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节

作者:长安烟火字数:4087更新时间:2023-05-15 14:21:39
  天启帝和徐太后是怎么死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她们母子生前那样风光,可一夕之间竟就都死于何为安之手,更别提她和睿儿孤儿寡母的,还无娘家依靠,太后的位置她坐的简直就是如坐针毡,生怕哪天一个不小心不知道怎么惹恼了何为安,她们母子也落得一样的下场。
  想起那圣旨上说的话,何为安一笑,这赵太后虽胆子小了些,但还真是个会办事的。
  “别担心,既然宫里面封了,那咱们的女儿就受得起。”
  何为安知道妻子是怕天启帝的事重演,如今陛下虽年幼,事事听他的,但毕竟总有一日他会长大,未来的事谁也保证不了。
  只是他早已身陷朝堂之中,走到今天这一步他得罪的人不少,他退了不了了,唯有大权在握,才能让自己利于不败之地,保住家人安康。
  如今九皇子还小,他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来建立起和他的信任,如果在他的细心培养之下,未来仍是走到了反目的那一步,他无不臣之心,但若一再逼他,即便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他也要把天捅破了。
  “年年,你怕吗?”
  何为安握着她的手,看着妻子的眼睛温柔的问道。
  明蓁摇了摇头,淡然一笑,而后把头靠在他的肩上,“这个家只要有你在,什么时候我都不怕。”
  无论是被困在起火楼中无助时,还是被扶桑劫持绝望时,任何惊恐害怕都会在看到他来的那一刻烟消云散,只要看到他在,她就不会怕。
  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知。
  这世上的众人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的事,只要过好当下,问心无愧,以后的事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夫妻一体,风雨同舟,她既能陪他享得了这荣华富贵,自也能和他共担生死,未来的路只要有他在,她则无惧。
  第81章 番外
  天熙六年秋, 明蓁牵着五岁的小柠儿走在去往福安宫的路上。
  小姑娘穿着一身枫叶红的小裳裙,梳着可爱俏皮的双丫髻,大大的眼睛满是不解的看着娘亲问道:“娘, 我们为什么总是要来太后娘娘这里呀?”
  柠儿嘟着小嘴,每次一来这里母亲就拘着她,什么也不让她做, 无聊极了, 更何况福安宫里经常还会有个更无聊不爱说话的大哥哥。
  “因为我们的小柠儿招人喜欢, 太后娘娘喜欢你呀。”
  明蓁笑着回女儿, 心中却惆怅了起来,近两年柠儿稍微大些, 赵太后便时不时地召她们母女进宫, 且每次柠儿来时福安宫内也必有陛下在,赵太后有意让陛下和柠儿亲近的意图明显,她只愿是自己多想了。
  这两个孩子性格天差地别,年龄相差又大,是以虽见过多次面了, 但话却没说了几句。
  福安宫内的赵太后, 听宫人说她们母女来了,忙亲亲热热的亲自到门口迎接二人。
  “太后娘娘安康。”柠儿奶声奶气的朝赵太后问安。
  “哟, 我的小柠儿终于舍得来看哀家了, 一些时日不见哀家可想小柠儿了。”赵太后蹲下亲昵的把小柠儿抱着怀中, 看着小丫头, 眉开眼笑的不停同她说着话。
  这位赵太后年纪和明蓁相仿, 如今也是不过才三十出头,刚开始接触明蓁那时说话十分拘谨,后来慢慢熟悉明蓁性子后, 两人倒也算相处得来。
  当初知晓明蓁生下的是位千金的时候,皇宫内最高兴的莫过就是她了,儿子莫名其妙刚登基那会儿她吃饭时间都不踏实,后来慢慢适应后,也渐渐接受了这个天降的大馅饼,那段时间她一直想着该如何处理好和王府的关系。
  当时摄政王妃产女的消息传到福安宫时,儿子正在边上,当时那一刹那她仿佛如有天神赐福,一下灵光闪现被她抓住了命运的福星,是以有了那道急吼吼的圣旨。
  她书读的不多,一直认为那时灵光乍现就是菩萨给她的提醒,而柠儿就是她们母子的福星,这两年她常召柠儿进宫,相比自己那个只知闷头读书的呆瓜儿子,柠儿的活泼可爱她慢慢的真是喜欢的不行,若不是怕摄政王,她真想把她们母女都留在宫里陪她一起住下得了。
  赵太后牵着柠儿往殿内走,福安宫里早就摆上了许多柠儿爱吃的小点心,赵太后把柠儿抱上榻,“柠儿看看,最近哀家让厨子又做了几款新糕点,你快尝尝,看好不好吃。”
  柠儿看了母亲一眼,见母亲笑着点头,她扭着小身子朝身后的人道谢:“谢谢太后娘娘。”
  柠儿看着木几上各式精致的小点心,拿了那碟离自己最近的吧唧着小嘴吃着东西。
  赵太后慈爱的看着柠儿,后又看向对面坐着的明蓁,明明二人同岁可如今看着自己和她竟像是差了辈分,如今已儿女双全的她看着和二十出头的姑娘毫无区别,这般福气还真是让人羡艳啊。
  “王妃若是有空就带走柠儿常来这福安宫走动走动。”赵太后拿出帕子小心的擦去柠儿嘴角边的糕屑。
  “是。”明蓁笑着应道。
  赵太后给小丫头擦干净嘴角后,朝后殿看了一眼,笑眯眯的朝着柠儿道:“柠儿,你帮哀家个忙好不好?”
  柠儿眨巴着眼睛,“太后娘娘,你是不是想让我送点吃的去给后面读书大哥哥。”
  “柠儿,要叫陛下。”明蓁纠正她。
  赵太后忙扬了扬手,笑得更开心了,“没事没事,叫大哥哥好,柠儿真聪明。”
  柠儿挤出一个笑来,而后自己挪了下去,选了一碟刚才她尝过的小点心朝后面走去。
  唉! 每回来福安宫太后娘娘就让她去给那个不爱说话的大哥哥送吃的,她都习以为常了。
  柠儿小心的端着碟子走进后殿中,见到那个大哥哥和往常一般正低着头用功读书。
  她走近把碟子放在他书案边上,“大哥哥吃吧,太后娘娘怕饿着你。”
  听着熟悉的声音,萧睿抬起头看着小丫头浅笑着朝她道谢:“谢谢柠儿。”
  柠儿看着他突然叹了一口气,“大哥哥,你每天都这样看书不累吗?”
  爹爹每天逼着她练字时,就是她最痛苦的时候了。
  “不会啊,书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哦。”柠儿敷衍的应着他。
  萧睿拿起她拿过来的点心,才咬了一口就那甜腻的口感甜的直皱眉,而后又将那一整块放进嘴里囫囵吞了下去。
  见她不再说话,萧睿又低下头去看书。
  外面明蓁和赵太后说着话,二人聊着聊着,赵太后想起摄政王和冯家的关系不错,便向明蓁提了一嘴说冯太后近来身体不适,常见御医去懿安宫那边。
  冯太后如今也已年过七旬,这几年便是宫宴也甚少能见到她露面。
  在福安宫待了半个时辰,便有宫人来报,说摄政王派了人在宫门口等候王妃和小郡主,赵太后见此也不好再留人。
  带着柠儿出了福安宫的明蓁,想起刚才赵太后的话,转身牵着女儿朝懿安宫走去。
  躺在床上的冯太后听问摄政王妃带着小郡主来看她时,忙让宫人把人请了进来。
  进来殿内明蓁便闻到了浓浓的药味,在看见床上面色灰暗的冯太后时更是吃了一惊,不过短短几月未见,“娘娘,您怎病的这么严重?”
  “年纪大了,不中用咯。”冯太后撑起身子,浅笑着回她。
  “娘娘贵体,定能万安。”明蓁让柠儿给冯太后问安。
  当年之事,冯太后也算是她们一家的救命恩人了,是以这几年明蓁进宫时也常来懿安宫看望冯太后。
  看着那乖巧给自己问安的小丫头,冯太后笑着点头,这般模样又乖巧的小郡主,也难怪福安宫那位经常巴巴的召人进宫,还起了那样的心思,这赵氏还算是个机灵的。
  明蓁带着女儿在懿安宫陪冯太后说了一会儿话,见她老人家精神不济后,不好再打扰。
  到了宫门口,见那一辆熟悉的马车,柠儿忙飞奔的跑了过去,立在马车旁的何为安一把将女儿抱了起来,故意用胡须去扎她的小脸,柠儿“咯咯咯咯咯咯”的笑着。
  “你怎么来了?”明蓁见竟是来亲自来了,笑着问他。
  “今日其他阁老们都在,我就偷偷懒。”何为安将女儿放上马车后,转身去拉妻子的手。
  回去的路上,因为刚才被爹爹用胡子扎了柠儿,一直在闹着要薅何为安的胡须,父女二人嬉笑吵闹着。
  王府离皇宫很近,马车没走多久就停了下来,还未下车就听见了外面的喧哗声。
  “滚,带着你的人给我快走。”
  竟是珩儿的声音,听着好像还很生气的样子,明蓁和何为安对视了一眼。
  何为安放下女儿,掀开帘子下来马车,只见王府的大门口此时还围了一些人。
  “小世子,下官只是聊表心意,这些您若不喜欢,您也别打人啊。”
  刚调任回京的都转运盐使司的王同知一边躲避着世子的木棍一边求饶道。
  围观百姓好笑的看着这一幕,这个王大人还真是虎的,这满上京城中的百姓谁不知道摄政王是个惧内的,这竟还来个不怕死的敢给摄政王府送女人,也难怪被小世子给轰出来了,待会要是王妃回来了,这个王大人怕就更惨咯。
  传闻摄政王之所以连个侧妃都没有,就是因为王妃手段了得,当年还是建安帝时,那是已是侍郎的摄政王就曾被王妃挠花了脸去上朝。
  看好戏的众人,正热切的笑着,有眼尖的看到何为安下车时,乍然被吓得一激灵,众人顿时一哄而散。
  珩儿也看见了爹爹和后面的母亲和妹妹,他放下了棍子,怒视着王同知挤眉,“快走!”
  王同知此时也看见了何为安,忙笑着迎了上去,“王爷,您可算是回来了。”
  珩儿闭眼扭过了头去,完了完了!这人自己作死他也救不了他了。
  “何事?”何为安看着门口的人和东西,瞥了一眼王同知,淡淡的开口。
  “王爷提拔之恩,下官感念于心,今日特备薄礼本想上门谢恩,可小世子不让下官进去。”王同知立马恭敬回道。
  此时的明蓁也带着柠儿走了过来,她轻瞄眼门口带着幕篱身姿窈窕的女子,而后朝着王同知一笑,“大人的薄礼还真是别致啊。”
  说完看也没看何为安一眼,转身就进了府,柠儿幸灾乐祸的朝爹爹投去一个无比同情的眼神,而后快步跟着母亲进去了。
  今夜爹爹怕不又进不了房门了,哈哈哈哈,太好了,她又可以和母亲一起睡了。
  门口的王同知此时有些发愣,面上挂着尴尬的笑意,刚才那个莫不是王妃?
  不是说王妃已是半老徐娘了吗?而且还因凶悍不得王爷所喜,可刚才看着不像啊。
  何为安皱眉看着傻了似的王同知,冷眼道:“若是不想去北地,带着你的人和东西赶紧在本王眼前消失。”
  “王爷……”
  王同知下意识开口,而后像是才反应过来何为安的话,忙火急火燎的让人把东西抬走了,自己拉着那个还杵在门口的女人脚步慌乱的逃也似的走了。
  马屁拍到马腿上的王同知因此受了京中百姓好一阵嘲笑。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