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节

作者:钟星星字数:5367更新时间:2023-05-24 14:45:51
  关于日料天妇罗,鱼莜想到了一个流传很广的梗,叫万物皆可天妇罗。其实就是在吐槽天妇罗的种类繁多,什么食物都能裹上面粉炸一炸。
  青木大辅做的是天妇罗拼盘,里面包含了最经典的几种,大虾天妇罗、牡蛎天妇罗、豆腐天妇罗、银杏叶子天妇罗等等。
  在日本厨师的眼里,天妇罗是一道很考验技术的菜,尤其是像银杏叶这类很轻的食材——鱼莜身为吃货大国的接班人,都是第一次听说银杏叶也能当食材——很容易就会炸过头,从面衣的调味到蘸取面衣的多少、以及油炸的时间都有标准的计量。
  其实日本厨师很喜欢拿应季的树叶炸天妇罗,如樱花叶天妇罗、枫叶天妇罗等等。
  味道嘛……就仁者见仁了。
  鱼莜觉得天妇罗里最美味的当属牡蛎天妇罗,咬开那薄如蝉翼、炸制酥脆的面衣外壳,里面的牡蛎肉软嫩肥美,轻咬爆汁,醇香如同牛奶般丝滑口感,让人一口即满足。
  鱼莜觉得这位日本师傅是有些实力的,但只选天妇罗作为比赛菜品,未免有些单调,或者说,它并不具备独一无二性。
  有很多中国的油炸美食,也和天妇罗没差,不就是叫法不同罢了。比如,小酥肉——五花肉天妇罗,炸鲜奶——牛奶天妇罗,脆皮花生——花生天妇罗,油炸臭豆腐——沤豆糜天妇罗,油条——空气天妇罗……
  鱼莜心里吐槽着,那边评委已经对这盘种类丰富的天妇罗打完了分。
  居然也是十八票,和阮湘琴打平了。
  此时,观众席里也是一片沸腾,猜测难道这场比赛,要诞生一对双冠军了吗?
  评委席里的朱会长一脸无奈,他也给这盘炸天妇罗拼盘亮了灯,确实炸的不错,很考验基本功的一道菜。
  相较之下,他觉得阮湘琴那盘剁椒鱼头更胜一筹,可是这次没有打分制,只能选择亮灯或者不亮灯。他认为剁椒鱼头和炸天妇罗的差别,可能是一个值得打9分,一个8.5分的差距,但却是也算优秀的菜品,便选择亮灯了,没想到其他的评委也抱着和他一样的想法,在差距微小的情况下都选了亮灯,这就造成了灯数打平的结果。
  朱会长笑容苦涩,没想到比赛会是这样的进展,国际美食协会提供的荣誉勋章可只有一枚啊。
  他都已经在考虑等下出现双冠军的情况,要不要给另一位选手以奖金补偿了,他也不知道选手能否接受,毕竟荣誉这东西是买不来的……
  直到鱼莜的菜品被端上来,他才想起来,还有鱼莜啊!鱼莜的烹饪水平他是了解的,绝对胜于阮湘琴,如果鱼莜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他也就不用头疼双冠军的奖励分配问题了。
  他迫不及待地让礼仪小姐打开砂锅,给众位评审分拨菜品。
  而当锅盖揭开,朱会长的满脸期待都凝固在脸上,甚至拿起公勺在里面搅动了几下,确定没有内藏乾坤。
  他的嘴角彻底垮下来,他万分期待的菜品,就是这区区一碗菜汤子泡饭?
  这可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国际比赛啊,而且是争夺冠军的唯一机会,她就拿一碗泡饭来参加比赛?
  朱会长一脸这孩子是不是傻了的眼神,幽幽地看向台下的鱼莜,后者察觉到他的目光,爽朗地回之一笑,朱会长差点一口气梗在喉咙,没喘上来。
  算了,双冠军就双冠军吧,反正此次比赛的冠名商不少,让他们一人出一点,也够作为比赛的奖金了。
  朱会长这么安慰自己。
  他舀起一勺子泡饭,纳入口中。
  他都不记得自己多久没吃过泡饭了,小时候倒是经常吃,他父母工作忙,家里条件也不算多好,他小时候放学回家,经常就是把凉掉的米饭泡在中午的剩菜剩汤里,放进锅里加热一下,就这么胡乱地吃了,照样和同龄人一般健健康康的长大。
  现在回味起小时的泡饭,也没觉得不好吃,甚至还觉得米饭泡在菜汤里吃,吃起来热乎乎的也入味。
  只是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怎么会去吃剩菜,而且,以他在美食界的地位,哪家餐厅想不开,敢用泡饭招待他?
  不仅是朱会长,许多评审也是只听说过泡饭,而未吃过。
  他们对泡饭的印象就是“寒酸,苟且,将就,穷人才吃的”,所以在看见最后一道参赛作品是泡饭时,表情都很丰富。
  “现在的选手也真是奇思妙想,泡饭什么时候也能当大雅之堂了……”
  “此时应该配上一碗咸菜……”
  “我还是第一次吃泡饭,不会真是用隔夜饭做的吧?”
  “是现蒸的啦,我刚刚看见这位选手蒸米饭了。”
  “那我就放心吃了……”
  鱼莜看到她并不看好的天妇罗,反而拿到了和阮湘琴一样的高分,有些意外,心下担心有些国外评委可能更偏爱油炸食物,不知她这纯中式的泡饭能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毕竟泡饭,给人的印象是像泡面这样的低成本食物,虽然都算家常菜,但跟“剁椒鱼头”这类招牌名菜,根本不在一个水平基准线上。
  她甚至担心,有些评委会因为“泡饭”的名声,根本不会尝。此刻看到评审们的表情嫌弃归嫌弃,但还是都依次尝了一勺,她渐渐放下了心。
  虽然刚开始是抱着给师哥撑场子的目的,但既然参赛了,谁不想赢呢。
  只是没有了当初那种胜负欲,哪怕输了,她也会坦然接受就是了。
  第119章 冠军  为泡饭正名。
  那勺子不起眼的泡饭一入口, 朱会长的眼神立马不一样了,他不敢置信地嚼了一下,又嚼了一下, 那不可置信的眼神逐渐转变成了沉浸在美味中的陶醉忘我, 以及一丝理智尚存的疑惑。
  她不是现蒸的米饭吗?怎么会有这种弹牙劲道的口感?还有这菜汤怎么这么鲜,明明只飘着几片青菜叶, 却有海鲜和肉香味,几乎要鲜掉牙齿。这米饭和菜汤搭配最绝的地方在于, 每一粒米饭都饱吸了汤汁, 比平时的饭粒涨大了一圈, 一勺子下去, 嚼两下满口留香。
  朱会长吃完又舀了一勺泡饭,这次他按捺住想吃的欲望, 仔细去看那米粒。方才他就注意到这碗汤泡饭里有翠玉般的色泽,以为是青菜叶子打碎在汤里泛出来的绿色,没想到竟是米粒自带的颜色。
  原来是碧粳米, 朱会长发现了这泡饭口感弹牙不粘连的秘密。
  碧粳米是一种优质大米,米粒细长, 微带绿色, 晶莹如玉。常吃碧粳米也对身体很有益, 可以健脾胃, 止烦渴。现在的碧粳米产量稀少, 加之知道和吃的人也不多, 然而在清代, 碧粳米是最为普及的主食之一。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也吃过碧粳米做的汤泡饭。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 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芳官便说:“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只将汤泡饭吃了一碗,拣了两块腌鹅就不吃了。宝玉闻着,倒觉比往常之味有胜些似的,遂吃了一个卷酥,又命小燕也拨了半碗饭,泡汤一吃,十分香甜可口。
  能被记载在红楼梦里的美食,一点也不夸张,是名副其实的美味。这碧粳米嚼起来自带一股青草的清香,泡饭的菜汤自然也不是剩汤,是鱼莜精心用文火熬出来的汤头。
  用新鲜的虾头煎出虾油,又放入了银耳鸡丝、切得极细的笋丁花菇,又用鸭架熬了两个小时,出锅前再放上几片塌棵菜叶。这汤里有鸡鸭的肉香味,又有虾油的鲜,碧粳米能完美中和多余的油腻感,这样一碗汤泡饭怎么能不好吃?
  其他原先对泡饭颇有微词的评委们,在尝到这碗升级版的碧粳米汤饭时,都露出了和朱会长一样的表情。
  这么美味的食物真的是泡饭吗?穷人才会吃的食物?如果这样,他愿意一辈子当穷人!
  他们知道能做出这样经久不散的鲜香味道,决不是把米饭泡进汤里这么简单。看起来简单的汤泡饭,也付出了厨师很大的心思在里面。
  朱会长忽然对眼前这碗泡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向鱼莜发问:“你为什么会想到做泡饭?”
  此次比赛氛围偏严肃,在鱼莜之前,都是礼仪小姐上菜,评委尝菜打分的顺序,没有评委询问选手制作过程之类的废话,也因是现场制作,每个烹饪环节大家都看在眼里。
  除了靳城触犯了规则,朱会长有所发问之外,这还是他第一次问选手问题。
  “因为我想为泡饭正名。”鱼莜认真地说。
  为泡饭正名?
  有的评委一脸疑惑,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为一道菜正名。
  看到有评委不解,鱼莜解释道:“其实很多菜品会消失在历史的光阴里,并非是他们不好吃,而是有其他的特殊原因。有的是因为传承断了,制作过程太复杂,条件太苛刻,一般人做不来,有的则是食材难寻或是已经灭绝,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名声不堪’,而不被大众所接受……”
  “曾经泡饭,是许多人爱吃的美食,但总有些刻板印象,觉得泡饭是用剩饭剩菜做成的,是糠咽菜,以至于许多厨师都不屑做它,甚至也有些食客不屑吃它,我担心泡饭会有朝一日,再也无人问津,从此消失在大众视野,成为一道失传的菜肴……”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为此感到可惜,所以才会想到做这样一道菜,想借此机会,让大家知道美食无贵贱,泡饭其实也很美味……”
  鱼莜这么一说,评审们都明白了。
  之前他们还觉得是鱼莜太不把比赛当回事,拿泡饭应付他们,现在评委们才知道,鱼莜做这碗泡饭的真正意义。
  她比他们的目光看得长远,倒是他们这些评委格局小了。鱼莜的回答让朱会长很是欣慰,在烹饪圈里还有这样优秀的年轻人在,在为传承而尽着自己的一份力,何愁中华美食不被发扬光大?
  鱼莜的回答被同声翻译在国外评审们的耳中,目光看向她,皆是认同和赞扬。
  这一刻,没有什么国界,如果任由这么美味的食物逐渐消失,他们也会感到很可惜。
  鱼莜心下汗颜,担心这样是不是有拉票的嫌疑啊。她本来不想说的,但是朱会长问了,她就没有忍住。
  她自己也是很爱泡饭的,不觉得吃剩饭是什么丢脸的行为,在外没吃完的食物经常会打包回来加工一下。在后厨,有时候看到有的客人点菜点多了,也没打包,又被服务员重新端回来,她也会和其他厨工一起就这么分着吃了。
  泡饭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方便美味,更有一份节俭的美德包含在内,是更不该被忘却的。
  问题问完,到了打分的环节,此时响起了催人紧张、鼓点般bgm,鱼莜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朱会长率先按下投票键,只见一张张亮起的灯牌,如同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伴着全场观众的屏息,毫无间断地顺延到底。
  全场二十盏的灯全亮。
  鱼莜松开紧捏的手指,心弦放松下来,第一个想法是,所有评委觉得她的泡饭好吃耶,这种认可远比冠军重要。
  方才观众们还在热切地讨论会不会是双冠军,短短五分钟,冠军的人选易主,还是所有评委都认可的满灯冠军。
  有不少看过鱼莜比赛的观众知道,她比赛几乎都是大比分压制选手,这次只是依旧延续了她的传说。
  不少观众起身为鱼莜鼓掌,本来若是双冠军,虽然其中有中国选手,但想到另一位是日本选手,总有些人心里不太舒服。毕竟这是在本国的领土上举办的烹饪比赛,让一名日本人拿到了冠军,怎么对得起泱泱美食大国的名头。
  好在鱼莜争气。
  台下,靳城也在为鱼莜鼓掌,眼里的骄傲如同自己拿得了冠军一般。
  礼仪小姐为鱼莜戴上荣誉勋章,她看到台下已经脱去了参赛厨师服的靳城,心里因夺冠而喜悦的同时,又有些为师哥可惜。
  她觉得师哥做得那道浮油鸡片也不会比自己逊色,可惜触犯了规则,那些评委连尝也没有尝,不知道等下问问主办方,能不能让她打包回去?
  “不就是茶泡饭么,有什么稀奇。”
  青木大辅没想到被一碗泡饭赢了,他有些愤懑和不满,用蹩脚的中文低声抱怨。
  他每年都会来中国交流学习,会些中文,完全不觉得鱼莜方才说得那些原因能打动他,他觉得美食之所以叫美食,好吃才是首选,不好吃、不受欢迎的美食就算失传,那也是时代更迭的自然选择,称不上可惜。
  鱼莜想起来,日本也有泡饭,但他们习惯用茶泡饭。在一碗热米饭上,撒些许海苔,放上一颗梅子,再浇上些许热茶,就是一碗简单又能饱腹的茶泡饭。
  “青木师傅,你如果对中华料理感兴趣,欢迎你来我的餐厅做客,我会好好招待你的。”
  鱼莜友好地朝他笑了笑,她没法跟他解释,茶泡饭和她做的汤泡饭具体的区别在哪里,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一种东西。
  青木大辅噎了噎,他没想到鱼莜这么好脾气,被他嘲讽了还邀请他去吃饭,毕竟自己是长者,足以做鱼莜父亲的年纪,不能失了风度,便说:“如果有时间,我会去的。”
  获得了双季军的青木大辅和阮湘琴也获得一枚勋章,不过不是国际美食协会颁发的,而是主办方自制的纪念勋章。
  “恭喜你。”
  身旁传来娇软的女声,鱼莜转身看阮湘琴,她会恭喜自己?
  鱼莜还以为她在说反话,却见她淡然地抬眼看向自己:“这是你应得的,我也不屑拿什么双冠军。其实参加这次比赛,我也没想过要赢你,只是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
  她继而微微颔首,小声嘀咕:“两盏灯的差距,也不算大吧?”
  “嗯,或许只是那两位评审不爱吃辣。”
  阮湘琴也没想到鱼莜会这么配合地给她台阶下,她扬起唇角:“下次比赛,我一定……”
  想到什么,她敛了笑意,眼神黯淡下来:“应该没有下次了。”
  鱼莜还没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忽然有记者冲到台上,想对她进行赛后采访,越来越多的媒体围了上来,鱼莜疲于应付,连阮湘琴什么时候自顾自走了都没注意。
  媒体们争先恐后地和鱼莜约采访的时间,鱼莜一边说着抱歉等一下,一边拿出手机来,给最重要的人发去自己已经夺冠的消息。
  此刻此刻,柯奕臣正在陪着父母刚从专家室里出来,看到鱼莜发来的信息。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