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分卷(243)

作者:春山犹枝字数:5459更新时间:2023-05-29 14:17:46
  可他是个仗义疏财的,国庆去看曾经高中时的朋友,见他过得艰难,直接把自己生活费借给他大半,也没说什么时候还,只能出二十块钱,比马成才还穷。
  不过还有比他更惨的,盛宇一个月扣除还债的钱,才十块。
  第二个月生活费刚打到,他花得只剩下八块多,没脸入股。
  问及沈鱼,他不太想沾同学的这个租书生意,他要忙的事很多,以后必然没办法跟其他人一样付出等额的劳动力,到时候再拿一样的分红不合适。
  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拒绝了,只说他们要是缺钱,可以借他们,等赚钱了再还他。
  金杉他们几个,一共凑了三百七十多块钱,真要开店,勉强也能开起来,就是书籍肯定稀稀拉拉的,新书买不了几本。
  而且初期出资,明显是算股份的时候。
  盛宇毫不犹豫管沈鱼借了两百,他原本想再多借一点儿,后来想着沈鱼不是他小叔,随便欠钱不会心虚,只借了两百。
  他开了头,沈鱼也一副我贼有钱不怕借的样子,而且他兜里还揣着价值19999的手机,室友们知道他是真不缺钱,除了马成才担心还不了钱没借,其他人纷纷按照自己的需求借债,沈鱼终成304男寝最大债主。
  现在租书店已经开起来两个多月了,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铺子,最便宜的二手漫画五分钱就能租一天,这是金杉去废品收购站按斤称回来的,挑还能看的整理干净了放店里出租。
  他们平时没课了就轮班去坐班守铺子,因为一个专业的课程集中,还请了两个课程跟他们不重复的别的专业学生当临时工,按小时算工钱,日结。
  因为可以免费看书,这个兼职工作在学生中间还很受欢迎。
  到现在为止,金杉等人借沈鱼的钱已经都还完了,就盛宇还差几十块,还是因为他自己憋不住浪,多花了一些,可见租书店生意,看起来五分一毛的,实际上不少赚钱。
  沈鱼收拾好课本,应彬等人也回来了,他们之前去租书店看店去了,回来给室友带了早餐,沈鱼蹭了一个盛宇的焦圈,觉得比自己买的好吃多了。
  应彬看见自己床上的裤子,高兴地跟金杉道谢,他不小心钩破了棉裤,头疼极了,还好室友会缝。
  马成才戴着围巾,秋装外套下是一整套毛衣毛裤,脸上喜盈盈的。
  他没有跟沈鱼借钱,租书店占的股份很少,但是盈利好,分红还是有几十块钱。
  天气转冷之后,他只有两套厚棉衣,其中一件补丁摞补丁,顾不上天气还没有那么冷,只能先把棉衣穿上。
  金杉说他知道哪里有卖便宜一些的薄棉衣,说带他去买一件。
  马成才不愿意,他舍不得这个钱。
  沈鱼跟金杉说,看有没有卖旧毛线的,拆了回来自己织一件毛衣毛裤,再冷也能继续往棉衣里面加。
  这可比买新棉衣划算多了,想着一套衣服可以穿几年,加上确实赚了钱了,马成才狠狠心,花了些钱买了破掉的旧毛线织品,拿回来洗干净拆开,又跟着沈鱼学,自己打了一身毛衣毛裤。
  丑是丑了点儿,可是暖和,穿旧了还能拆了再打,马成才十分满足。
  吃完早饭,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几人收拾了东西准备去教室上课。
  出门看见赵文杰,他现在跟304编外成员一样,就差没搬过来住了,奇妙地是他跟室友关系处得也很好。
  赵文杰自然而然融进304群体中,张嘴就来:听说了吗?
  又有什么消息了?盛宇问。
  赵文杰说:听说有个外国的金融学专家,要来咱们学校访问,到时候会有公开课,你们要去参加吗?
  外国专家?!金杉立刻追问:哪个国家的?
  好像是个米国的?赵文杰不是很肯定地说,又问了一遍:你们去吗?
  应彬说:有机会当然要去,不过这种公开课,很难抢到位置吧?
  第210章
  室友们都对这个所谓的外国教授很感兴趣,纷纷表示公开课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参加。
  沈鱼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这时间也太巧了,巧到让他没办法不多想。
  但要说真是冲着他来的,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这可是京大校园,难不成还能光明正大把他绑走?
  沈鱼,你不想去吗?所有人都表态了,就沈鱼没吭声,赵文杰好奇地问。
  沈鱼笑了笑:去啊,为什么不去,多好的机会。
  或许是他想多了吧,人家可能就是单纯来京大游学交流的。
  否则哪怕去对面清大开课然后迂回着接触他,也比大咧咧直奔京大来,更不容易让人心生警惕吧。
  就算真有问题,来都来了,有大佬愿意讲课,他去听就是了,糖衣吃掉,炮弹打回去,在华国的地界儿上,在他的学校里,难道还能吃亏不成。
  想是这么想,下课后沈鱼找机会给沈桥打了个电话,两人约着在沈桥办公室见了一面,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沈桥。
  你觉得,这人又没有问题?沈鱼说完,忍不住追问:我能去参加公开课吗?
  如果只是单纯来交流,这公开课还挺值得去的。
  没事,想去就去吧。沈桥不在意道:这些代表团学术团来华,都经过层层考察,官面上的身份没有问题,不会蠢到直白地对你下手。
  沈鱼顿时放心了,吃掉了沈桥从化工院食堂带过来的超好吃的糖油饼,沈桥特意给他用保温饭盒装过来的,还热乎着,特别香。
  因为有个在不同学院当坐上宾的对象,沈鱼把机电院、化工院食堂,有名的,好吃的食物吃了个遍,
  又过了将近一个星期,天越来越冷,赵文杰说的外国教授还没来。
  金杉追问了好几回,连赵文杰自己都怀疑起来,是不是他搞错了,还跑去问他在学生会的哥,他很多消息其实都是从他哥那里听来的。
  沈鱼觉得金杉对这个所谓的外国教授,关注度有些太高了,其他室友知道消息后虽然也很期待,但人没来他们也没有太上心,金杉却追问了好几次。
  他试着问过一次,金杉含糊了过去,不是很想说的样子,沈鱼便不再问了。
  他也有别的事,之前沈氏和有间准备到各个城市开分店的时候,沈鱼是有注册公司,不过他在上学,也没经验,就套了个公司的壳子,本质上还是那么些店铺。
  后来汇集的账务越来越复杂,点开多了生意好了,再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沈鱼准备把他的公司搬到首都来,好好整合一下,也做个具体点儿的规划。
  公司的办公场所沈鱼想自己请人盖楼,专门的沈氏大楼,几十层的那种,一定要气派。
  用不用得上另说,用不上大不了暂时租出去,但楼一定要是他的。
  至于盖在哪儿,沈桥给他买的基金会办公那块地儿真的很大,还有好大一片空地没有利用上。
  沈鱼琢磨着,可以在那边搞个园区,两个基金会现在用的办公楼还有生活区,原本就是人家工厂的老房子,也该翻新重建。
  这么一想,公寓楼也可以建起来。
  地方不够?他去过几次,都嫌弃那地儿片,现在空地还多着呢,他再找男朋友帮帮忙,多买些地。
  超市、便利店、快餐店之类的肯定得跟进,医院是没办法弄一个,但是开几个药店,再建一个诊所。
  还有小公园,给孩子们用的特殊学校,给那些无家可归,又没有文化技术的女孩子们的技术学校。
  这些沈鱼都考虑了,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设计图,都画了好多张。
  也跟陈美丽、姚杰等人探讨过,她们惊叹于沈鱼的想法,但如果真能做成,一定非常非常的好。
  陈美丽还说,以后她要是学得好,请沈鱼给她留个地方,她要在那里开一间心理诊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沈鱼一口答应,这是个大工程,找设计师规划师、合格可靠的建筑队,都需要时间。
  目前是他公司的问题,沈记和有间都是沈氏的子品牌,其实现在的发展进度是近乎停滞的。
  看起来生意很好,收益也很高,但其实扩展速度完全跟不上市场需求。
  单说整个大学城,最起码可以容纳三家以上同类型的沈记和有间分店。
  实际上是只开了一家,京大外面的炸鸡店,生意火爆极了,别的学校的学生特意坐五六路公交来买炸鸡,不止一次抱怨过离学校太远。
  还说学校附近的炸鸡店味道没有有间的好,鸡肉好像也没这么嫩。
  那可不,有间炸鸡现在用的还是老供货商,雷厂长这些年把养鸡场规模扩大了不知多少倍,成了远近闻名的鸡王。
  甚至还追着有间开分店的路子,在大城市附近寻找合适的小城市开分厂,好像是觉着沈鱼是贵人,跟着一准能发财。
  当然,人家厂子不是指着有间一家活,还卖其他饭店,也卖鸡蛋。
  但大城市对鸡肉鸡蛋的消耗确实大,雷厂长追着开分厂的路子,倒是走对了。
  他也不去大城市开厂凑热闹,地价贵不好租,人工也贵,他就找附近交通发达,气候环境什么也适合小鸡生长的小城市,养出来的肉鸡鸡蛋,再运去大城市卖,生意可好了。
  对有间这个大客户,雷厂长从来不轻忽,合作了这么久,送的一直都是好货,保证品质的那种。
  话说回来,沈记和有间都有实力扩张,却因为人手不够、规划调度不合理等等原因,拉慢了发展速度。
  几家店附近甚至出现了不少类似店铺,有的生意差有的生意好。
  沈鱼迫切地需要把公司摊子撑起来,早两个月,陈美丽一有空就往基金会那边跑,室友们忙着开租书店的时候,沈鱼就在忙这个。
  园区规划他自己跑去找的学校设计院的教授,请他们指点,如果大佬愿意给他出图,就当接个单,他肯定不会亏待老师。
  还真遇见对他想法感兴趣的教授,找了建筑系的教授一起商量。
  因为沈鱼想法多,会提到一些后世的设计理念他看不懂但见到过实物,教授们觉得有启发,经常找沈鱼一起讨论。
  沈鱼顺便在设计院混了不少顿饭,学校几个食堂他都快吃遍了。
  设计图他不是主力,现在图纸都还没出来,更别说新办公楼了。
  但公司的事不能拖,沈鱼暂时用了一个基金会那边的空楼房当办公楼,发了招聘,想招点儿可用的人。
  这活儿他真不擅长,前世他光棍一个,是老板也是员工,轮不到他招人,只知道大学生有什么春招秋招,在大学门口摆摊的时候听学生们提起过。
  但现在大学生多金贵,学校还分配工作呢。
  尤其是像他们这样的名校学生,基本上去的都是好地方,谁要是被分到小城市,小单位,去了就当领导,不会从普通职员做起。
  他一个办公楼还破破烂烂拿宿舍楼改出来的公司,虽然他自己觉着,他家公司还挺有发展前景的,可是招不着人呀。
  这个招不着人,也是相对的。
  他要是招店员,那容易,能认识菜单手脚勤快就行。
  但他要招的是需要点儿专业技能的,基本框架得搭建起来,采购、审计、营销、行政、财务,哪个都少不了。
  倒是可以再去求助沈桥,可沈鱼觉得,这是他的事业,他可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找男朋友帮忙,但不能一遇到麻烦就找沈桥。
  沈桥的身份是好用,要什么人都能给,难道他要靠沈桥靠一辈子吗?
  所以沈鱼决定自己想办法,不光是社会招聘,也请朋友们推荐,还有现在两个品牌的管理层,选择合适的一部分,让他们找人接手工作,抽调来公司总部。
  亏得这是在首都,人才储备怎么也比别的城市充足一些,总有一些有能力的人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这份工作,可也能是因为沈鱼开的工资高。
  总而言之是招到人了,沈鱼和刚抽调过来填充公司框架的余婶子、苏晴(海市分店负责人)等人,组了个面试组,挑出来一些合适的员工,暂时先入职,看后续工作情况。
  收到沈鱼消息的亲朋,也纷纷提供了帮助。
  张敬生、赵成勇等人在体制内工作过,介绍了自己一些可以来工作的朋友。
  陈泽海交友广阔,不光联系了以前当厂长时候的人脉,还在明珠市给他物色合适的人选。
  就连盛远也推荐了几个人,别说,挺厉害的,都是有真本事有能力的人。
  招聘应聘,是个双向选择,沈鱼在挑别人,别人也在挑他的公司,有些人就算现在留下来了,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会离开。
  但这么三拼四凑,大差不差,沈氏好歹能正常运转了。
  有了公司就是不一样,财务部门立刻开始清算堆积的账务,市场部离开展开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是否再开分店,哪些地方开。
  营销部门也做出了清晰明了的计划,审计部门准备开始内审,总公司刚成立,没他们的活,但各个城市的分店运营情况,他们需要仔细审核。
  公司开始运作,沈鱼又要上课又要去公司,在公司他既是大老板也是学生,每天都能学到很多新知识,结合书本,收获甚多。
  这样忙碌的沈鱼,实在没心思关注不知道还会不会来的外国教授。
  但当他把这事完全忘到脑后,那个所谓的外国交流团,外国金融学教授,又来了。
  第211章
  因为是来交流访学的,京大这边还特意组织了一个接待团,除了老师,还挑选了一部分优秀学生,有金融系也有外语系的。
  但这跟沈鱼他们没什么关系,作为入学还没到一学期的大一新生,这种抢破头的好事轮不着他们,怎么也得是大二或者大三的学长学姐。
  大家刚开始学习这个专业,听听公开课学习一下还好,单独接待外国教授,真没想过。
  但金杉反应却很焦躁,自打从赵文杰那里听到这个消息,他就一直十分关注,多次追问,人来了之后,更是心神不宁,整天念叨着赚钱的人,连租书店的轮班差点儿都给搞忘了。
  这学期以来,三零四的六个人一直处得很好,其他室友难免关心几句。
  然而金杉什么都不肯说,问多了,他还压不住火发了此脾气。
  虽然冷静下来后,跟关心他的室友们道歉了,但大家也不好再追问,顶多在他心神恍惚,学习有所疏漏的时候,提醒一下。
  沈鱼比其他人还多几分顾虑,所谓的外国教授,说不定就有问题。
  他相信金杉不是坏人,虽然对外国教授过分关注,可他这表现得也太明显了,都不带遮掩一下的,或许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那些隐秘的事不方便跟人多讲,他也不能拦着金杉接触外国教授虽然现在还没有机会,只能多盯着一些。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