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春云暖 第387节

作者:只今字数:2995更新时间:2024-01-03 15:49:57
  郑无疾和徐春君都向他道辛苦,吴先生笑呵呵说道:“我其实做的不多,大人办的义学中,着实有几个聪明人。我把他们都挑选过来,比预期的时间提前了三个月。”
  “那些获罪人家的家产也全都核实完了吧?”郑无疾又问。
  “明面上的都核实完了,暗里还有什么得细查。”吴先生说。
  “明日你带人到淮阳王府去,看他家的荷花池底可有什么东西。”
  当初郑无疾和徐春君去监狱里看淮阳王的时候,他曾经说过,在他家荷花池底还埋着金银。
  至于真假,那就得挖着看了。
  郑无疾赶着吃了口饭,连午觉都没歇,就和吴先生等人开始核对账目。
  徐春君他们虽然有半年没在这里,不过留下的人也把这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徐春君回来并不需要添置什么。
  街上的商户们自发送来许多东西,这都是老百姓的一片心意。
  紫菱笑着向徐春君说:“姑娘若是这么送回去,他们必然不收,拉拉扯扯的,费好一番周章了。
  不如这样吧,把咱们从京城带来的东西作为回礼给他们。”
  “你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吧。”徐春君笑着点头,“正好卸车呢,就在院子里分派吧。”
  到了晚上,把饭菜做好,直接端到前头去。
  郑无疾就和吴先生等人一起吃了晚饭。
  徐春君知道他忙,也不去打扰。
  要到睡前芳菲不肯睡,还要找爹爹。
  徐春君便哄着她说:“好芳菲,乖芳菲,娘抱着拍拍睡,也是一样的。”
  芳菲多少有些不高兴,但也没怎么抗拒。
  正要睡的时候,郑无疾从前头回来了。
  芳菲立刻醒了,伸着小手要他抱。
  “小乖乖,快来。”郑无疾把女儿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着,“爹爹把你哄睡了,再去忙。”
  又低声向徐春君说:“一路奔波,你也累了。早些睡吧!我把她哄睡。”
  “你这一天才辛苦呢,不如你先躺下歇一歇。”徐春君也心疼丈夫。
  “我一个大男人,这算什么?”郑无疾不肯让她再操劳,“傍晚休息的时候,我和吴先生打了一套拳,疏松疏松筋骨,就不觉得累了。”
  徐春君也不急着睡,两个人在灯下低声说话。
  芳菲没一会儿就睡熟了,郑无疾将她轻轻放下,又在徐春君脸上亲了一下才出去。
  第二天,吴先生带了人到淮阳王府去。
  抽干了荷花池里的水,果然从池子的淤泥中挖出了四十翁金银。
  郑无疾具表上报。
  一个月后朝廷下达旨意,这些金银一半上缴,一半留用。
  并且说因为淮阳王在陈州作威作福几十年,搜刮民财,滥用民力。
  为此,朝廷特意免除陈州三年赋税,以示安抚。
  此旨一下,万民欢腾。
  郑无疾又带着人将查抄的田产丈量分割,分给无地的百姓。
  因为陈州这里土地兼并得厉害,几乎真的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程度。
  郑无疾深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将这些土地平均分配,每家所得虽有限,但因为灌溉不成问题,所以想要填饱肚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之后他又带领百姓改造劣田,诸如地势不平、肥力不足,或是引水困难的田地,在经过改造后,都变成了良田。
  转眼就到了深冬,第一场雪落。
  郑无疾牵着徐春君的手站在城楼上,敲了敲自己酸痛的脊背,长舒一口气,指着远处被白雪掩盖的农田说:“明年的庄稼必定丰收,只要连着两个丰年又不必交赋税,老百姓就有了积蓄。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商人的买卖也好做。肯让孩子读书的人家也多了,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第596章 宁王案
  腊尽春回,早桃花已经开了。
  柯望忱为母亲守孝在家,也已经快一年了。
  代明枝去世后五个月,柯望忱的儿子出生。
  如今这孩子已经六个月了。
  这是宫里的太监到柯家传旨,说皇上在上书房召见柯望忱,要他收拾停当入宫去。
  嘉铭县主不知道是什么事,不免有些担心。
  等了好久,柯望忱才从从宫里回来。
  嘉铭县主屏退了左右,问丈夫:“圣上叫你入宫,所为何事?”
  “皇上有事命我去办。”柯望忱笑了笑,“你莫担心。”
  “去哪里?”嘉铭县主没有问是什么事,只是问去哪里。
  “东都,”柯望忱说,“你和孩子就不要跟去了,东都和京城本就离得近,我隔三差五就能回来。
  你带着孩子不方便,你父母想要见你和孩子也不方便。”
  “这事情……凶险吗?”嘉铭县主不放心。
  “别担心,没事的。”柯望忱抬起手,轻轻抚了抚她的脸,“我不能继续守孝了,你多操心吧!”
  按规制大臣丁忧要三年,不过遇到朝廷有要事委派,大臣就不能守丧满三年。
  是为“夺情”。
  这样的事各朝各代都有,本朝也经常发生。
  不久之后,柯望忱就被任命为东都令,到东都上任去了。
  之所以夺情,让他去东都赴任,自然是有缘故的。
  想当年,岑云初在和陈思问大婚的路上失踪。
  柯望忱苦苦寻觅。
  最后打听到岑云初可能被人带去了东都,贩卖到一处名为“艳骨山庄l的地方。
  他和岑同前往东都,乔装混了进去。
  发现那里做的尽是见不得人的生意,招揽的客人非富即贵,背后的主人也极其神秘。
  这件事柯望忱一直记在心里,也曾经向岑云初透露过。
  去年查淮阳王案子的时候,也查到了与之相关的一些线索。
  皇上决定将背后的人挖出来,于是便命柯望忱前去。
  五月里郑无疾接到柯望忱的来信,向他要一个犯人。
  “望忱任了东都令,不知道他在查什么人。”郑无疾看完了信递给徐春君,“他要的这个人是申鼎的师爷,曾在东都待过几年。”
  “这个人不是在陈州大牢里押着吗?”徐春君说,“那你就派妥当人,把他押到东都去吧。”
  “好,我让人尽快去办。”郑无疾说,“不过这应该是个大案,否则圣上也不可能夺情,让望忱去。”
  “过些时候应该就知道了。”徐春君说,“侯爷,你今天还去耕地吗?”
  城外村子里有一对老夫妇,无儿无女,也分得了一块田。
  可是二人都耕种不动,又舍不得赁给别人。
  郑无疾便自告奋勇替他们耕地,还说想亲自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究竟是怎样的艰辛。
  麦子已经熟了一茬,要把地翻一遍再播种。
  徐春君也觉得这是件好事,因此也不拦着。
  她如今又有了身孕,只是还没有显怀。
  芳菲已经两岁了,整天跟在郑无疾身后。
  听说郑无疾又要下地,便也吵着闹着要跟去。
  “若一直过着这样的日子,耕织自足,田园终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是很好的日子啊!”郑无疾把锄头扛在肩上,一手牵着芳菲说。
  “在乐土上,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富足自安。可天下又哪能处处都是乐土呢?”徐春君笑了。
  郑无疾陷入沉思,许久点了点头:“是啊!并非处处都是乐土。”
  他把陈州治理好了,可天下又有几处能像陈州这般呢?
  贪官污吏,奸商恶棍,总能轻易就打破百姓小小的安乐。
  郑无疾只能保证自己在任上的时候,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至于以后,他又拿什么去保证呢?
  徐春君见他有些失落,便知道他在为百姓担忧。
  到了晚上父女俩回来,徐春君亲自下厨烙了饼,做了汤。
  “这饼是王婆婆特意送来的麦子磨出来的面做成的,”徐春君把一张饼放进郑无疾的碗里,“王婆婆说你给她家种了地,这是应得的。”
  新麦子磨出的面粉带着特殊的香气,热腾腾的,带着朴实的欣喜。
  徐春君轻轻拉过郑无疾的手,摸索着他掌心的茧子。
  “大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心里必然是这么想的,”徐春君温柔的声音伴着窗外皎洁的月光照进郑无疾的心中,“只要你有一颗为民的心,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为百姓造福。
  哪怕到时候我们离开陈州,你到了别的任上,也是一样。
  如果有一天,你站的够高,就可以做更大的事,惠及更多百姓。”
  “春君,我明白你的意思。”郑无疾握住她的手说,“有你帮我,何愁不能。”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