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分卷(89)

作者:言朝暮字数:4647更新时间:2023-05-16 12:57:09
  但他们有了明确的修改目标,钟应解释起来也不算难。
  他搬出了十三弦筑,摆放在石桌上。
  钟老师悬空按弦点弦,轻声指挥:三徽、挑二弦。
  厉劲秋作为学生,就伸手照做,让这张古老筑琴发出泠泠弦声。
  四徽、击七弦。
  一徽、猱三弦。
  厉劲秋竹尺、手指统统并用,也不讲究什么筑琴只能用敲的,把这千年唐筑当成少儿教学示范乐器,拨弄的铮铮作响。
  他耳目聪明,记忆清晰。
  弹出来大约是什么旋律,提笔就能迅速记下来。
  不过半天,白纸、谱纸满是厉劲秋鬼画符的笔迹。
  他还甚为满意,递给钟应。
  看,你想改编的乐曲应该是这样。
  钟应专注看谱。
  远山时时陪伴,时时目瞪口呆。
  他见过无数怪癖天才,创作乐曲的习惯,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口传心授,亲密无间的迎合!
  而且,他学的日本筝,竟然看不懂最基础的厉式五线谱了!
  年轻的远字辈弟子,试图在厉劲秋、钟应脸上找出半分玩笑的意味。
  然而,他们非常认真。
  比以前沈先生留下的谱子,完整一点了。
  钟应皱了皱眉,只不过这一段,还要改改,不能用谣、引的旋律
  厉劲秋仔细思考,抬笔就改。
  那就用你说的诗、歌曲调,这怎么样?
  空白的纸页唰唰画出了无数带尾巴的小蝌蚪,白纸黑字清晰可见。
  音乐创作走入了专业学术领域。
  远山自诩中国音乐文化通,又懂基础西方乐理,这时却一个音符都看不懂,只能凭借作曲家留下的符号痕迹,感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可钟应拿过来看,笑着就夸道:
  不愧是厉大作曲家,我这么简单粗糙的说明,你都能谱好曲,果然是天才。
  一向不觉得自己字迹有问题的厉劲秋,得此盛赞,意外的心中雀跃,语言谦虚。
  我怎么可能是天才,看看这字,太乱了,我应该练练。
  不用练,能看懂就行。
  钟应即使分不清五线谱上纷乱符号。
  但他和厉劲秋从头开始,慢慢改出来的乐谱,已经在他心中奏响了旋律。
  那是沈先生临终前的期盼,更是他与宁明志恩断义绝的象征。
  这样的曲、这样的词,最好是筑琴弹奏,竹尺击弦,清脆泠泠,高歌景星吉兆庇佑中华,嘲讽宁明志的自以为是。
  秋哥,来,击筑。
  钟应期待的看他,似乎在等一首合创的天籁之音。
  厉劲秋可太清楚自己的水平了,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来演奏简直是侮辱这首乐曲,下回吧,下次一定。
  两个人在阳光充沛的秋日,笑得畅快恣意。
  然而,偏偏有人不识趣。
  什么曲子?也许我能击筑而歌。
  沉闷的轮椅声响,随着这声亲切问候,带着讨厌的宁明志前来。
  他笑容慈祥,视线羡慕,终是没有忍住,打断了一派静谧和谐的气氛。
  遥远和室,能够清楚听到钟应与厉劲秋的声音,也能看到厉劲秋挑起琴弦,钟应专注的视线。
  他只觉得,这一幕熟悉又怀念。
  当初他与静笃,便是这样
  不,应当比他们更加亲密,仿佛这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两个人心手相通,谱写出妙曼动人的古乐曲。
  他记得那句雪霜贸贸,荠麦之茂,也记得那句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静笃亲自为他挑选的《猗兰操》,亲自与他共谱的猗兰曲,无论时隔多少年,他都能清晰的回响起那段旋律。
  宁明志的轮椅,与筑琴近在咫尺。
  即使钟应和厉劲秋收敛笑容,冷漠看他,也磨消不去他回忆之中带出的久未知音。
  于是,宁明志伸出手,拿起了光滑竹尺。
  这支竹尺早已经换过几十支,但它击响银弦的声音,仍是八十多年前,沈聆第一次将琴摆放在他面前,笑着击响时的韵律。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的低沉回旋,是沈聆在阴雨连绵的庭院,深思遗音雅社的首演。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的哀叹惆怅,是沈聆担忧他不能登台,心中失落伤感的劝慰。
  宁明志身体腐朽,灵魂依然会随着一曲《猗兰操》,回到自己十七岁的时候。
  他和父母离日归乡,再没有老师教导钢琴,只好四处闲逛打发时日。
  没想到,他竟然在狭窄街巷里,听到了声声弦动,明媚悠闲的轻响。
  宁明志循着声音,走入了大门敞开的遗音雅社。
  陌生的琴家穿着黛蓝长衫,专注于手中奇怪的古琴。
  他眉目温柔平静,手指修长莹白,恰如他奏响的弦音,掠于琴弦,雅致轻盈。
  不知道怎么的,他留学日本多年,早就忘干净了的古诗词,涌上脑海。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他低声吟诵,惊得琴家停了演奏。
  一双眼睛漆黑如星,望进了他的心里。
  只见那人眉眼微弯,声音仿佛璞玉,问道:小友可要听琴?
  温柔缱绻,思念至今。
  君子院的一曲《猗兰操》渐渐淡去,宁明志从回忆中醒来,视线模糊不清的看着钟应。
  他应当是看不清晰一个人的面貌的。
  他却总觉得,自己能够看清钟应修长温柔的眉,漆黑澄澈的眼,始终带笑的脸。
  那是静笃的脸。
  年轻、优雅、从容,无论狂风骤雨来袭,也是淡然平静。
  再没有比静笃更好的琴家,再没有比静笃更好的挚友。
  宁明志放下竹尺,幽幽叹息道:我刚才一首《猗兰操》,是静笃当年亲自教导的,你们觉得如何?
  钟应沉默不言,唯独厉劲秋出声说道:也就那样。感情有余,技巧不足,没有《猗兰操》该有的韵味。
  宁明志闻言一愣,继而放声大笑。
  以前,静笃说我技巧有余,感情不足!如今我也走过了八十多年,半只脚入土,结果变得感情有余,技巧不足!
  终究是辜负他了。
  钟应觉得宁明志可笑。
  他辜负沈聆的,何止是十三弦筑《猗兰操》,又偏偏装作可怜,仿佛自己惦记着挚友一片真情。
  沉闷的气氛之中,宁明志慈祥的问道:
  我不是想来打扰你们的创作。我只是好奇,你们在为我谱写什么样的曲子?
  厉劲秋正想开口说《伪君子》,却没想到,钟应抢了先。
  他说:是沈先生临终前,决定要用十三弦筑奏响的乐曲。
  瞬间,宁明志的眼睛锃亮,若不是他懂钟应的脾气,恐怕当场就要怒吼:快弹给我听。
  幸好,他成长了。
  他只是眼睛亮,依然端起慈祥长辈的云淡风轻。
  哦,是吗?宁明志手指攥紧,表面装腔作势,它叫什么名字?
  钟应勾起笑意,反问道:你想知道?那就到时候等着听吧。
  这话无疑是钟应给出的承诺。
  承诺宁明志,他会弹琴、他会击筑、他会奏响沈聆临终前心心念念的乐曲。
  宁明志心中掀起波涛怒海,翻来覆去的回忆汉乐府。
  也许沈聆临终之前,想再奏《猗兰操》,哀悼他们的友谊。
  也许是《芳树曲》,告诫自己不要因为挚友的二心感到伤痛。
  也许、也许是《越谣歌》,死前仍旧会高唱着他日相逢我戴笠!
  可惜,钟应没说。
  他连和宁明志闲聊的兴致都没有,说完就转头,宁愿端详厉劲秋的鬼斧神工小蝌蚪。
  然而,宁明志十分满足,也不打扰年轻人的创作,叫致心推着他走了。
  他高兴叨念着。
  小应终于要为我弹琴了,他是一个天才,他肯定比樊成云弹得好。
  只不过,没有人能像静笃一般,弹奏出我最喜欢的乐曲了。
  我恨啊,当时年轻,没能为他录一张唱片,否则今日的我,怎么连听他一首曲子都如此的艰难。
  老人乐呵呵的感慨,很快被身后追来的脚步声打断。
  远山行色匆匆,慌张而来,汇报道:师父,钟先生想要新的乐器。
  宁明志笑容灿烂,眉眼开花。
  给他。他要什么乐器都给他!
  但远山神色惊疑不定,犹豫再三,终究还是如实说了。
  可是,他想要一架三角钢琴,斯坦威的。
  第78章
  载宁宅邸的风吹草动, 向来是门生徒弟们热议的话题。
  那位如同象征一般,只要活着就行的载宁大师,也许是死期将近, 他最近变得格外奇怪。
  他不仅彻夜闹腾, 大发脾气。
  还时时叫自己最为冷落的小女儿载宁静子,去本家病床前陪护照料。
  白天传唤就算了, 竟然凌晨、深夜都会突然派出弟子去请, 以至于静子干脆在载宁住了下来。
  听说, 静子还开始帮载宁大师整理古籍、乐谱。
  风雨飘摇之际,暗中寻求新主的门徒们,心思逐渐活络。
  难道载宁大师反悔了,不打算将载宁学派传给本家的载宁静雄, 要把一切交给静子?!
  四下纷乱的消息,逐渐令人惶恐。
  载宁学派传承日本古音,把控着传统乐界、门阀宗族的复杂关系。
  众人都等着载宁大师驾鹤西归,借着自己拥护新主有功, 再往上爬一爬,要是换作静子
  有谁联系过那位叛逆的静子?!
  静子素日不和我们往来, 一直在做些大臣们不喜的事情。
  若是载宁大师将一切交给静子, 难道真的要溯本清源,走新的流派了?
  还有消息吗?本家的远丘怎么说?
  门徒聚在一起,都在紧张交换消息。
  有人姗姗来迟, 总算带来了本家远丘的新口信
  他说,载宁大师亲自吩咐了,要一架斯坦威的三角钢琴!
  传统载宁学派音乐人, 以十三弦筝、三味线、尺八为荣。
  那些钢琴、小提琴、大提琴, 不过是粗鄙乐器, 不能与历史源远流长的古典乐器相提并论。
  所以,载宁本家与分家的宅邸都是禁止西洋乐器的。
  然而,一架斯坦威的三角钢琴不仅迅速的搬进了载宁宅院,还堂而皇之的摆放在了君子院的会客厅,等待着钟应弹响。
  钟应拿着厉劲秋亲手写下的五线谱,好好摆放在琴架上。
  谱子有了,钢琴有了,秋哥,来!
  厉劲秋抗拒的站在一旁,皱着眉端详这架崭新的斯坦威三角钢琴,漆黑琴身,洁白琴键,明亮反光。
  但他一点儿也不激动,痛苦的双手环抱,站在一旁。
  我不来。
  钢琴这种给他带来极大痛苦的乐器,简直是他灵魂噩梦。
  我宁愿击筑、弹筑,我也不想弹钢琴。
  说着,厉劲秋瞥眼去看监控,还要弹给伪君子听,我不。
  钟应笑着看他,抬手就在黑白琴键,快乐奏响旋律。
  那一段段一声声的清脆音符,仿佛钟应指尖唤醒的精灵,带着纯粹直白的小尖枪,一点一点的扎着厉劲秋坚硬如铁的心。
  他的沉闷痛苦,在钟应即兴演奏的轻快音律里烟消云散。
  也许只有听天才弹琴,他对钢琴的厌恶才会稍稍舒缓,但是,他绝对不弹
  来啊,秋哥!
  钟应单手按键,伸手招了招,四手联弹!
  白皙琴键在他左手指尖清泠作响,右手做着邀请的手势,似乎厉劲秋不来,他就要一只手继续弹奏下去。
  厉劲秋震惊错愕,耳边是单音节的旋律,宛如小朋友叮叮咚咚,眼前是钟应的温柔笑意。
  行吧。
  他抬手拍在钟应掌心,颓然妥协的坐下,又笑出声道,四手联弹。
  冷清偏僻的君子院,响彻了钢琴激昂跳跃的琴声。
  两只本该被关起来监控的笼中鸟,在钢琴上掀起的风暴简直是恶龙振翅,烈焰灼烧,方圆十里尽是他们恣意音符,点燃了地底喷涌的熔浆。
  安静清幽的载宁宅邸,还从未如此吵闹过。
  路过远隔湖泊院墙的长廊,都能听见两双手、二十指持续不断弹奏的三整音高亢颤抖,不和谐的激烈冲突,在疯狂的急板之中紧张延续着刺耳的叫嚣。
  仿佛唤醒了地狱里的魔鬼,张口咆哮出了这段恐怖又鲜明的火焰。
  他们弹的什么鬼东西!
  宁明志终于听到了钟应弹奏的旋律,可这不是他想听到的声音。
  监控里的音量已经放到最小,宁明志依然觉得,耳边能够听到层层假山院墙之外,隐隐约约的钢琴声。
  好像是即兴。致心能够从乐曲里感受到弹奏者的情绪。
  这样的音乐,更像是一种宣泄,尽情的舒展着钢琴家们内心禁锢的狂放心情。
  浸淫古典音乐几十年的宁明志,早就忘记了年少时候学习的钢琴、小提琴。
  他皱着眉,痛苦的听着魔鬼一般的颤音、杂音、不和谐音。
  耳边哪里是一首曲子,根本是一群尖锐的叫声,带着对听众的嘲讽与折磨。
  钟应像极了沈聆,又一点儿不像。
  因为,他的静笃绝不会弹奏出如此痛苦疯狂的乐章,更不会即兴成这种凶神恶煞的模样!
  他听不懂钟应要钢琴做什么,他只觉得吵闹心烦,不想再听到一丝钢琴的律动。
  关掉它。
  宁明志简略的吩咐,致心心领神会,关掉了监控。
  老人十年如一日的,透过监控观察想要观察的一切,这还是第一次要求关掉屏幕。
  仪器仍在运作,录像仍在记录。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