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9节

作者:一语天然字数:4113更新时间:2023-05-02 00:55:03
  二柱和大壮同时笑道:“是的。”
  刘茵一愣:“你俩没告诉她们?”
  “我们回去啥都没说,想着等她们自己过来看看,给她们一个惊喜。”
  刘茵嘴角一抽:“你们就不怕是惊吓?”
  二柱大大咧咧:“嫂子,能在京市有自己的房子咋能叫惊吓呢。”
  “她们或许会以为你俩干了啥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才这么快能买房。”
  “……”
  吴玉和陈勤被这么一冲击,当下就想岔了,拉着自家男人就是一通问,是不是真干了啥不好的事情。
  二柱和大壮一个劲儿的解释,最后还是郑向东作保,吴玉和陈勤才相信他们买房子的钱是正经得来的。
  原来,大壮和二柱回去之后没跟村里人说实话,只说是给别人打工,大城市福利待遇好,过年才有这么多好东西。
  村里自然有不少人想着带自家孩子一起出来,但二柱和大壮上班没多久,根本就没这能耐。
  跟家里人倒是透了点底,却没全说,就说自己做生意赚了点钱。
  买房子这事儿太大了,也怕说了捂不住被外头人知道,因此回家之后两人谁都没告诉,等着再赚两年,就回家说实话。
  刘茵觉得他们做的挺对:“大壮,怎么没把婶儿带过来?她一个人在家你能放心?”
  “我娘说啥也不肯过来,怕大城市里头处处都是花钱的地儿,她也不能干啥,来了给我们增加负担。”
  这点大柱也挺无奈。
  陈勤当时咬了牙,还在家里说了娘不来她就不来,在家照顾娘,后来娘松口,让他们先过来,等日子好过了再接她。而且孩子们都跟着大壮,没有陈勤照料,她也不放心。
  “向东要上学,你俩不是在南边就是忙生意,小玉和勤勤倒时候得去店里帮我。关键是几个孩子上学吃饭肯定得有人照顾,等天气暖和一点,就让婶儿过来吧。”
  刘茵明白老人的顾虑,大壮娘身体一向很弱,这些年大壮娶妻生子,精神头才好一些,乍然来这个陌生的地方,一切从头开始打拼,不成为孩子们的累赘,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同时,她看向二柱:“你想把你爹娘带过来也成。”
  二柱摇头:“我爹可舍不得他那会计的位置,缓几年等我们稳定些,让他们过来养老也不迟。”
  “二柱成熟了。”
  大壮和陈勤都赞同嫂子的话。
  这些年陈勤和婆婆相处的很好,她想跟着男人和孩子,不代表她能忍心抛下婆婆。
  而且婆婆过来也有挺好,她能放心上班,不用惦记孩子。
  吴玉那边知道在他们没有稳定下来之前,公公婆婆肯定不会过来,加上家里有大哥在,作为老二,公公婆婆大概率也不会在他们家养老。
  其实,公婆在谁家养老,吴玉肯定就不担心,总归是开明的两位老人,帮着照顾孩子她开心还来不及。
  他们几个简单的休息了一下之后,吃过饭就去了小洋楼那边。
  那边地方宽敞,年前也通了暖气,在他们各自的家没收拾好之前,先住在小洋楼也没问题。
  带着他们在京市玩了两天,刘茵的店铺也开了门。
  几个孩子的学校问题都是由郑向东找关系解决的,他的同学里确实藏了不少能人,他的人脉也经过了这次的考验。
  孩子们上学之前,二柱和大壮就南下打货去了。
  刘茵带着吴玉和陈勤,融入京市生活的第一步就从教她们怎么打扮开始。
  起因是她们两个私底下问刘茵,大壮和二柱有没有沾花惹草。
  刘茵的回答当然是没有,但她也看得出,吴玉和陈勤来了京市之后,都有点畏畏缩缩,特别是在街上看到京市女人的穿着打扮之后,越发没了自信。
  回去,刘茵就带着她们去剪了头发,甚至还怂恿他们烫头发。
  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刘茵即便再不喜欢打扮,那也是见过很多各式各样的美女的。
  吴玉和陈勤本身长的不差,在家里的时候二柱和大壮对她们很好,很少让他们下田,因此她们比起其他常年劳作的人来说,显得更加年轻。只要她们认真保养,绝对会越来越显年轻。
  剪了头发之后两人确实不一样了,换了身衣服之后,简直判若两人。
  吴玉本身就是个开朗火辣的女人,她很快就接受了这身装扮。
  陈勤对着镜子看看头发,扯扯衣服,总觉得不习惯:“嫂子,真的要这么弄吗?”
  刘茵上前给她理了理衣服:“他们男人赚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你打扮好看了,大壮看着赏心悦目,带着你出去他也有面子,何乐而不为?与其担心大壮会不会犯错误,不如自己先享受着,只要他的目光一直在你身上,还怕什么?”
  吴玉笑道:“嫂子说的对极了,他赚的钱咱们不花,准备留给谁?”
  “还得养孩子呢。”陈勤是个精打细算的人,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有好东西都是先紧着孩子和婆婆,甚至到最后也不会想到自己身上。
  刘茵拍拍她的肩膀:“勤勤,你得改变一下自己的观念了,存钱和享受并不冲突。以前大壮一个月赚十块钱,吃顿肉算是很好的生活。现在大壮一个月赚一千块,难道我们不该天天吃肉吗?”
  “他一个月能赚一千块?”陈勤惊讶的问。
  就连吴玉也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刘茵‘额’了一声:“我就是举个例子,具体赚多少没准,反正让你们顿顿吃肉没问题。”
  在吴玉和刘茵的洗脑下,陈勤也开始正视自己的形象,学着怎么打扮自己。
  她们忙活了一天,孩子们回来吃饭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妈妈跟变了个人似的,全都惊讶得不得了。
  就连最大的小壮都夸陈勤好看了,这也让陈勤更加有自信,觉得装扮自己没错。
  男孩子改个发型换身衣服就能适应的很快,小女孩有虎妞带着,一下子就进入了状态,在学校也玩的开。
  吴玉和陈勤在店里适应了几天之后,迅速了解了店里各个东西的价格以及怎么照顾客人。
  有她们在,刘茵确实轻松了很多。
  郑向东一如既往的中午来店里吃饭,孩子们学校都有食堂,伙食都还不错,他们也不用担心。
  “今天生意怎么样?”郑向东问。
  刘茵:“还不错,咱们店面的名气打出去了,来买东西的人很多,今天芳芳姐还带人过来扫货了呢。”
  吴玉也说道:“我听二柱说他们再那边订了好多新款式,等天气暖和点,咱们的生意能更好。”
  郑向东:“你们也别忙着做生意,累了该休息还是得休息。”
  陈勤笑道:“有你天天盯着,嫂子不想休息也得休息。”
  刘茵瞪想郑向东:“他说的是我们,怎么就单独说我?”
  “东哥疼嫂子,我们都知道。”吴玉和陈勤异口同声,声音齐整的很,一听就知道是常常说这句话。
  他们吃的开心,说得更开心。
  这时候,门口的风铃声突然想起,他们看去,原来是有客人来了。
  陈勤和吴玉起身去照顾,都被刘茵喊住了,郑向东上前笑着打招呼:“三位哥哥今天怎么有空来逛街?”
  自从那天吃完饭之后,郑向东和他们又见过几次,现在已经成为朋友。
  沈青晨看到郑向东时,神情稍显复杂。
  不光是他,他身边的沈青武和沈青悠亦是如此。
  郑向东见状,皱了皱眉:“沈大哥不是来逛街买东西的?”
  刘茵让吴玉和陈勤继续吃饭,上前道:“有什么事吗?”
  看到刘茵,沈青晨难掩激动,他深呼吸:“我们能找个地方聊聊吗?”
  郑向东道:“咱们到后面去,后面有个单独的房间。”
  郑向东领着他们过去,刘茵便让吴玉和陈勤看着店。
  陈勤拉住刘茵:“会不会有啥事?”
  刘茵笑道:“不会,我们是在老顾家认识的,都是很正派的人,不用担心。”
  一直等到刘茵进房,沈青悠将房门关上,沈家老大才酝酿着怎么开口。
  郑向东和刘茵都不会读心术,只能询问:“到底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这么难开口?”
  沈青晨看向刘茵:“你可能是我们失散多年的妹妹。”
  刘茵只觉一盆狗血砸到自己头上。
  郑向东惊愕:“你们确定吗?上回见面的时候还什么事都没有,怎么突然就说茵茵是你们的妹妹?”
  他们不止见过一次两次,这也太突然了?!
  房间里有座椅板凳,沈青晨坐下后,才缓缓讲述起过去的事情。
  他们确实有个妹妹,不过在出生的时候就没了,他那时候年纪大,因此长大后爸妈不提,还有印象自己曾经有过一个妹妹。沈青武和沈青悠当时年纪都很小,这么多年爸爸不许提这事儿,两人也逐渐忘记这事儿。
  在沈青晨的印象里,他有个妹妹,却是早早死了的,昨天听到爸爸说他们的妹妹还活着的时候,他震惊得不得了。
  至于沈青武和沈青悠就更别提了,从未听说自己有妹妹,现在却突然多了个妹妹,他们起初还以为自己爸爸在外面乱搞,弄出个妹妹来了。
  郑向东越听越迷糊:“你们有个妹妹,家里几十年没提过?你们不知道?”
  沈青晨解释道:“家父说家母当时知道妹妹不见了,就精神失常,后来得知妹妹没了,更是直接崩溃。可等家母大病一场醒来之后,才知道她完全忘记了妹妹,家父咨询医生之后,不敢刺激她,让所有的人都不准在家里提起妹妹。”他看向刘茵:“不过,家父不相信妹妹就这么没了,一直在私下寻找。”
  “既然在寻找,怎么可能找了这么多年,才找到?”
  郑向东和他们熟识之后,大致了解沈家是怎样的存在,想找一个丢失的孩子,不会这么难吧?
  沈青晨脸色沉凝:“找一个丢失的婴儿确实不难,家父当年甚至还抓到了那个偷孩子的人,只是那人笃定将孩子丢在了郊外的小路上,家父找遍了周边所有的地方,都没能找到。那个地方很少有人过去,野猫野狗倒是不少,”
  郑向东听到已经抓到偷孩子的人瞬间松了口气,丈母,胡春花和媳妇儿感情不好,可刘祖不一样。
  刘祖那边的生意已经开始,如果是胡春花偷的孩子,媳妇儿又该怎么面对?
  沈青晨看了眼沉思的郑向东和放空的刘茵:“纵然如此,家父也没断了寻找的念想,可是后来,你们也知道,我家当时遭受波及,虽然没有被下放改造,但也如履薄冰,因此不得不中断了十年,后来沈复他们又被掳走,雪上加霜。最近情况好起来,家父也准备继续寻找,没想到幸运的是在酒楼碰到茵茵,她和家母年轻的时候长得太像了。”
  郑向东:“所以伯父就查了我媳妇儿的过往?”
  沈青晨点头,但目光一直看着妹妹。
  刘茵想到了和虎妞说话时遇到的那对夫妻,他们就的原身的亲生父母?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天气好反复
  一天冷一天热
  开电扇热,吹空调冷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