相坐久了腿麻,戴庭安陪他到外间踱步缓缓。
  没了谋划时的刀锋搏杀,此刻两人都颇放松。
  徐相遂将话锋一转,缓缓道:“还有件事,关乎殿下家事,老臣想斗胆劝一句——”
  见戴庭安颔首,便续道:“老臣知道,当初殿下娶少夫人是因形势所迫,谢姑娘机慧过人,确实出众。不过如今要对付梁勋,朝堂上地动山摇,殿下若泰国抢眼,未免招皇上过分留意,于大事无益。恭王府的事,老臣略有耳闻,殿下多年来行事周密谨慎,这回却失于稳妥。”
  “哦?”
  “恭王毕竟是王爷,他的脸面关乎皇家脸面。”徐相顿了下,瞅着戴庭安神色清冷,不辨喜怒,更加坐实猜测,心中暗自叹息,仍道:“后面的事,会比对付肃王凶险得多,不容半点岔子。还是该暂将谢姑娘送出京城,待风波过后,再行安排。”
  书房里悄无声息,戴庭安瞧着这位为他潜伏了十多年的长者,有点头疼。
  别的话都是模棱两可,徐相想说的,恐怕是那句不容出半点岔子。
  怕他为了青姈,行止有差。
  这样的话,其实已有好几位随从跟他劝谏过,无非是怕青姈嫁进府里,不像别人忠心耿耿,他们过得是刀尖上行走的日子,不宜平添麻烦,怕万一密谋的事因为她而稍有泄露,会万劫不复。
  戴庭安不是没掂量过。
  十多年的筹谋,耗费的是无数人的心血,绝不容半点闪失。他当然知道轻重。娶青姈进府时戴庭安亦有防备之心,便是到如今,关乎大事的消息,也没走漏过一丝半点。
  然而徐相此言,终是令人不悦。
  他不自觉皱了皱眉。
  几步外,隔着门扇,忽然响起魏鸣的声音,“主子,少夫人来了。”
  ……
  青姈今日无事,晌午让小厨房做了几样吃食,见戴庭安一直没回铁山堂,便亲自送来。
  这书房修得比铁山堂还大些,戴庭安先前曾带她来过,虽说半个字都没提内室机密,但日常过来送些饭食,商议府邸小事,却无忌讳。
  魏鸣见惯了她初入书房,此刻自然不敢拦她——但凡涉及机密的要事,戴庭安都会到里面商议,在外头绝不可能听到,若是能在外间说的,也都无关紧要。青姈说进去放下食盒就出来,自然没大碍。
  谁知两人才到门口,却听声音渐渐走近。
  即便青姈识趣地听了脚步,徐相最后所说送她离开的那句话,仍是隐约传到了耳中。
  隔着门扇禀报后,里面似是顿了一瞬,待戴庭安吩咐进来,魏鸣便推开门扇。
  夏末暑热,风从门扇扑进去,卷着热浪。
  戴庭安抬眉瞧过去,看到魏鸣站在门侧面露尴尬,而青姈纱衣单薄,身姿窈窕,手里拎着个食盒,盈盈站在门口。这样近的距离,她兴许是听见了里面的言语,娇滴滴美人望着她,那双潋滟眸底有些许委屈。
  不知怎的,戴庭安竟有些慌。
  因他从前确实有送青姈离开的打算,而今不但随从提过,徐相更是亲自登门劝阻,还好巧不巧地被青姈撞见。那声撒娇般的“夫君”后,彼此心迹渐明,几番考量后,对于此事他已有了决断。
  他瞥了青姈一眼,而后看向徐相。
  “这件事我自有安排。”他微微沉眉,在对长者的敬重之外,又隐隐添几分不悦决断,“请回吧,这事不必再提。”
  </div>
  </div>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