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明珠娘子 第251节

作者:八宝豆沙包字数:5327更新时间:2023-04-15 12:24:46
  顾明珠哂笑,瞟了她一眼:“跟在我身边这许久,却还是个不爱动脑筋的。”
  小葵不好意思地摸摸头,低声道:“婢就是想不明白,从前高嬷嬷可是问一句才答一句,可从没有这样爽快地回话的。”
  顾明珠笑容清浅:“你忘了么,郎君与我就要离开崔家,无论去哪里,这院子里的婢仆也是要带走大半的,她是院子里的管事嬷嬷,自然不可能留下,日后就只能是我的人了,再没有别的去处。”
  小葵瞪大眼,连连点头:“可不是,那她就不是大夫人的人了。”
  高嬷嬷日后的荣养,子孙的差事还得依仗着顾明珠,自然不敢再有别的想法,只能死心塌地听从吩咐了。
  热腾腾的兰汤洗去了一身疲倦,让小葵帮着绞干了头发,换了一身软软的家常衣袍,顾明珠躺在小榻上轻轻吐出一口气,真是舒畅,好像把这许久的紧张担忧都洗掉了,这时候她反倒不想睡了,索性让小葵拿卷闲书来翻一翻。
  刚翻了几页,崔临大步进来,他也已经换了衣袍,一身素灰暗绣银线云纹海水长袍,腰间束着碧玉带,含笑进来她身边坐下,伸手拿过她的书翻了几页:“阿娘说你刚回来,一路赶路辛苦了,二房三房那边就不用过去了,好生休息。”
  按着家礼,她回来是该去二房、三房与二夫人、三夫人问安送去带回来的心意,只是顾明珠不想被卷入崔家如今乱糟糟的事里去,正好大夫人吩咐了,她乐得不去。
  她笑盈盈地道:“阿娘心疼我,那我就让阿碧她们把带回来的衣料首饰给她们送去吧。”
  回博陵前,她让人去西市的衣料行与首饰铺子一气定了好些时兴花样的衣料和赤金琉璃的首饰,分作一般无二的两份准备给二房、三房,让她们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崔临看她那副坦然的模样,不由地失笑:“你倒是自在,隔岸观火。”
  顾明珠拿眼角横他一眼:“我这是学着郎君的,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再说了,我毕竟才进门,连打理中馈都还没学会,哪里敢过问这么大的事不是。”一副委屈的小媳妇模样。
  崔临笑得不可开交,边摇头边伸手点点她那装模作样的脸:“油嘴滑舌,还敢攀扯我!”
  第595章 暗流
  说是家宴,却大都是女眷,崔丞带着崔奕在长安未回,崔玮兄弟几人也在淮南,只有崔临与崔翰几个人,就让他们在外院吃了酒席,崔老夫人带着女眷们在内院摆了家宴。
  二房里称了病,三房又忙着张罗去长安的事,家宴自然是大夫人安排,顾明珠早早过去帮着打点,正瞧见崔宁陪着老夫人说话,帮着安排婢仆的差事,很是井井有条。
  顾明珠与崔宁也有许久不见,只见崔宁已经出落得娉娉婷婷,是一个大姑娘了,见着顾明珠,她含笑起身屈膝见礼:“五嫂嫂。”
  再没有当初的羞怯不安,多了些稳重与温婉。
  顾明珠笑着拉了她起来:“许多时候不见,先前你让人送去的手绢荷包我都收到了,手工很是不错。”
  崔宁微微脸红,却还是笑着道;“嫂嫂必然是不缺的,只是我还是想表表心意,那花样子也还是嫂嫂给我的。”
  顾明珠知道她的心意,是担心她与崔临在长安的安危,偏生这府里人多口杂,她只有借着送手绢荷包去玉笙院的机会,问一问高嬷嬷他们。
  她更是欣慰,与崔宁道:“我自来不擅女红,却也瞧着你那活计做得精巧。”
  崔老夫人看着他们姑嫂二人和和睦睦,心里很是喜欢了几分,这些时日为了分家的事,府里明争暗斗不少,倒觉得这样子很是难得。
  她笑眯眯与她们二人道:“针线上的活计自然不是稀罕物,难得的是心意。”
  顾明珠应着:“正是如此。”
  崔宁抿嘴笑着,又问起顾明珠长安的事来,顾明珠知道老夫人的心思,也知道世家里素来不让未出阁的娘子过多涉入其中,也就略过了宫变的详细情形,只粗略说了说便不再提了。
  祖孙三人正说话间,崔娉与崔婷姐妹二人也过来了。
  只是这一回却不像从前,素来要好地像一个人一样的姐妹二人却是一前一后的进来,崔娉倒还是那副温柔持重的模样,微笑着给崔老夫人行了礼,又与顾明珠、崔宁见礼。
  可是活泼热闹的崔婷却像是换了个人,无精打采地远远跟着进来,低低声给老夫人请安,目光里全是委屈怯怯。
  老夫人看看她们姐妹二人,轻轻叹口气,让她们坐下。
  饶是这样,崔婷还是避着崔娉,在崔宁的身边坐下了,像是赌气似的与崔宁清净起来:“……你们什么时候回安平?去了安平就不回这边府里了吗?”
  崔宁瞧了一眼老夫人与崔娉,和气地笑着答话:“我们是跟着老夫人回族里,若得空还会回来看你的。”
  这回答既不生分,也不会拖泥带水。
  老夫人听来很满意,笑着转头问崔娉:“你阿娘呢?还未收拾妥当?”
  崔娉轻笑道:“已经让嬷嬷们造好了单子,这就带着二嫂嫂过来给老夫人回话。”
  说话间,三夫人郑氏与二少夫人王氏已经来了。
  “……这是要带去长安的物件,想着那边大都有,只捡了紧要的带去,我也是头一回准备这些,不敢托大,让她们造好了单子,请老夫人过目。”郑氏一如既往的憨厚模样,亲自送了单子到老夫人跟前。
  老夫人看了看她,却是淡淡笑着推开了:“都是三房里的东西,自然是你说了算,不必来回我,收拾妥当了就让他们准备好,过两日你们就要去长安了。”
  郑氏不曾想到老夫人看也不看那单子,脸色有些变,却还是笑着点头,又道:“一会我送去与大嫂瞧一瞧,免得有什么纰漏。”
  王氏瞧着情形,眼珠一转,笑盈盈地在老夫人身边坐下,笑着道:“我就说老夫人偏疼五弟妹,你才回来老夫人就让人备了家宴,方才我来时可是瞧见了厨里忙得不可开交,平日里我想吃个八宝鸭还被老夫人笑话嘴馋,你们评评理,这我可不依!”
  她说着话,一副邀宠的模样,逗得老夫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点点她:“你还是嫂嫂了,倒要跟刚进门的弟妹争吃的,可不就是嘴馋。”
  她又转头吩咐婢女:“让厨里再做个八宝鸭。”
  “不然咱们二少夫人怕是要馋得时时惦着了。”
  这下连崔宁姐妹几人也掩嘴笑了,王氏臊红了脸,却是坦然地给老夫人欠身:“多谢老夫人,这下子我可不敢说老夫人偏疼五弟妹了。”
  有了她这一番打岔,老夫人与郑氏之间的暗流好像就此揭过去了,谁也不再提起来。
  只是除了崔婷,二房里的人迟迟都不来,老夫人脸色不禁又有些不好看,吩咐人去看看:“……二夫人若是病着,就让大少奶奶与三少奶奶过来。”
  等了一会,谢氏与郑媛才过来,二人给老夫人行了礼,谢氏不安地低着头,目光闪躲:“……阿家说身子未大好,不敢过来,待好些了再来给老夫人请安赔罪。”
  郑媛倒是一言未发拜在她身后,神色木木的,谁也不看。
  老夫人看着谢氏那副心绪不宁的模样,哪里还不知道是谢氏在帮着二夫人遮掩,只是也不耐烦当着众人的面点破她,冷笑一声:“罢了,病着就养着吧,也不急于一时。”
  她让谢氏与郑媛坐下,这才吩咐人去与大夫人道开席。
  顾明珠坐在一旁,看着郑媛的模样却是吓了一跳,这才不过几月的光景,怎么成了这幅模样,那张原本鲜艳明丽的脸上瘦得颧骨高耸,一双眼凹陷乌黑毫无精气神,眼角额上居然有了细纹,看起来竟然比谢氏更要憔悴苍老几分。
  像是察觉到了顾明珠的打量,郑媛慢慢转过脸,死水一般的目光望向顾明珠的瞬间,却是迸发出极度的恨意,连顾明珠看着都有些心惊。
  只是那恨意很快又消失了,埋没在了死水之中,这时候的郑媛看起来就像是块渐渐朽烂的腐木,再无半点生活的希望。
  顾明珠不是不惊讶的,只听说了二夫人抬举琴娘与冰儿两个姨娘,可也不至于让郑媛如此模样,难道还有什么事?
  第596章 婚事
  一顿饭吃得并不痛快,虽然是一家子人坐在一处,但二房与三房显然是已经有了嫌隙,二夫人没有过来,谢氏倒是照旧是个闷嘴葫芦,尤其是这个时候,更是不敢多说一句,只有借着低头吩咐小婢的时候,悄悄向顾明珠微微笑了笑。
  顾明珠领会她的善意,也向她笑了笑,却又一眼瞥见谢氏身边坐着的郑媛,正目光直直看着自己,令人发毛。
  只是顾明珠从来也不曾惧怕过她,冷淡地瞥了她一眼,就移开目光去了。
  待到散了席,老夫人却是唤住了大夫人与顾明珠:“明珠才回来,也不知道长安那边如何了,我还有话要问。”
  却是打发了三夫人她们:“你们都回去吧,二房里的事大郎媳妇你多费费心,你婆婆身子不济事,只怕是撑不起来,之后你大伯母这边要把府里的事交过去还得你打点着,有什么不明白就来问我和你大伯母,总不会叫你们没个主意的。”
  这话说的谢氏与郑媛都是脸色发白,只因为老夫人这话听起来像是没什么,仔细想想却不难听出来这是在说二夫人事到临头就装病,老夫人索性说她不济事,把之后府里的事都交给谢氏来管。
  郑媛却是头埋得更低,捏着手绢的手青筋都出来了,分明是忍着极大的气愤。
  只是现在的她再没有脸面争长短了,只能默默咬着唇,跟着谢氏退了出去。
  王氏还想再说几句笑话,让老夫人留了她下来,却被老夫人笑着吩咐身边的嬷嬷:“外头风大,天黑得也早,你让人提了风灯送三夫人与二少夫人和她们姐妹几个回房去吧。”
  这才没了办法,不得不跟着三夫人郑氏一起行了礼退了出去。
  出了院门,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两眼,又瞧了瞧那依旧是不多话的婆婆,趁着崔宁她们走远了,才紧走了几步:“阿家,老夫人留了大伯母与五弟妹她们是要做什么?”
  郑氏却是轻轻叹了口气:“听说五郎要离开崔家,先前我以为只是讹传,现在看来是真的了。”
  王氏睁大眼:“还真有这事?”显然她也听说了。
  郑氏点点头:“想来老夫人留了她们就是要说这个,终究是崔家嫡出子弟,老夫人又素来看重五郎,这样如同剜心割肉一般,少不得要贴补些,自然不好当着我们说。”
  王氏撇撇嘴,咕哝了几句,却又很快高兴起来,如此一来这府里没了崔临,二郎的宗子就能当得更稳当了。
  留下来的顾明珠却是听着老夫人与大夫人的说话惊愕不已:“……是要给七郎定一门婚事?”
  老夫人笑着点头:“七郎的年纪也不小了,原本早就该定下一门婚事来,只是先前挑选了许久,总是自家的孩子自己看着好,难免挑剔了许多,现在眼瞧着到了年纪,婚事是不能再耽搁了,所以想着商量一下挑一门好婚事定下来。”
  顾明珠依旧是觉得一头雾水,便是这样也该是老夫人与大夫人商量才是,毕竟儿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做嫂嫂的过问的。
  大夫人见她疑惑,神色淡淡地道:“长安送了信来,太后想将安平公主赐婚给七郎。”
  安平公主?顾明珠惊住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恍然想起了在长安时,崔奕不顾一切入宫救出安平公主,还有安平公主说起崔奕时那微微泛红的脸。
  他们两个年纪相当,又是一起经历过事的,互相生了情愫倒也不奇怪,只是太后提出这门婚事,却怕是不那么简单,她是要将崔家更加牢固连成同盟,尤其是崔家长房,她想必也是知道了崔家长房要去安平族里,所以才选中了崔奕。
  老夫人与大夫人是想听听顾明珠的意见,顾明珠却不知该如何说,只能蹙眉思量着:“这桩婚事还得请老夫人与大夫人拿主意,我年纪轻,也没经过什么事,看不出深浅来。”
  老夫人先笑了起来:“我就说五郎媳妇是个谨慎的,你也别担心,我们只是想着你在太后身边多年,对长安和宫里的局势最是了解,才想问问你,你有什么就说什么,都是自家人不妨事。”
  大夫人却是蹙了蹙眉,犹豫许久才道:“七郎的性子太过率直,不比五郎那般稳重。”
  她是不赞成这桩婚事的。
  老夫人听得这话,笑容也慢慢淡了下来,望着大夫人:“我也知道这是难为你,这些年你与老大为了崔氏付出许多,前面几个孩子的婚事都是族里定下的,事事都让你退让了,如今好不容易长房能够摘出去,回了安平好好过日子,偏偏还有这样一桩事,你难免舍不得。”
  “你和七郎若是真的不愿意,那就作罢吧,大不了我亲自去长安,入宫求太后换一桩婚事,二房、三房也不是没有郎君,任她挑拣一个吧。”
  顾明珠心里一跳,想起安平公主那已经遮掩不住的心思,他二人分明是有心之人,若是这样拆散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她垂下眼思量一会,开了口:“老夫人,阿家,我想问一问,公主殿下若是嫁与七郎,是留在长安,还是随七郎回博陵?”
  这问话倒是让老夫人与大夫人愣了一下,只是想了一想之后,又是恍然大悟,这的确是关键所在,若是太后要留了公主与崔奕在长安,那长房自然是难以避免被卷入朝事之中去,可若是公主能跟着崔奕回博陵呢?没有远嫁的公主还要过问朝中之事的道理。
  崔老夫人眼前一亮,抚掌与大夫人道:“说得极是,你让长安准备准备,入宫求太后赐婚,就说长房膝下依靠七郎支撑,请公主下嫁博陵。”
  顾明珠轻叹口气,老夫人果然是掌事多年,老谋深算,如此一来太后若是不允准,也不好再挑崔家其他郎君做驸马,更不好再挑别的世家的郎君,崔家的地位也不用担心会被其他世家所动摇。
  其实从一开始,崔家决议将嫡支分作三处便是狡兔三窟的意思,若是三房在长安的朝堂之争中出了什么差错,至少还有留在族中的长房和府中的二房。
  如此也好,至少能够成全了崔奕与安平公主,也能保住长房一脉。
  第597章 崔大夫人的请求
  从老夫人院子里出来的崔大夫人与顾明珠带着婢仆往内院回去,初冬的院子里花草凋零,却有修竹丛丛,松柏苍翠,转过穿堂就是假山叠嶂,景致秀丽,只是崔大夫人与顾明珠都无心多看,脚步不停地走着。
  顾明珠想着安平公主与崔奕的婚事,一时心里也是欢喜。
  其实说起来,崔奕与安平公主的身份算得上是十分相称,崔奕性子刚毅,虽然是世家子弟,却不轻浮,品性纯良,而安平公主单纯无邪,心地善良,若是能够凑成一对,的确是件好事。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