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节

作者:漫漫行字数:6682更新时间:2023-04-22 19:13:30
  第313章 利害
  沈皎话落后, 和卫赜相视一笑。
  其实, 对于跟天和帝隐瞒她和卫赜之间的事情, 除了是为两个家族考量外, 也是为了不让天和帝为难。
  前者, 她要为了家族考虑。卫家是夺嫡的核心人家, 是太子背后最大的支持者。而沈家呢,沈家一直奉行的是纯臣的原则,从不参与夺嫡的任何争斗之中。若是她这个沈家家主, 梁国公沈邦靖的嫡女嫁给了卫家, 即便是沈家没有这个心思,外面的人也会将沈家划归太子一系了。
  所以, 为了家族, 她不可能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将生她养她的家族弃之不顾。沈家的命运她必须考虑。
  所以, 对于她来说,她和卫赜的婚事最好是由天和帝下达圣旨,他们的成婚是天和帝的主意,这样在外人看来, 这些并不是沈家想要的结果,而是天和帝的主意。沈家和卫家依旧能够划分得清关系。
  这是与她, 与沈家最好的选择。
  至于后者,天和帝处她之所以不说,主要是为了不让天和帝为难。
  沈家和卫家若是联姻, 一个纯臣,一个太子母族, 便是天和帝再疼爱她,也不愿意见到这样的局面。所以,与其让天和帝为难,不如创造和等待机会,让天和帝自己想通,亲自下达赐婚圣旨。再者,除了沈家外,她自己从一开始入朝开始,便一直是天和帝的纯臣,甚至是孤臣,这样的她,若是嫁给了太子的母族,不仅是惹人浮想连篇,更是会破坏天和之前一手建立起来的平衡局面。
  由此可见,这中间牵扯的利益纷争太多,即便是天和帝没有犹豫地相信她和卫赜之间只是因为纯粹的感情想要共结连理,可是这背后的复杂情况却不能不让天和帝新生猜忌。
  其中最重要的便有两条,一是天和帝会猜忌她们两人的感情是否是由卫家和沈家联合打造的,沈家一早就有和卫家联姻的意图。二是,天和帝会怀疑是卫家一早打定了让嫡长孙卫赜娶她为妻的打算,所以这些年来苦心积虑,先是找人做局说不易早婚,拖到现在,然后再骗取她的感情,最后替太子拉拢到她,拉拢到沈家。
  这些若是她一旦早说,这些绝对会成为天和帝的猜测,所以,与其让天和帝乱猜测,让这些事情变得不可调和,还不如让天和帝自己来下这个决定。
  至于卫家有没有这个心思,她不去评价,因为没有意义。卫家确实为了她让卫家未来宗妇的位置空了多年,这些足以代表卫家的诚意。再者,天和帝本就属意太子继承大统,一旦到时候太子登基,卫家便从这夺嫡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变成了纯臣,这符合她的预期。
  并且,卫家就算是要联姻,也没有必要一定是和她,和沈家,对于卫家这样一个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家族,选择纯臣联姻,显然不是睿智的选择。而且若是对象是她的话,卫家将会受到不少影响,比如名声方面。毕竟,如今她的名声可并不好,卫家到时候会受到不少的影响。
  她和卫赜的这场婚姻,卫家做出了足够的退步,带着足够的诚意,为着这让婚姻,会牺牲不少东西,能做到这个份上,对她来说已然是足够了。至于有没有上面的目的并不重要。
  所幸的是,她们等待了两年,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第二日,太极殿。
  商量完国事后,已然快到午时了,不过今天的天和帝似乎心情不错,对着下面的臣子道:“诸位臣工,如今到了午时,到了午膳的时辰了,诸位辛苦,朕也不舍得诸位爱卿饿着回去,朕今日便请诸位臣工用顿午膳,以慰诸位辛劳。”
  虽然下方的臣子心中疑惑,毕竟之间商议到这个时候也不是没有,但是天和帝也没有赐膳过,虽然不知道天和帝有什么意图,但也都高兴地谢了恩,毕竟这陪帝王用膳也是一种荣耀。
  看着这些端上来的菜品,众人不由一怔,这些菜他们别说尝过,就是见都没见过,根本也叫不出名字来。这日常的生活,他们虽说没有帝王这般奢侈,但是山珍海味又不是没有吃过。
  在天和帝动筷后,下面的大臣们也开始品尝起来。不一会儿,下面的众人便开始交口称赞以来,这时,便有忍不住好奇心的人便开始朝着天和帝打听起来,闵王就属于其中之一。
  闵王辈分高,又掌管宗令府,是天和帝的叔父,所以问起话来,比旁人大胆几分。
  “敢问陛下,这是何物,臣吃着甚是美味,老臣甚是喜爱,您也知道,老臣极爱这盘中之物,不知能否请陛下恩赏两个,让老臣解解馋?”闵王厚着脸皮朝天和帝讨要道。
  不过众人对于这样的闵王也见怪不怪,众所周知,闵王不喜金银财宝,也不爱琴棋书画,没有别得爱好,唯独有一样,那就是对于美味的饭菜的追求,可谓是有些执着。闵王如此,众人也不觉得奇怪。
  天和帝看着下方期待好奇的目光都向自己汇聚,轻笑一声,大方地道:“这物说稀罕也稀罕,既然是闵王叔开口了,朕焉有不给的道理?只是这物朕这也没有多少,都是元嘉的庄子上种得的,你只管去找她要,朕看一马车的量应该是不成问题。”
  “一马车的量?”闵王不敢相信,对着天和帝疑惑道:“陛下不是说此物稀罕吗?”既然是稀罕,怎么能轻松地拿出一马车的量。
  “此物说稀罕也稀罕,说不稀罕也不稀罕。此物名叫是从海外舶来的种子,元嘉请人试种改良两年后,才得到出现在诸位面前的成品。不稀罕的地方在于的产量极多,亩产可达八百斤,自然就不稀罕了。不过。此物最令人稀罕的地方也在于它产量。”
  天和帝的话刚落,下面的议论声更大了。
  “陛下确定此物可亩产八百斤?”户部尚书对着天和帝求争道。要知道八百斤这个产量,不只是惊人,可谓是连想都不敢想。
  “此事是由元嘉负责,不如让元嘉和其余负责此事的人来回答诸位爱卿的问题。”天和帝没有回答,而是建议道。
  “臣请陛下让元嘉郡主入殿回答。”户部尚书赶紧应道。
  随后,天和帝允诺。宣召的声音响起,沈皎带着华正等人步入了朝堂。
  第314章 劝杀
  为了应对这些官员的提问, 沈皎这次带上来的不只是华正一人, 还有天和帝赐给她的多名工部的农事大家。有了这些人, 自然从栽种, 到成熟, 全都一一熟知, 对这些官员的问题,全部都对答如流。
  沈皎见还是有人不相信,也不急, 毕竟对于这个时代来说, 八百斤一亩的产量确实难以让人相信,便笑着建议道:“诸位大人若是还有什么疑虑, 不妨到庄子上一观。原本庄子上试种了好几亩的土芋, 如今这□□的只是二分之一不到, 还有三四亩的土芋尚在地中,并未拔出,若是诸位不信,可以亲临皇庄, 元嘉现场命人将土芋□□称重,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沈皎的话落后, 不少官员立时向天和帝和沈皎表示自己要前去的意思,其中最为激动的当属户部尚书陈韧,若是土芋真的能够有如此多的产量, 百姓能吃饱能富裕起来,那么大齐的国库还能够不充盈吗?对于一个天天守着大齐钱袋子的人, 陈韧从来不闲国库的钱多。
  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若是土芋真的能够产量如此之多,那么每次打仗的时候,就不用户部每次紧巴巴地算着后勤补给了。将士们能够吃得饱饭,后勤补给跟得上,这仗就算是赢了一半。
  所以说,若是真有这么多的产量,最高兴的不是工部尚书,而是这位户部尚书。当然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令户部尚书高兴的就是他的次子在元嘉郡主手下做事,绝对前景可期。
  就像是当年元嘉郡主将华正这个在工部前程可期的人要过去时,众人都觉得跟着一个女子做事能有什么出息,定然是前途无望,以为天和帝是浪费了一个有前途的工部官员陪着自己喜爱的外甥女胡闹的,但是如今的事实却是狠狠地打了这些人一巴掌。
  当然,除了户部尚书陈韧外,新上任的工部尚书也是极为激动的,工部历来是六部中不受重视的,若是想要提高工部的地位,没有什么比得上提高农工的地位来得根本。所以当初元嘉郡主提出要鼓励发展农事,要在学堂上讲解农工二事时,他是极力赞成的。
  如今,元嘉郡主献出产量巨大的土芋,其中的功劳有不少都归属于他工部的官员,一个农作物可以改变一众百姓,一个国家的命运,如此,方能显示出农事的作用来,才能让他工部得到重视和尊敬。
  随着要前去庄子的人越来越多,天和帝摆了摆手道:“如今天色不早,诸位手头也都还有不少要务要处理。说起来,朕心里也是好奇地紧,这地方也不远,明日早朝的时候,诸位爱卿可随朕一同前往。”
  天和帝此话落后,众人连忙谢恩。
  在一众人都高兴地打听着土芋的消息时,毕竟这粮食增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好消息。
  但是当沈皎特意将目光转向燕王时,发现燕王虽然面上一副高兴地样子,可是沈皎却能够从燕王的眼中看出其极为不悦的心情。燕王,真的一如她所料。
  她可是希望燕王越生气越好,最好能给她找出一个大麻烦来,她和卫赜的婚事全指望这位了。
  下朝后,燕王看着还围在沈皎和华正等人旁边的一众官员,狠狠地皱了皱眉,甩袖就往自己的车架旁走去,一旁的燕王一系的官员全都紧随其后。
  燕王府
  “本王不信这亩产八百斤的粮种真的能让元嘉发现,还率人中了出来!”燕王回府后,先是摔了一个杯盏,然后怒气冲冲地朝着下属道。
  “殿下息怒,如今生气也无济于事,找到办法补救才是正理。”紧随其后来到燕王府的兵部尚书对着燕王安抚道,也不怪燕王生这么大的气,若是土芋真的向元嘉郡主所说的那般亩产惊人,到时候元嘉郡主和华正等人,不仅会名垂青史,更会赢得民心,而元嘉郡主又一味地偏帮太子,元嘉郡主得到的民心便加诸在太子身上,到时候太子不仅有着天和帝的宠爱,更有民心,燕王连夺嫡的资格都没有了。
  “秦大人说得是,如今最为重要的是要找到补救的办法。”燕王很快恢复了原本温润的样子,静下心来,眼中冷光一闪,冷声道:“本往就不信元嘉种得这土芋,一点把柄都没有。”随后便即刻吩咐人前去探查。
  “王爷英明,元嘉郡主就是再聪慧,也不可能事事周全,只要抓住把柄,便能将这项功绩否定了。”比起这高产量的粮食作物,还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得更为重要。若是燕王失败,他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但是元嘉郡主却始终是个祸患。”秦润提起这位元嘉郡主就忍不住皱眉,道:“当年元嘉郡主入朝,本以为只是陛下陪着自己喜爱的外甥女小打小闹,却是没有想到会惹出这诸多的事情来。学堂的建立等这些大事上皆有这位郡主的影子,若能为我等助力还好,可是这位还偏向了太子一系,已然是大祸患了,对于元嘉郡主,王爷不可不防。”
  “防?怎么防?父皇对她的宠爱,别说是我,就是太子有时也没有她的待遇,无论她说什么,父皇都是信的,本王在父皇面前是比不上元嘉的。”他有自知之明,元嘉在他父皇那的地位,别说是他比不上,就是他和除却太子以外的皇子都加在一起,估计也比不上一个元嘉。
  “让父皇断了对元嘉的宠爱,这是不可能的。”他相信他无论拿出什么招来,都断绝不了他父皇的元嘉的重视。想到这,燕王不禁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头。
  “既然阻隔不了陛下对元嘉郡主的爱护,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秦润冷声道:“若是没有了元嘉郡主,陛下对一个死人的宠爱又算得了什么?”
  秦润看着燕王犹豫不决的样子,继续劝道:“王爷,想想元嘉郡主这些年对我们的阻碍,元嘉郡主留不得啊!”
  “此事就交给秦大人来办吧!”燕王闭眼道。他不知道今日这个冒险冲动的决定,会不会后悔,但是他真的没有选择了。
  第315章 指责
  淑惠长公主府, 琼华院。
  沈皎刚从沈邦靖的书房中回来, 和大臣们相同, 沈邦靖也是特意来找女儿求证土芋的。身为一名将军, 沈邦靖在听到有如此高产量的粮食时,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前线的将士, 以及战场上的补给问题。
  所以在朝会结束回到府中后,就迫不及待地找来女儿询问此事。战场上的将士,经常因为没有粮食的补给而饿着肚子上战场, 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更有时, 朝廷因为没有银钱,拿不出补给军队的粮食, 导致整个战争失败的也不再少数。
  沈皎一一回答了沈邦靖的问题, 在其愉悦的心情中, 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却是没有想到刚进院子,就见到暗彦迎面走了过来。
  “郡主,燕王那边有行动了。”暗彦禀告道。
  “这么快?”沈皎有些诧异,她一早就知道今日下朝之后, 燕王一定会对土芋的事情有所行动,但是没有想到燕王做出这个决定会如此之快, 不过,后来想一想也属于正常,毕竟, 这件事情所涉巨大,燕王如此着急也是正常。
  “按照原先的计划行事。”沈皎对着暗彦道:“将原先准备好的东西都送给燕王, 帮帮他。”既然燕王要她的把柄,想要借机绊倒她,她却不介意将计就计。
  “属下这就命人放出风去,准备起来,绝对能够帮到燕王的人,让他们尽快完成任务。”暗彦笑着领命后,便下去安排去了。
  第二日清晨,原本早朝的时间,皇宫中的太极殿中却是一个人也没有,而这些官员,包括天子,全都云集在郊外的皇庄中。
  地头前,天和帝正坐在前方,一左一右分别站着太子和沈皎,文武百官都站在后面,众人都将目光放在前面的几亩土地上。
  田地里,皇庄里的百姓将种好的土芋从土中挖出来,堆到一起,方便称量。因为天和帝着急看结果,所以有着禁军的帮忙,土芋很快就被堆在一起,随后便是称重。
  称重是工部专门派来的人,动作很快,到了中午的时间,几亩的土芋就全部被挖了出来,并且称好了重量。
  “回禀陛下,甲田的土芋共重八百五十四斤,乙田的土芋共重八百三十六斤……”因着事先编好了号,所以回禀起来一目了然。这几亩的土芋,每一亩的产量都超过了八百斤,甚至还有一亩将近九百斤。
  结果出来后,天和帝畅怀大笑,很快,后面的官员便是一片的道谢和恭维之声。正当这场乐事进行的正愉快时,却是被一道声音打断了。
  “父皇,这土芋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可是能吃死人的。”燕王上前一脸沉重地对着天和帝回禀道。
  燕王的话落后,现场立时静了下来,天和帝坐在御座上一言不发,神色莫名。
  倒是旁边的户部尚书不赞同地皱眉道:“燕王殿下这话说得怪,昨日臣等都吃了这土芋,怎么没事?”
  “陈大人不要着急,那是因为我们吃得少,我现在手中就有因吃这土芋而死的人的尸体和其的家属,让人上来一问便知。”
  “儿臣恳请父皇恩准,将因这土芋而死的人的家属带上前来审问,并且验尸。”燕王对着天和帝请命道。
  “元嘉你怎么说?”天和帝没有回答燕王的请命,而是对着沈皎问道。
  燕王看着天和帝的态度,不禁握紧了拳头,就算是元嘉不同意,他父皇不准,他也要将此事说出。
  “臣也是好奇,这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到底是吃了土芋而死,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毕竟土芋并无毒,若是有毒,那么这庄子上这么多吃土芋的百姓却怎么什么事都没有?”沈皎问道。
  “既然如此,便让刑部的人过去验尸,然后将那人的家属带到这里来吧。”天和帝看着沈皎的态度,便知道此事是燕王故意寻衅,因着个人私怨,意图阻碍元嘉在此事上的功劳,如此因小失大,如此阻碍利国利民之物推行的行为,让天和帝看向燕王的目光中多了些冷意和厌恶。
  燕王没有感觉到天和帝的态度,反而因为天和帝的同意很是高兴。
  妇人来到御前后,紧张地颤颤巍巍的地请了安,就不敢说话了。
  燕王看到妇人的这幅样子,皱紧了眉头,只得自己上前问道:“你说一说你丈夫是怎么死的?因何而死?”
  “奴家的丈夫是因为食用土芋而死的。”妇人被燕王的话唤回了神,赶紧道。
  “奴家的丈夫就是这庄子上的田户,去年因为食用这产出的土芋,结果就开始呕吐,咳嗽,后来就喘不过气来,再然后就不行了。”妇人颤颤巍巍地哭着道。
  “出了这样的事情,奴家前去找庄头,庄头并不搭理奴家,奴家根本就是走头无路啊!”妇人哭泣道。
  沈皎看着妇人的样子,不禁摇了摇头,本来真实的一件事,而这妇人太过流利地回答,反而令人生疑。
  是的,燕王找出来的这件事情,原本就是她透露给燕王的,也是真实的。毕竟,若是她不给燕王这个机会,燕王还会捏造出别的事情来不过内情却不是这样的。与其这么一直防着燕王,倒不如现在她将把柄递到燕王手中,一次性了结这个事情。当然,这个把柄也只是燕王以为的。
  “怎么就走头无路了?若是你丈夫的死有隐情,你大可以去前去告官,如何会走头无路?”燕王装作不解地问道。
  “全京城上下谁不知道这庄子是陛下赐给元嘉郡主的,这郡主娘娘,岂是奴家这一届草民能够告赢的,根本就不用想,官府衙门也不会受理奴家这状书的,怎么不是走头无路?”
  沈皎听到这句话,眼睛中闪过冷光,这是燕王在在借着这妇人的口,在大庭广众之家指责她权利过大,连官府都要畏惧她三分,不敢受理她的状子,这是在给天和帝和朝臣上眼药。更重要的是,燕王交给这妇人的话,更是在指责她不知因着天和帝的宠爱,在外面犯下多少祸事,只是畏于她的权势,全都不敢言。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