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节

作者:Jilly字数:3633更新时间:2023-04-27 01:00:52
  相反,她少了很多迷茫,和决策上为难,而能更加专注于研究。
  合并完成,这件事在业内震荡了将近一周;不少人坐立不安,他们反应过来,从去年开始,ocean就扶持英元,而当时在行业内,英元并没有坐稳二把手的位置;也不是ocean吞并同行的最好选择。
  但是现在已经不重要了,ocean与英元合并,会横扫这一级别市场。
  去年还在英元平起平坐的凌飞,也不知怎么的,黄志飞谁也不眼红,就眼红英元的运气。
  举报了他们的贪腐问题,不仅没有扳倒他们,还让他们搭上了ocean这趟快车,以后再想动他们一下,就不太可能了。  而ocean这边,很快步入正轨。
  池禹忙碌了很久智慧物流网络公司终于尘埃落定,于星落也在准备新品发布会,做最后的调试;并没有沉浸无关的事情之中。
  十一月份,fly二代发布。
  因为提前预热了很久,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再加上ocean的名字所带来的各方关注,一时之间fly-2的产品各项功能,细节,都被放大数倍。
  前一天晚上,睡前聊天的时候,池禹问于星落紧不紧张。
  于星落淡定地说:“肯定紧张,但产品是没有绝对完美的。现在的完成度是倾尽团队的技术上限,科技的意义在于不断挑战未知与突破,明年,后年,我们会有更高完成度的产品,来革新现在的自己。”
  池禹忽然就没说话了,在她嘴唇上辗转。
  于星落推推他,小声说:“不要闹啦,明天还有很多事情呢,得早点起床。”
  于是池禹不动了,钻进她怀里,让她抱住自己。
  于星落揽着他的脖子,拍了拍:“怎么啦?不要生气呀。”
  “不是。”池禹说:“落落,你的梦想我都会帮你实现。”
  夜是很漫长的,他们都不擅长告白,于星落也没说过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可是这一刻,她忽然觉得,池禹是懂得的。
  二代面世后,一时风光无二,无论是相机还是飞控系统,都更新了算法,比一代有显著的进步。
  当你站在顶峰的时候,会发现周围人的溢美之词很多,这个世界也会向你散发出许多善意。
  fly系列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与赞美,网友还把邝教授的视频也扒出来,据说:fly系列如何牛逼,这是经过业内权威人士认定的。
  吃过一次亏之后,ocean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老邝的关注度,这是变相的保护,因为公司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声誉。
  于星落接连两天沉浸在用户的反馈中,多是肯定的。说真的,她很喜欢玩家对科技产品震惊的样子。
  那是她和团队的学习,知识带来的改变。
  *
  今年十一月份的大事有很多。
  还有一件,于星落的生日。这个他总是遭遇滑铁卢的日子。前年生日两人大吵一架,去年生日两人还没复合,打完一炮于星落就躲着他了。
  今年他想好好准备一下。
  但是十月初,开城市政新文发布会上出了《开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xx-20xx)》,未来五年实施的首批30个重点项目。
  他整个人忙得像陀螺,ocean的板块有物联网业务。也就是通过各类信息传感器,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宽泛联系,这是新基建的重点区块之一,事关公司发展,不能推脱。
  两人本来就是学传感出身的,于星落对这些感兴趣。只不过这类峰会邀请的都是大企业的管理层,而技术层面她还没达到。
  池禹问:“你想去吗?”
  于星落摊手:“我没有邀请函。”
  池禹笑了:“我带你去。”
  于星落眼睛亮起来,“好啊。”
  这是于星落和池禹第一次公开出现在这么大型的公共场合,此次峰会是紧跟国家号召的新基础建设,会议布置很隆重,各路企业名流,专家云集。
  于星落碰见了个一个熟人,陈燃。
  陈燃这次来开城没跟于星落打招呼,她惊喜又惊讶:“你怎么来了也不跟我说一下?”
  陈燃笑得温文尔雅:“你们ocean不是要发布新品,估计也你挺忙的。”
  于星落说:“结束后我请你吃饭啊。”
  主要是谢谢上次陈燃的帮忙。
  陈燃看看站在于星落身边的男人,故意说:“那是肯定啊。”
  池禹脸上没半点儿表情,等陈燃走后,他才问于星落:“熟人?”
  于星落正要跟池禹介绍:“陈燃 ,mit的大神,非常了不起。去年我在英国认识的,还一起游了爱丁堡。”
  池禹酸酸的:“……哦。mi太了不起啊,爱丁堡也了不起啊。”
  于星落眼睛提溜转着瞧他,这就醋了吗?他是山西长大的吧?
  她在没人的地方攥池禹的手,哄哄他:“但是你最帅,我也最喜欢你啊。”
  池禹假模假式地笑了一下。
  两人进入会场,媒体采访专区各种长|枪|短|炮,各类精英。
  不少行业前辈,媒体记者认识池禹,他的外形条件实在优越,像在娱乐圈发展的,而不是企业家圈子,再加上他这两年的表现实在亮眼。
  于星落本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却没想到竟然也有人认识她。一提到便是:“哦,ocean的那个美女技术官啊。”
  “ocean的产品很惊艳哦。”
  于星落心想,她也不是默默无闻的,心思莫名有点飘。
  峰会开始,她听各个商界老总,著名学者的精彩演讲,又逐渐沉淀下来。这条路其实是很长的,任重而道远。
  当天最后一个讲话的是池禹,他的年轻与在场的老领导和专家格格不入,尽管收敛了,却也总是透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戾气。
  一个市政领导人拍了下他的肩膀,鼓励道:“新建设还是要开这代人的啊。”
  所有的灯光都聚集到一处,后面的蓝色大屏幕写着iot缩写。他的眼眸锐利又明亮,收拢起平日的散漫,昂首走到台上。
  接着,清晰的声线响起:“早在1999年,中科院启动传感网的研究……而如今,传感网技术是改变人们生活的是大技术之首……”
  他的声音沉稳,透彻。十五分钟的演讲稿,时而脱稿调整,但逻辑清晰缜密。
  于星落听到一愣,未曾想到他的开端格局如此庞大,又继续听下去。
  “近20年,在座各位应该感受颇深,人类所遭遇的各类自然灾害,人为意外;地震,火灾,疫情;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大数据中心发挥了极其显著的作用,在医疗,配送,巡检等个方面。打造高效,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正迎来发展新机遇。”
  整个会场,镁光灯,键盘敲击,低声交谈,窃窃私语……专业,高效,纵横捭阖,勾心斗角。
  于星落看着台上笔挺西装的男人,长身玉立,成熟禁欲。
  他的成长速度极快,心域宽阔,漫不经心的外表下,有着强大的知识储备,和长远发展的眼光。
  眼前的人逐渐与若干年前,她心中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重合起来。
  她喜欢的那个人,一直在闪闪发光,从来没让她失望过。
  *
  峰会结束,回家的路上。
  于星落坐在副驾驶,忽然伸手摸摸他的脸:“我觉得你今天的表现挺好的。”
  池禹斜眼看过去,又恢复那副有点儿嘚瑟的模样,欠揍地问:“就只是挺好的?”
  于星落改口:“挺棒的。”
  说完她又很怕这人再开黄|腔问一句“哪儿棒?”
  池禹倒是没问,而是酸溜溜地提了一句:“没有mit的高材生棒。”
  又来?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她和陈燃的个性适合做技术,而池禹适合在商场上运筹帷幄,他有绝对的格局和前瞻性。
  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跑去学理工科。
  她想起来问:“你有过梦想吗?”
  “大小姐,这么假大空?”池禹调侃地笑了。
  于星落着急着解释道:“就是从小到到大,一直比较想做的事情啊。”
  池禹看看她,“有。”
  “什么?”
  “我前年跟你说过,你不记得了。”
  于星落回忆了一下,绞尽了脑汁都想不到,池禹跟她说过梦想吗?
  “不重要。你呢?”
  “一直没变过。”
  “跟我说说。”
  于星落将座椅放下来,她眯着眼睛看向无尽的苍穹,还有灯火阑珊,
  “小的时候我问过爸爸为什么要学习。他说,女孩子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无论我是不是在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都会让我成为一个有底气,勇敢的人;这个世界发展太快,像一股凶猛的浪潮,更像一段稍纵即逝的短故事;我努力读书,认真工作;不敢松懈,因为不想在一段故事里平淡笔锋。”
  就像她今天看到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幸好,她爱的人,是她的方向;她在做的事,让她很充实。
  池禹的手与她紧握在一起,十指交扣。
  他说:“落落,一直没和你说过,你是我的骄傲。”
  *
  夜晚洗完澡上床,池禹穿着灰蓝色的睡袍,靠在床头看平板。
  而于星落的是一件灰粉色的,和他的是一对。
  她擦完身体乳爬上床,池禹放下了pad,伸手把她搂到怀里。
  于星落小声咕哝着,略带羞耻:“干什么不关灯呀?”
  嘴上这样说,还是在他怀里调整了一个舒服的位置,嘴唇一下下亲他的脖子。
  池禹却说:“聊聊天。”
  于星落眨眨眼:“聊什么呢?”
  池禹说:“明天是你的生日。”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