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节

作者:恋竹小妖字数:5636更新时间:2023-04-24 00:22:14
  “今年咱们养殖场又创新高,全场六千头大黑猪,其中两百斤以上(包括两百斤)的有二百三十六头;一百八十斤以上的两千九百七十六、将近三千头;剩下的猪,没有一头在一百五十斤以下。”
  “对,你们没有听错,就是没有一头在一百五十斤以下。六千头啊,整整六千头大肥猪。”朱厂长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他手舞足蹈的,好几次差点碰倒了桌子上的茶杯。
  他当厂长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有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去年虽然也有两百斤的大肥猪,可跟今年相比,那也是不够看。
  不仅如此,
  “咱们这个成绩,别说市里就是在省里都是头一份。我估计今年的奖金比去年还要丰厚。”
  他这话说完,底下的人高兴坏了,尤其是今年刚来的八个小年轻,以前都是看着比人拿奖金,几年轮到自己,他们能不高兴?
  虽然不知道他们能分多少,可那也止不住的高兴。
  朱厂长抬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等大家都安静下来,他接着说道:“另外,昨天开会,上面给我打了招呼,说过几天可能会有报社前来采访。大家别担心,不是小报社,是咱们市里的《新闻时报》。”
  《新闻时报》是他们市里最高级别的报社了,一般能上这个报纸的都是大事件。比如国家、省局、市局有什么新的政策规定,某某厂为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又或者市里又打击了多少的罪犯等等。
  他们养殖界也上过一次新闻,不过不是他们养猪场,而是养鸡场。
  不少人都认为养鸡比养猪划算,养鸡的附加值更高。要不是大家都缺肉,也许养猪场都不会开。
  市里养猪场有十个,养鸡场有十五六个,比他们养猪场多了一半。
  看到人家上报纸的那一刻,朱厂长真的是又嫉妒又羡慕,他做梦都想要上一回报纸。
  现在马上就能实现自己的冤枉,朱厂长能不高兴?
  而且《新闻时报》的记者,素质也不是刘丹小叔子那个报社可比的。朱厂长也不担心他们会胡说八道。
  “厂长,人家来会不会采访我们啊?”上报纸啊,谁不想,就有人忍不住问道。哪怕到时候只是说上一句话就够自己吹嘘的了。
  “咱们厂这么多人,肯定不会全部都采访,不过具体的采访谁我也不知道,到时候大家都注意点,不论是精神面貌还是衣着都给我收拾好,说不定人家到时候就采访你了呢。咱们养殖场可是市第一,要拿出咱们厂的风度来。也让人家看看咱们养殖场的人,都是好样的。”
  这可是上报纸,到时候整个市里不知道多少人会看到他们,要是厂里的员工邋里邋遢的怎么行?那不是丢人吗?这种事情朱厂长绝对不允许。
  开完大会,朱厂长又把安然等人叫住。这次养殖场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安然的配方可是立了大功的,别人或许不会采访,他估计人家肯定要采访安然的。
  安然没想到还有这事,不过她也没推辞。长这么大还没上过报纸想想她也很激动。“朱厂长您放心,要是人家真的来采访我,我肯定多说咱们养殖场的好话。不过,配方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大家都有份,谁知道人家到时候采访谁,我觉得大家都做好准备才行。”
  老孙指着安然哈哈笑,“丫头你就别谦虚了,我们几斤几两自己不知道啊?没有你,我们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大家说对不对?”
  老赵等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虽说被一个小丫头压着吊打有些丢人,但几人都是服气的。凭什么?就凭人家有本事。
  朱厂长也跟着笑,随后他说道:“安然说的也在理,咱们养殖场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功劳,这次采访我肯定给大家多争取机会。不只是你们兽医,就是饲养员也让他们做好准备。”
  朱厂长也没上过报纸,自然不知道人家说采访怎么个采访法,总之让大家都准备好就对了。
  朱厂长以为这件事上面才说了,肯定会给他们几天缓冲的时间,让他们做好准备。谁知道就在他开完会的隔天,报社那边就打电话过来了。
  “您好,第三养殖场的朱厂长吗?我是咱们市《新闻时报》的主编书墨。”
  朱厂长握住电话的手一紧,原以为回来一个小记者,谁知道居然是大主编。他深吸一口气,“你好,书主编。我是咱们第三养殖场的厂长朱富贵。”
  知道找对人了,对面似乎松了口气,“不知道上面跟您说过这事没有,我们想要对朱厂长和咱们养殖场做一个专题采访,您看您现在方便吗?”
  今天?朱厂长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桌上的日历本。他们昨天才说了这事没想到对方今天就来了,这速度够快的。朱厂长心里虽然惊讶,不过并没有慌张。“方便,当然方便。”
  书主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在朱厂长说了方便之后,又简单的说了几句话,就挂断了电话。
  朱厂长放下电话,就去养殖场通知大家做好准备。
  大家都没想到报社的人说来就来了,看看自己的这一身衣裳,好像也没什么不妥,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林胜朝听完朱厂长的吩咐之后就去了宿舍通知安然和杜雪薇。
  今年七月杜雪薇添了个男孩,十月安然生产是个女孩。如今两个人因为有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养殖场的员工宿舍里面。
  “七婶儿、小姑,厂长说报社的记者马上就到了,让你们准备一下。”林胜朝说完这话就逗弄起两个小娃娃来。
  杜雪薇的孩子长的比较像林冬至,林胜朝对林冬至有种天然的畏惧,因此对这个孩子就不如对安然生的姑娘好些。小丫头现在才一个多月,平日里都是在宿舍待着,轻易不出门。林胜朝不忙的时候,就会过来看看两个小娃娃。
  因为是在宿舍,不管是杜雪薇还是安然都穿的比较随意,安然的身上是一件浅蓝色的毛衣。这件毛衣是她今年新织的。
  听到林胜朝的话,安然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随后漫不经心的问道:“现在就到了?”
  林胜朝摇头,“还没呢,估计十点左右就到了。朱厂长的意思是让咱们所有人十点到大门口等着。”
  朱厂长是想要给对方留一个好印象,对方说十点多到,他们整理好队伍十点去等着刚好,正好全养殖场的人都在,也让对方知道,养殖场对这次采访的重视。
  安然抬手看了一下手表,现在才八点多,时间还早。“行了,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等到十点我直接去大门口。”
  正好小丫头刚吃完奶没多久,等到十点她再喂一次,也免得小丫头久等不到她在闹腾。至于尿布,因为是冬天,安然给小丫头穿的是沙土裤子。
  这个时期可没有纸尿裤可以用,夏天还好,大冬天的一直换尿片会很冷。这个时候家里就会给孩子准备一堆细沙土,然后缝上一个口袋。
  小婴儿直接放在盛满沙土的口袋里,不管是拉了还是尿了,抖一抖沙土就好。
  安然一般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早上起来会给孩子换沙土裤子。她给装的沙土裤子很厚实,布料也是最好的。每次换裤子,她都会把煤球炉子放到旁边,再把小闺女放在暖气边上,这样就不担心把孩子冻着。
  小丫头也不知道随了谁,特别能吃。安然基本上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好在她平日里吃得好,奶水多,不然还真怕不够吃的。
  虽然母乳够吃,为了均衡营养,安然每天还是会给小丫头喝几次陆百川寄来的婴儿奶粉。
  收拾好小婴儿,安然穿好衣服,她伸手拍了拍小黑的猪头,“小黑,我出去一会儿,你在屋里好好看着如意。她要是醒了闹了,你就去第十一养殖室找林胜朝,知道吗?”
  如意是安然给小丫头取的小名,平安如意的意思。这个名字虽然土了点,胜在意义不错。也是现在时局不太好,很多有意思的名字她都不敢取。如意这个小名也是考虑了很久才定下的。
  安然不确定等会需不需要自己接受采访,也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地方接待这些记者。要是让小黑去找自己比较麻烦,还不如去找林胜朝呢。
  林胜朝今年刚来,就是采访也轮不到这些新人。
  小黑人性化的点点头。自从被省里的人带走之后,小黑就有些怕见生人。除非是有安然跟着,不然它宁愿自己待在宿舍里面。
  早在小黑伤好之后,安然就有意识的去训练小黑。如今小黑就成了她跟小丫头的传声筒,有事的时候都是靠小黑来传达。
  安然刚交代完小黑就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杜雪薇。
  杜雪薇的小子现在五个月,这孩子一点也不老实,好在他还不会坐着,杜雪薇把他安置在小竹车里面躺着,同样交给小黑看管。
  原以为两个人是来得晚的,没想到她们走到大门口,养殖场的大部队也才出发。
  朱厂长打量了一下两个人的穿着,满意的点点头。
  大家昨天商量好的,兽医们都是工作服外套白大褂,员工则是统一的工作服,就连朱厂长也不例外,一身蓝色的工作服走在最前面。
  安然两人走到兽医们站立的地方,安然的左边是老孙。老孙冲着安然努努嘴,“瞧厂长这大阵仗,也不怕把人家吓着。”
  安然抿着嘴偷笑,想想也是,不知道的看着他们这么多人在,还以为是在欢迎什么领导呢,谁能想到只是欢迎报社的一个主编。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笔者的厉害,安然是领教过的。前世他们对笔者就是又爱又恨,如今这个时候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好的十点多到,他们一群人整整等了一个多小时,到十一点多一些才到。
  本来大家的心里是有些不舒服的,可在看见报社的汽车之后,一个个全都昂首挺胸的,好像自己多高兴多精神。
  书墨也没想到朱厂长弄了这么大一个阵仗。他先是一愣,随后不好意思的笑道:“对不起哦,朱厂长,临时接到通知,我们就转道去接了一下市里的领导。”
  他本来的打算是今天采访朱厂长的,顺便采访一下厂里其他的人,比如饲养员、技术员这些。腹稿他都打好了,就等着到时候交流采访。
  谁曾想临行前,社长忽然叫住他,说是让他改一下,这期的主题可以加一个,比如市里加大对养殖场的建设等等。他们不只是要宣传第三养殖场,更要宣传市里对这些养殖场的关心与重视。
  因为主题改变,书墨只好先跑了一趟市里,然后才跟着他们一起来了养殖场。
  书墨的话大家都听到了,没想到还有市里的领导也来了,看到下车的那些人,他们虽然不认识,但也在朱厂长的带领下热烈的鼓掌。
  书墨带来的摄影师很会抓拍,看到领导下车,一张张的照片拍出来。这些照片无论是市领导还是养殖场的员工,都能看得出来他们热情、兴奋充满着激情。
  因为领导来了,安然也不好中途离开,只能跟着大部队一起去参观了养殖场。
  由朱厂长带头,从第一育种室开始,“这是我们养殖场的育种室,我们建立育种室的时候是按照一头母猪孕育十头小猪的规格来建造的。这间育种室可以放置两百多头猪而不显得拥挤。”
  两百多头猪,其中母猪两百头,剩下的几十头是配种的公猪。
  作者有话要说:生孩子这段,我打算写到番外,这里直接过度了,先写事业。
  第146章
  虽然这样说有些残忍,但这几十头公猪的作用就是让母猪受孕,等确定母猪怀上崽之后,公猪也就没什么作用了。
  以往,养殖场会把这些公猪送去屠宰场,然后就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不过去年朱厂长对养殖场的公猪都比较满意,这些公猪就被留了下来,然后和今年挑选出来的公猪一起配种使用。
  “今年我们养殖场体重达到两百斤的猪有两百多头,其中公猪四十六头。我们把这四十六头公猪分开,每个育种室都有。您看那边那几头,都是体重达到二百斤的。”
  今年养殖场的猪争取,一个个的蹭蹭蹭往上涨。朱厂长高兴的同时也有点小烦恼,那就是挑选种猪的时候不知道挑拿一头猪比较好。
  今年的种猪体重都在一百八十斤以上,相差的不是很多,但朱厂长还是很轻易的看出那几头两百斤往上的猪。
  说起这些,朱厂长就有些骄傲的挺挺胸膛。看看吧,新国家成立这些年,在养猪这一行上,谁敢说一次性能有这样的成绩?
  但他朱富贵就做到了。
  市里的领导也很满意,他一个眼神过去,摄影师会意,对着猪群咔嚓咔嚓来了几张照片。拍完照,市领导给了个赞许的眼神,几个人接着去下一个养殖室参观。
  原本市领导认为第一个去的育种室,是朱厂长事先安排好的,就是为报社的记者采访用的。他都打算好,等会随意在跟着参观两个养殖室就回去。市里难得出现这样一个正面的例子,他自然要维护其光鲜。
  谁知道朱厂长不这么想,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带着他们参观。
  看到市领导皱眉,他身边有个人凑过去轻声说道:“今年第三养殖场一百八十斤重的猪达到了三千头,高达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其体重也在一百五十斤往上。”
  “你确定?”这位领导并不是畜牧业这一块的,不是很清楚第三养殖场的底细。此时听到这个数值,他忍不住惊呼。
  那人点点头,他管的正是市里的畜牧业,第三养殖场这个成绩交上来之后,他还专门下来查验过,就怕有些人为了业绩谎报成绩。
  市里的年总结会议一般都是二十六或者二十八进行,如今不过才二十五。他事先并没有得到通知,说今天要去参观第三养殖场,所以也就没来得及提前说这件事。
  趁着报社的人在研究养殖场的猪,他小声的在市领导的耳边说着关于第三养殖场的事情。
  知道第三养殖场是真的有本事,不会虚报数值,领导很高兴。此时他的想法完全改变了,现在他巴不得一个个的养殖室去观看呢。到时候这篇报道出来,那就是他的业绩。
  体重能达到一百五十斤及其以上在市里,不,应该说在全国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了。到时候上面看到他们市如此的有本事,说不定还会给他升职呢。
  越想,市里的领导心里越美,刚开始他都是等着朱厂长介绍,如今他甚至会主动问一些情况。
  “前面几个都是咱们养殖场挑出来的种猪,后面这些是挑剩下的。”接着朱厂长打开了第一养殖室的大门。
  说是挑剩下的其实有些夸张,三千头一百八十斤的大肥猪,挑出来的种猪能有多少?这剩下的猪里面还有两千多都达到了一百八十多斤。
  接着走了几个养殖室,市里的领导很满意,“既然咱们养殖场都是这样的大肥猪,这样放着也太可惜了。这样,今年咱们市往省里送的猪就从你们养殖场出好了。你们今年干得不错,明年继续努力。”
  “为人民服务,一切都是为了让咱们新国家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朱厂长听了这话赶紧的双腿并拢,敬了一个军礼。
  </div>
  </div>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