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节

作者:丙儿字数:4893更新时间:2023-04-15 02:48:13
  “我如何忍耐得了,他竟是要我死的。少夫人,我知道我在你面前是没有丝毫资格与颜面求了你的,我也知道你的为难。但求求你,看在你也是娘,我也是娘的份儿上,帮帮我。不……”
  徐惠娘抽了自己一巴掌,连忙摇头说道:“婢子说错了,远儿只有一个母亲,就是少夫人。往后您就是他的母亲,婢子,婢子,婢子愿为你做牛做马啊。”
  说完,徐惠娘就伏在炕边叩了几个头。
  程瑜眯眼看着徐惠娘这个以往如雪莲般娇弱清雅的女子,哭得仿若早年间来程家打秋风的村妇一般。程瑜等徐惠娘叩了几个头后,才伸出手扶住了徐惠娘,哭道:“妹妹这是做什么?哪儿至于这样。”
  徐惠娘继续哭着求道:“还请姐姐救惠娘一命啊。”
  程瑜深吸一口,似下定了个艰难的决心一样,扶起了徐惠娘,说道:“妹妹既这么说,我如何也舍不下妹妹。妹妹且放心,有姐姐在的一日,就护你一日。”
  徐惠娘得了程瑜的应承,立时靠在程瑜身上嚎啕大哭起来,似把程瑜当做亲姐姐一样。
  程瑜安抚般得摸了摸徐惠娘的头发:“不必哭了,你还有远儿呢,往后定有你的好日子。”
  说完,程瑜抿起了一抹笑。
  看过徐惠娘,程瑜就听着贺氏来了。程瑜回到院子,就遣走了旁得丫头,笑着对贺氏说道:“母亲许久不来看我了,这次来可是为了南安郡王妃的事。”
  贺氏听后,皱眉含泪道:“当初我也以为国公府是好人家,但怎料里面藏着这么多事。”
  程瑜笑道:“可不是呢,按着如何择女婿来看,您与父亲是当真不如外婆与外公呢。”
  程尚书虽也曾让程瑜怨恨半生,怨他只顾着自己的道义,只顾着自己心安。
  但程尚书比起崔铭来,倒算得上一个好夫婿。
  贺氏摇头骂道:“如今是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玩笑?”
  程瑜止住笑,看向贺氏,说道:“崔嫣这事,牵扯了三皇子与太子,若在蛛丝上行走一般。三皇子估计着也是看上了国公爷的几个旧部下。”
  贺氏叹道:“哪家不一样,这个时候,一些个没见过钱的,舍家撇业的往火坑里蹦。你二叔家就出了个小儿,竟与三皇子的门客私交甚好。后被家中发觉,仍不知悔改,言说要成大事。所幸只是个庶子,就此病死了倒也不可惜。我们这样的人家,早就有许多人眼红,行事稍微出格,即刻就有人上折子告我们。
  “旁的嫡出的庶出的孩子又多。早先有个比我大个十多岁的,突然就在一旁人家的宴席上叫了我婶子。我问她是哪里的,原是程家旁支的旁支,且吹嘘着她家孩子如何被太子提拔重用。若是这当中一个人有个万一,不免要受牵连啊。现在你父亲除了公事之外,已不敢再应旁人之邀,去赴什么宴席了。你舅舅也一样,称病在家了。”贺氏摇头说道。
  上一世虽太子得胜,但太子后期杀的辅助他登基之人,可不比杀与他敌对之人的数量少。
  程瑜没做过官,但她知道的为官之道,就是万不能参与到皇权争斗中。
  但哪里能那么容易,能避开这些这些权争。许多事非人力所为啊……
  程瑜长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母亲,三皇子能此狠招,必然其他招数拖拽着这些人家去助他。除去三皇子还有太子……我们能熬的过去就是得天眷顾。若是我这里实在不好了,万望母亲不要心软,千万舍小顾大。女儿替弟弟谢谢您了……”
  说完,程瑜就跪下给贺氏磕了个头。
  贺氏哭道:“这死丫头真能戳人心窝子,万一那么一天,你就和离,弃了这些人。”
  程瑜笑道:“难不成我还能弃了通儿?且万一真有那么一天,岂是和离能了断的?如今想得不过是最坏的盘算,事情尚没到那一步。”
  程瑜虽笑着,她心里也没底,上一世国公爷去的早,满府都是无能之辈,只崔翊一个,还是个不爱为官的。才让国公府度过了这一场风波,而度过之后,那场事留下的信件还让程瑜拿捏着灭了崔家满门。
  但这一世他们可是出了两个个南安郡王妃,而南安郡王又与前世不同的支持了三皇子。
  这又生了许多变数。而程府上一世没卷进这场风波中,是因为在斗争较为激烈的时候。由于程瑞之死,致使程尚书意志消沉,闭门不出。更因为贺氏走出,断了威远侯府的这门亲戚,程府才避过这一劫。
  只威远侯府上一世在权利斗争的漩涡中打了一个转儿,几乎脱了几层皮去,才勉强撑了下来。
  这一世呢?程瑜不自不觉改变了一些事,她不得不去改变,难不成让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弟弟去死,看着亲舅舅家与她离心,堕下腹中骨肉?
  但因为这些改变,也造成了她无法预料的后果。
  权利斗争的厮杀太过残酷,在这场斗争中能保全了自身存活下来,就已是最大的胜利。
  无论是程瑜所在的崔国公府被卷进漩涡,还是程尚书他们被拉入深渊。
  他们都救不了彼此。
  唯一能做的就是斩断关系,尽力让自己活下去。
  贺氏自小在国公长大,当今皇上夺位之时,她虽还小,但也从长辈的惴惴不安中觉出了其中的危机。威远侯府贺家当真是断了几门姻亲的,只因怕被对方牵连,可就苦了那些嫁为人妇的贺家女了。贺氏既认同着程瑜的话,却还是觉得心里发酸,但若是有天程府遭难,贺氏惟一希望的,也是程瑜能与程府撇清关系。
  只一会儿,贺氏就缓过劲儿来。她们这样的女子自小被教育得就是这样,小时候贺氏的管教嬷嬷就对贺氏说过:“姑娘将来是要管一府后宅的,后宅是什么?那是一个姓氏是否兴盛的根本,也是这个姓氏的将来所在。有得时候难免做些为难的决定,但万事都应以大局为重。无论是为了夫家也好,娘家也好。”
  贺氏把程瑜拉在身边,抱着程瑜说道:“如今你这丫头竟然也是做母亲的人了,懂得舍不下孩子了。还好你那孩子是个小子,就是将来也是在你这眼皮子下面。不似女儿,一嫁人就似风筝一样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飞的好不好,全都凭着夫家的东风。你想狠心不顾着吧,那风筝线还牵着你肉疼。”
  程瑜靠在贺氏怀里笑道:“等熬过了这阵鸾凤,风筝就不飞了,守着母亲。”
  贺氏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仍笑着点头说话。
  这一天,许多人都因着崔嫣之死,而忙碌起来。
  崔家的一众人忙着去找南安郡王理论,责郡王逼死崔嫣之罪。
  南安郡王没料到崔家竟下得了这份狠手,慌乱之下就只会让崔妏留下的那个女儿去到崔府哭去。
  崔妏留下的女儿年纪小小,却已有县主封号,更在郡王府内的争斗中磨成了人精。
  到了崔府后,旁得不寻,就去找刘氏。哭说,她已没了母亲,这时外婆还要逼着她父亲不疼她,让她在郡王府如何自处。
  刘氏早就打定了主意,虽崔妏之女是她的外孙女儿,但她这时还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
  且她这个外孙女儿可是个心冷的,当初看着崔嫣无法生育,就与旁得妾室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崔嫣。
  所以刘氏只是闭门念经,为崔嫣流了一会儿泪后对着她那县主外孙女儿说道:“县主是千金之躯,且是旁姓人。县主只管去找自家人做主去,别来崔府扰老妇念经了。”
  那南安郡王的县主见刘氏心硬的很,她也骄傲惯了,一甩袖子就走了。
  刘氏看着这时恼起来与崔嫣有几分像的县主,用力的合了眼睛。
  正文 45缠绵雨
  庆国公府与南安郡王府彻底撕开脸来,庆国公崔敬亲自写折子告了南安郡王。
  南安郡王原也想网罗了罪名去告庆国公的罪,但因三皇子怕牵连到自身,就给拦了下来。
  这样互相咬罪,只会两败俱伤。
  自庆国公与南安郡王决裂,原因庆国公与南安郡王又姻亲而与庆国公府一众人结交的见风使舵者也都就此散开了。庆国公也借此清了一批存有痴心妄想的子孙。
  而后庆国公府就整个蜗缩起来了,在整个权贵圈儿中显得更加不显眼。似先头敢与于郡王府对峙的不是如今这窝窝囊囊的国公府一般。
  原本庆国公的功勋是在临京城中都论得到的,护助先皇登基之功,且能存活下来,这是十分难得的。与其关联甚深的闵家,也是一权贵人家。只因庆国公因知先皇恐他功高盖主,而有意隐退,就此庆国公慢慢沉寂。也未给他的前三个儿子好好筹谋,唯一嫡女更是嫁到了商户出身,与京中权贵关联不大的沈家。
  待到当今皇上登基,庆国公才松了一口气,后又有了崔翊,才开始振作起来。
  闵家也托庆国公的关系,几个公子都在军中谋了份前程。
  也才有崔妏进入郡王府,程瑜嫁入国公府之事。
  庆国公也是沉寂久了,性子有些急了,贪恋年轻时的风采,有些冒进,没防备这还有一场事等着他。庆国公也知他的这些子孙,没一个是能在刀口上讨富贵的。
  别说三皇子的作为并非明主,就算三皇子视为仁德之君,他的那些子孙也不是肱骨之臣的材料。
  就只一个崔翊,还太过心软,比起功名利禄更好风花雪月。
  崔锦虽有才,却还死的太早。
  似乎命中注定让这个国公府就此隐退,既没有在刀口上讨富贵的本事,就去练就缩头保命的忍□。
  庆国公浑浑噩噩的做了一天的梦,似梦到了他年轻的时候,他一挥手,便有千军万马冲向地方。那时他是提着脑袋奔富贵的,虽凶险,但也爽气。
  不知睡到什么时候,似听见有人进来了,他也看了一眼。但始终没法子从梦中醒来,连来人问得话都听的模模糊糊。
  “国公爷……崔嫣……”
  庆国公挣了一会儿,才算从梦魇中醒了过来,才听清来人问得话。
  原是为了崔嫣入祖坟的事。
  庆国公看了眼来问他的人,说道:“入什么祖坟,她不是嫁了么?在祖坟外另起个坟吧,随便埋了就成,何必来问我?”
  那奴仆犹豫了一会儿,又说道:“夫人在外面。”
  庆国公皱眉:“这是又来劝我不要分家了。”
  那奴仆笑道:“夫人这也是盼望着家和万事兴。”
  庆国公冷哼一声,没再说话。
  是看自己才掌了权,一时舍不得吧。
  那奴仆见庆国公心情不悦,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待在庆国公府上过了最后一个年,崔端带着子女自庆国公府搬了出去。司马氏做下残害国公府子嗣的事,他们这一房在国公府中一直抬不起头来。如今能够分家,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对于崔端这一房来说也算有个出路。崔端彻底搬出府的那天已经入春,天降了一场微凉的雨。
  崔端回头看了眼国公府的大门,对车车夫挥了挥手,马车就载着这一房人慢慢的向前走。
  崔竣他们这房没有崔端等人的野心,也没有他们的本事,也没他们那样处境尴尬。看着崔端能寻一片小天地,羡慕他的自在之余,也舍不下国公府。
  毕竟庆国公手里的才是大头,离得近些,总是能分得多些。
  但如今庆国公想分家的决心很大,虽都住在一起,但也命人将宅院改了。虽算都住在国公府中,也算分门另过,如此崔竣也没意思起来。
  庆国公府中少了不少的人,奴仆也遣了不少,余氏身边也就剩下两个丫头与一个婆子顾着。
  且这时各房也都忙着分家的事,余氏原本住的院子与崔竣等人住的较近,这时工匠们来砌墙,改院子,闹得很。余氏就躲到了个小花园子躲清静。
  她这时的性子又不爱见人,一个劲儿的往那人的地方躲,瞅着平静的湖水发愣。
  “少夫人……”
  余氏听着一声短促的呼声,就回过头去,恰落入一个男子的怀中。
  这大白日的,便是这处隐蔽,也难保没人看到。
  但余氏却没有挣扎,由着那男子抱着,她已存过死念,这时听崔嫣死的凄惨,她亦有所感。
  竟是万般皆空的连名声都不顾着了。
  只余氏是不愿再去自己了结自己的命了,这是她自己的命,哪怕无依无盼。余氏虽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命要被别人掌控这,但她的命左右就是这样的,能有机会看看旁人的命是什么结果,也算她活过这一场。
  那以为余氏想去寻死,而出手救了余氏的也不是旁人,正是青元。
  青元见余氏都未推开他,似万念俱灰一样,越发的信余氏这是要寻死,就抱着余氏不肯松手。
  余氏抬头看了眼青元,想起了眼前这个就是曾救了自己一命的。
  有人走了过来,青元连忙拉着余氏躲在假山中。
  “大少夫人,大少夫人……”
  这是余氏身边贴身丫头的声音,她必是去取了靠垫回来了。
  天似乎又要下雨了,黑云欲哭不哭的罩在国公府的上头,让人心生烦躁。
  余氏躲在假山中,抬头看了眼天。从假山的缝隙中,只能看到一小片阴沉的天空。密集的黑云将天空都填满了,不让余氏看到一丝光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